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有沒有簡單的理論模型預測世界政經?

作者: aaron1007 (aaron)   2016-06-26 18:07:37
~原文恕刪~
鍵盤嘴砲來騙騙P幣
既然談模型,首先先看看模型是什麼
較普羅對模型的認知,根據維基百科,
模型可能是:
1,科學模型:
科學研究中對事物的合理簡化,例如牛頓力學模型、氫原子的玻爾模型
2,數學模型:
對所描述的對象用數學語言所作出的描述和處理
3,圖像模型:
圖形、圖像等形式的模型,通常是二維的
4,語義模型:
主要以自然語言表達的模型,或指人的意識中的特定表達
5,抽象模型:
區別於物質模型等的一種常見劃分
6,物質模型:
實物構成的,通常是三維有形物體
7,模擬模型:
具有與原物不同的材質,但相似的結構
8,比例模型:
真實物體的仿製品,例如飛機模型、模型玩具、沙盤模型
9,教學模型:
教學中使用的各種模型,例如人體器官模型、分子結構模型等
而我們 Ptt 既然是以學術性質為目的,
所以可以大概瞭解一下學術上對模型的定義:
1、模型代表在某些情況下所呈現的一種表徵,通常被視為是一個物件、事件、想法或現
象的表徵。
(Gilbert, J. K., Boulter, C., J., & Elmer, R. (2000). Positioning models in s
cience education and in design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
2、 科學模型是表徵一個可能已知或未知 的目標,目的是表徵一個目標物,並且用來協
助概念化,對於討論目標物的結構和性質,模型提供我們描述的語彙,模型能夠被檢驗,
並且根據檢驗來改變。
(Harrison, A. G., & Treagust, D. F. (2000). A typology of school science mode
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9). )
3、模型可以是實體的,如汽車模型、建築模型,幫助我們透視空間與建物之間的安排,
也可能是抽象的。抽象模型就是每個人的思考程序、思考內容、或思考結果的描述與說明
,因此由表現上,抽象模型可分為心智、言辭、圖形、數學等。而模型又可依其對時間因
素的考量與否,分為靜態與動態模型。
(謝長宏. (1980). 系統動態學-理論,方法與應用)
以下為嘴砲看法:
由於真實的世界太複雜不可能完全藉由實體模型加以表現,所以科學家只好使用抽象的方
法,將真實世界的現象做理想性的表示。所以模型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盡量去表現真實
世界。對模型定義的看法或有不同,純粹是因為科學研究典範不同而有不同,合先敘明。
原文底下有推文說沒有數學式就不叫模型,本魯竊以為其實不然,原po提出的"簡單的理
論模型"從上述定義來看,比較是屬於抽象的心智模型或言辭模型,因為他表現的內容比
較偏重原po的個人經驗、感受及想像,只是心智或言辭模型常常會因為定義或說明不夠清
楚,而有「言不達意」的缺點,而且心智模式無法進行操作,所以不是有效及科學的方法

至於推文中說要看到數學或數字才能叫模型,也對,或許股版的股神們大多是財金背景,
或者因為投資而去接觸財金領域的知識,所以較常聽到、接觸到經濟模型,也就是在描述
與經濟現象有關的經濟變數之間的依存關係的數學程式。數學模型能夠克服心智模型的缺
點,也能夠明確描述模型並進行操作,主要是因為數學模型可以藉由數學的運作而顯示邏
輯的一致性,而這正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前提。
但是回到前面的模型目的,數學模型真的能完全表現真實世界(或純就經濟面)的運作嗎
?我相信沒有人敢打包票,否則經濟學家就不用因為無法預測金融海嘯而被鄉民叫去吃屎
惹XD
正因為數學模型太過簡單,加上數學模型都先有許多的假設,僅用幾個變數就想要掌握真
實世界,甘五科寧?君不見計量迴歸後面還是留著一個殘差,而殘差正表示有東西還沒有
考慮到式子裡面來。再者,數學模型有個極大的限制,就是無法處理「人性的因素」,就
算透過替代變數或透過問卷去量測,還是無法完全掌握人性本質的不確定性,所以數學模
型有其優點,但是還是無法成為真理。
以上亂扯太多了XD
原po所提到的"簡單的理論模型"看來真的不太可行,這個世界是動態複雜,簡簡單單的幾
個想法所建構的心智模型,忽略太多相關的因素,也沒有數學幫助更科學的操作。
"世界政經模型"這個題目真的太大了。如果真的要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既然政治跟經濟都
是人類的活動,那麼讓我們先將「人」這一塊切出來,再將「人性」切掉,再來研究。
接下來怎麼做?本魯也不知道,只是有個方向可以提供參考:
來自 40多國 60 多名政治家、學者、科學家、企業家組成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在1
972年發表以動態系統為基礎的 WORLD III 模型「成長的極限」,描述對世界人口增長的
變化與極限。這個模型包含了幾百個變數,這顯然不是單純數學可解的。但起碼提供一個
世界人口的研究,符合原po研究世界的雄心壯志,原po只需要接著把政治、經濟還有人性
的變數加入這個模型中,相信應該能夠滿足研究慾。
作者: MoneyDay5566 (台灣基本面燙到不行!)   2016-06-26 20:33:00
何必為了廢文浪費時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