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名家觀點-浩鼎新藥為何失敗

作者: pipi1983 (放手  N)   2016-02-23 10:23:07
雖然是股票板,不過本身以第一作者發表過兩篇SCI論文,被三星研究中心引用過,來分
享一些想法。拋開賺不賺錢,相信沒做假數據、假報告,浩鼎這件事本身對台灣是有幫助
的,至少從錯誤中學到很多。
第一線在醫院治病的教授醫師,是實務型的,有效就有效,沒效也不會因為看似好轉實際
上是無效而認定「有進步的研究」,有進步的研究是學者的事情,那是靈感,這是做基礎
研究必要的條件,不然翁啟惠在國際不可能權威,nature很多論文其實你都會打上問號這
能幹嘛?但發了一兩篇nature的博士生是可以直接被聘為大學教授,就知道學術界有多浪

整個看起來就是少了實務型、功利型的人在旁邊潑潑浪漫型的人冷水,浪漫型主導創造、
提供點子,可不可行由實務型去做實驗驗證,這樣成功的機會就會非常大
OLED大學做光電的教授一面倒的說多好跟多好(浪漫),可是就連日本這種嚴謹國家也沒
有良率(實務),所以很謹慎的在燒錢。生技剛起步,可以拿電子當借鏡,電子雖然沒發
展到十全十美,但畢竟幾十年了,歷練過的經驗法則可以讓生技減少一些失敗的機會。
※ 引述《justin2 (賈斯丁二世)》之銘言:
: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223000476-260109
: 2.原文內容:
: 台灣新藥研發的指標案,浩鼎的OBI-822,在21日宣布解盲結果未過關。這個新藥研發

: 有國際知名的醣化學專家翁啟惠院長主導研發,有生技產業的專家張念慈負責營運,有

: 衍樑的資金支持,集所有良好條件於一身,為何還會失敗呢?
: 大多數的疾病會有一個相對清晰的發病機轉,只要對核心的機轉進行調控,是很有希望

: 到可預期的結果。如糖尿病主要是控制血糖,高血壓是控制血管的張力。但癌症不同,

: 症是基因突變的結果。每個病人的癌症基因突變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個癌症的內部,

: 同的細胞所帶有的突變的基因也是不一樣的。這使得要找出一個通用的癌症的治療方法

: 常困難。
: OBI-822是一種針對癌症表面分子的療法。這方面的試驗有幾個成功的案例。四分之一

: 乳癌帶有HER2基因的增幅,導致細胞表面有HER2的數百倍上升。HER2是生長因子受器,

: 癌症的生長非常重要,所以,對抗HER2的抗體,可用以治療此類癌症。CD20是B細胞表

: 的分子,B細胞淋巴瘤的所有腫瘤細胞都帶有此分子,因此,以抗CD20的抗體治療可以

: 死大多數的癌症細胞,雖然正常的B細胞也會被殺死,但此副作用是可控制的,因此抗C
D2
: 0抗體廣泛的應用在治療B細胞淋巴瘤。
: OBI-822的標的是翁院長團隊所發現的醣基globo-H。Globo-H是在多種癌症細胞株發現

: 抗原,有些學者就認為它可做為治療的標的。但研究者不知道的是癌症細胞株和癌症本

: 是不一樣的。癌症細胞株是相對同質性的細胞,病人的癌症細胞異質性高多了。要證明
Gl
: obo-H在大多數的癌細胞表現,必需以免疫染色在病理切片上證實,但在中研院以Globo
-H
: 進行免疫染色的文獻可發現globo-H在癌症組織只有14%至75%的癌細胞表現,即使這些

: 胞全被殺死,還有一半的細胞存活。
: 這個試驗給台灣生技產業的啟示是,在進行大量投資進行臨床試驗之前,要先進行完整

: 臨床前試驗,把相關的病理機轉弄清楚。要找誠實敢言的專家多方評估可行性。這樣的

: 件再多幾件,台灣的生技產業前景堪憂。
: (作者為台大病理學科教授)
: (中國時報)
: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 看來大家討論這麼多 根本就沒意義
: 因為若照這位教授所說的
: 其實浩鼎一開始就搞錯了研究方向
: 一開始就注定會是失敗的結局
: 難道這是場世紀最大的騙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