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生技實在不需要列太重點產業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6-02-28 13:49:36
恕刪
我之前有一篇討論台灣藥廠夢的文章,浩鼎這次不如預期生技又被拿出來談
目前在外商藥廠餬口,看到大家都拿TSMC之類的來比我是覺得不太能相提並論
大家以為藥廠的東西看起來很好賺都是獨佔對吧? 其實並沒有
藥廠也是在拼速度的,現在這個時代同一種療效的藥相同時期大概都有兩三家以上在跑
第一家上市的大口吃肉,第二家進來分也還有肉吃,第三家進來開始就是削價拼一線了
前後從一兩年到幾個月都有可能,越是患者越多的藥時間就越短
講個例子,今年台灣新的口服C肝藥通過了,第一家是B,後面A和G追在後面大概只差一
點時間,當然藥的內容不同,適應症會有差異,可是上市的東西都是以能吃到最多市場為
主,可能就是某家便宜,可是限制多,某家適應症廣,可是貴之類的。
藥廠研發出來真正能賺錢的時間大概五到八年,比大家想像中少很多,歐美撈完以後來亞
洲區就是拼降價拼量,然後非洲印度是做公益的。之前算過,我任職的公司在這十年來每
一條pipeline的全球研發費用大概是2.5億美金,是每年每條喔,不是總共。然後每條的
成功上市機率大概是10%-15%,也就是你假如走小而美的那種專精藥廠(我想台灣目前目標
就是這種,不是像Gilead/Pfizer/Novartis這種怪獸),要持續賺錢來燒好歹一年也要至少
六條pipeline,台灣人力便宜給你一年花1.5億鎂好了,一年預算大概是270億台幣,這是
最低限度,而且很有可能會全部打水漂,270億台幣剛好是TSMC的一半少一點點點。
所以可以看出來,你培養台灣藥廠在初期階段勢必要獨斷專橫的政府用稅收砸錢砸個十年
下去直到砸出名堂,讓整個人才供應鏈穩定產出甚至一兩個產品上市了再慢慢收手。我前
面提到的Novatis初期在跟歐美其它藥廠競爭時也是瑞士政府砸錢下去完的,只是當今世界
競爭市場下可能困難度更高,這些大型藥廠在世界各地的通路管道已經都太成熟了,小廠
只能透過被凱油的方式和大藥廠合作運用他們的銷售管道。
而在現今的健保制度以及人民水準下光是連新藥進來都比歐美晚個五年十年,對市場(無論
是醫生 醫院 病患 政府)刺激度根本不夠,人民選一堆不專業的立委,不專業的立委只等
著下屆選舉的選票,因此絕對沒有提高健保費率這種事,健康捐絕對沒有專款專用這種事
,推廣部分支付絕對沒有這種事,想用國際中位數買藥,市場沒印度中國多,價格沒歐美
日好,藥廠就把你當作邊緣化市場,只有因為台灣有便宜好用的CRA,所以會順便想到。
另外一方面,台灣人對於"投資失敗"這件事情看得很嚴重,所以很多公司最後會變質,因
為會受到很多金主壓力。投資失敗有錯嗎? 都不投資就不會失敗啦,台灣當然限制比較多
,沒辦法投資各式各樣的產業來分散風險,一次只能專注一兩樣,可是兩兆雙星失敗後社
會輿論造成不管主政者還是監督者對於政府扶植產業都非常非常保守,這其實對台灣是非
常不利的,而這種風氣對於藥品研發更完全是利空。因為藥品研發一燒就是十年,十年過
去還很有可能吃土,這不被當成弊案來打就真的見鬼了。
另外一方面,藥廠所需的人力其實很少,大部分就是研發、銷售,沒了.....上下游可以
養活的人和TSMC這種比起來真的差太多了,TSMC光是上游的化學原料、下游的封測...等
就足以創造非常可怕的就業機會,政府把錢砸在一個只有少數人受惠的產業上是否是正確
的? 況且藥廠也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絕對無法像很多人眼中那種遍地開花的商業
模式來運作,台灣人口不少,要如何養活那麼多人和老人是有疑慮的
回到標題,台灣假如想要做這塊領域,就是全國賠下去一起做,燒到有東西出來,假如只
用半調子的施力在沒基礎的狀況下就真的只是浪費錢,趁老年化巔峰還沒到的時候開始燒
,期待十幾年後燒出個成果剛好能養活老年化社會。
那至於錢從哪裡來? 最好當然就是趁房地產高點課下去啦,不然要跟未來那一丁點小孩借
錢嗎? 太殘忍了
此外,說到乳癌,PD-1號稱頭到腳的癌症都可以醫,現在雖然只有過兩三種吧,等你重新
Trial結束後人家不知道過幾種了XD
作者: jasmineheish (玩奶)   2016-02-28 13:57:00
終於看到一篇能看的了
作者: transcend789 (阿雄)   2016-02-28 15:14:00
可以暗示個FJ 漲停股嗎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