Re: [新聞] 特斯拉轉型為垂直整合能源公司

作者: Tuesday (靠北夏天)   2016-06-28 11:39:04
※ 引述《Sea5 (Sea)》之銘言:
: [註解]
: Solarcity模式成功有3個關鍵點:
: 一是退稅補貼政策,
: 二是誠信系統建立,
: 三是太陽能發電成本低廉。
: 退稅補貼是美國政府對於太陽能政策扶持的重點,其退稅收益占太陽能電站投資成本將近一半,且Solarcity與政府之間建立了完善的結算管道,相當於其只承擔了50%的初投資。
: 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採用初始投資補貼、電價補貼、聯邦投資稅收抵免(ITC)、加速折舊稅盾、綠色電力證書、淨計量電價等一系列政策,非常利於分散式太陽能的發展。
: 誠信系統在歐美國家都比較健全,很少有業主會拖欠款項。
: 美國太陽能發電成本一直走低,2015年創下歷史新低,單價降至5美分/kwh,越來越多用戶選擇太陽能發電。
以上三點均正確
: 3.心得/評論:
: 馬斯克大腳跨入太陽能公司,做全面性的能源整合。從SpaceX太空科技到Tesla特斯拉現在多了個SolarCity,三者互相交乘下的利益,值得觀察!
其實因為特斯拉思考美國設立的免費充電站,所需電力就用太陽能發電,免得向電力公司
購電。而特斯拉強項在於電池模組、系統介面整合,這就是其他大車廠難以望其項背,因
為電池模組並非單純的將Panasonic NCR18650A串並聯而已,而是還要另外設計保護電路
板,放在每一個電池模組裡面,而且模組還要經過許多測試,像是衝擊測試、落下測試、
震動測試、高低溫循環測試、充放電測試。電池模組與模組之間的互動,也仰賴電源管理
系統的運作,這也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學會的。光是電池模組的組裝,就已經是大工程,保
護電路板的lay out、安規要達到什麼樣程度?模組的線的排法、連接器要採用什麼樣的?
這中間的技術層面非常困難,特別是七串七併以上的電池模組更困難,而這些,特斯拉的
工程師都克服了。而且光是購買檢測充放電的設備,也是很可怕的投資,那些儀器設備都
不便宜。GOGORO的還只是小case,像是電動車這種電池模組,要做的話真的會搞死人。
很多人不看好電動車?我猜應該是對於電池模組不太了解,所以才會這樣說吧。
併購Solarcity,當然是正確的選擇,如此一來就可以大幅降低免費充電站的營運成本。
Tesla的財務本來就不太好,金融海嘯時候,SpaceX以及Tesla就差幾個小時就要倒閉,最
後救命的融資有進來。隨著電動車賣的越來越好,Tesla的財務也逐漸改善。
而且作為一間車廠,本來就要有規模經濟,成本才可以降低。所以未來特斯拉還是得持續
不斷的融資,取得大量資金,擴廠設銷售據點,與後勤維修保養處。
猛追著Tesla的財務狀況打,是不正確的評論,因為這種走在時代前面的新科技產品,本來
就有高度的營運風險,從0到有,從有到第二版第三版的車,砸下去的錢很可怕,現在
Tesla還是很燒錢。但如果真的Tesla具有和美國三大車廠匹配、量產的實力,那時候Tesla
的財務才可以真正健全起來。可是當那個時候,Tesla的股價就不是現在的股價了,而是好
幾倍於現在的股價。看投資人願意承擔風險、逢低進場?還是等Tesla變得更大、股價更貴
才要進場?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就只好取捨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