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奇聞共賞 0元入場玩TRF,最後竟慘賠上億

作者: minnesota (mn)   2016-01-28 23:02:19
心得/評論(必須填寫):
1.娶到好老婆比什麼都重要
2.看完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金融股大跌該怪銀行還是怪那些買 TRF的客戶
3.免費的最貴
4.商周水準,有目共睹
5.原文內容黃字的部分,是我看文章時的一些想法
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0051519
原文內容:
「人民幣貶值超過預期,市場上至少超過八成的TRF(為一種匯率選擇權)被斷頭。」
「某某銀行財富管理部門跟客戶對賭TRF(記者分的出來個金理專和企金RM的差別嗎),平均一個客戶賠3千萬到5千萬…。」
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意外暴跌,一口氣從不到6.2元兌換1美元,暴貶到6.4美元,創下中國匯率改革以來最陡峭跌勢。高槓桿、高風險的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TRF成為金融圈檯面下討論焦點,客戶大虧傳聞不斷。
其實,人民幣TRF斷頭潮不是第一次。2014年3月,人民幣終結連九年的持續升值走勢,出現暴跌,導致透過TRF壓寶人民幣升值的企業、投資大戶紛紛中箭,粗估國內企業與個人合計遭受上百億元損失,投資虧損有數百人。
當時金管會清查發現,銀行在銷售專供外銷企業避險用的高風險產品時,卻出現賣給非專業散戶、未評估客戶風險承受力、只提供英文合約等缺失,祭出重罰整頓亂象。包括永豐、國泰世華、北富銀、新光銀等十家銀行合計被處分高達3千8百萬元罰鍰,永豐更受到一年禁賣處分。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由於TRF利潤高,且因商品多來自海外,本國銀行多為批入商品轉賣給客戶,風險由客戶承擔,銀行可說是穩賺不賠(銀行穩賺不賠的話,那新聞,法人,散戶投資人,金管會在怕什麼,銀行又不會賠),因此銀行理專還是持續販售,又以小型銀行與外銀最積極。在兩岸三地設有公司的中小企業主、老闆娘與家人,因為相信人民幣會持續升值,更成為最佳銷售對象。
以下是一名中小企業老闆娘的真實故事,當事人擔心曝光後,銀行帳戶會遭到凍結,因此化名A小姐陳述。
A小姐攤開與銀行的往來合約,眼眶泛紅的還原銀行「養、套、殺」手法,先勸說她以公司存款戶頭做無本金投資,並引用首席分析師、專家對人民幣的預測,讓她相信投資方向無誤,但事與願違,不但沒賺,反倒虧損3千多萬元。
更嚴重的是,若人民幣如市場預期(若如市場預期,上一行才說專家說的不準,現在又要如市場預期),2016年底貶至1美元兌7元,A小姐的未到期合約損失將達4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億3千萬元)!老公的貿易事業,眼看就要被她拖累。以下為她的血淚告白:
《養》 
邀VIP吃喝玩樂
他們送我東西、跟我感情好,告訴我做TRF可以賺錢
我平常用的是自家公司的銀行帳號,裡面有公司生意往來資金,也有我存進去的家用錢,
(國稅局快來喔,這邊有業績!!
公司的錢跟個人的混一起,那A小姐公司的會計帳要怎麼算??
A小姐從公司戶頭領了5萬去買LV,會計科目是要寫老闆娘花掉了,還是寫行銷費用。
會做這種事的,公司通常也沒繳什麼稅。
傳說中,公司沒賺錢,但老闆開名車,老闆娘買名牌的就在這。
只有領薪水的鄉民還在乖乖繳稅)
帳上總維持在上千萬元。銀行RM(Relationship Manager,企金業務)每年都會邀我們這些VIP出去玩(每年,所以也不是為了賣你TRF才招待你去玩嘛,講的好像要故意騙你一樣),到五星級飯店吃喝玩樂,遊覽車一開出去就是十幾輛。他們做業務跟拉保險一樣,送妳東西、跟妳感情很好,送完禮告訴妳:做TRF可以賺錢喔!
銀行RM告訴我,人民幣長期看升,投資TRF不用交任何本錢(賓果,有種人的特性就是聽到免錢就什麼都好),簽約時現領權利金,只要合約期間人民幣沒有貶破目標價,權利金就是現賺。
(看來獲利模式RM也告訴你了
沒有貶破,沒有貶破,沒有貶破目標價就是現賺,沒有貶破才有現賺喔)
剛開始,人民幣果然一直升值,我覺得這比投資股票好賺多了(感恩RM,讚嘆RM,認識你真好。但去年三月人民幣突然暴貶,我損失好幾萬美元。RM打電話來說:「我幫妳再做一個約,讓妳用新合約的權利金收入,把虧損補回來。」他說,再簽一個約就沒事了。
他們銀行分析師說人民幣會一直、一直升值,外面訊息也都這麼講,我只是一般人,想說追隨專家準沒錯(當時市場真的一遍看好RMB阿,連我鄰居都知道RMB會漲,然後人行再打臉各大外資法人=w=),RM也說這個約條件看起來是安全的。當時我在國外接到電話,就說好好好,新合約生效好幾天後,回國才在合約上補簽名。
今年(編按:2015年)初人民幣又意外大貶,我再度虧損。銀行RM還是說不用擔心,要我再簽一個新約就能補回來(這的確是一個方法啊,只要你風險承受度夠,但風險能承受多少,只有A小姐自己知道),我再度加碼。
《套》 
好心幫忙補虧損
他說簽新約就沒事,卻叫我補錢,我帳戶不是還有上千萬嗎?
整個過程我都不用繳錢、不須本金也不用賠錢(這什麼巫術,比FED還扯)。RM一直讓我覺得:補了新約就沒事。後來人民幣升值回來,開始獲利,我還覺得他們是對的(RM好棒棒)。但現在才發現,用新約補洞,讓我的曝險再倍增,變成一開始的四倍;對他們而言,可以賣更多產品、抽更多佣金。
(一下RM好棒棒,一下又RM讓你過度曝險,你到底喜不喜歡它,搞的我好亂啊)
今年(編按:2015年)8月人民幣大貶,我第一次接到補繳保證金通知。我帳戶不是有上千萬元嗎?問RM保證金是怎麼算的,他們到現在都沒讓我搞清楚。
我一直不敢跟老公講,但真的沒錢補,前幾天終於鼓起勇氣跟他坦白。他公司的貿易往來都在這家銀行,如果我不履約,銀行會扣住買主付的貨款,公司營運就會出現危機。
老公幫我估計
(老公幫你估計,如果腦公不是夢裡估的,想必是看過合約複本了。
一樣的合約,腦公就看的懂,你就看不懂。
到底是銀行亂給合約,還是你感受到一種神秘的力量,
一種貪念,就閉著眼睛開始簽名呢?)
如果人民幣沒辦法從6.4元兌1美元回到升值軌道,我的損失將近1百萬美元;如果人民幣未來貶到7元,我的損失更將超過4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億3千萬元)。我剛開始的十幾萬美元獲利,根本不夠賠!
(重點來了,十幾萬美元也有400~500萬台幣
鄉民剛畢業一年也才賺30~40萬台幣,你簽個名就賺鄉民10年的薪水
那時候你怎麼沒去跟商周哭訴RM把你養套殺
而且你賺 400萬的時候,你在幹麻,捐出其中40萬買營養午餐嗎
還是把 400萬拿去買股票,買名牌,買房子,送你的寶貝小孩出國??)
《殺》 
勸拿房子抵押
如果我檢舉,就讓我帳戶爆、清算財產,我等於被挾持了
人生後悔藥沒得買,白紙黑字都是我簽的約,電話也都錄了音,RM會一口氣念一串投資風險無上限的警告內容(RM不會唸好嗎,那是電話客服罐頭錄音給你聽,雖然很快,但該有告知的風險都一定有說。連我這種銀行鼻屎小戶都知道的事,想必A小姐沒用過銀行自動化服務)。但如果當初知道會危及公司生意,說什麼我也不會做這種投資。如果去年(編按:2014年)3月第一次發生TRF風暴時,RM能誠實告訴我損失狀況、警告我風險已經太大,我根本不會加碼。
這個帳戶每年外匯資金往來不超過1千萬美元,銀行卻讓我承做曝險達4千萬美元的外匯部位,把風險放給我這個無力承擔的人令堂一定也覺得你本來很乖,只是交到壞RM),這樣對嗎?(編按:指TRF原為企業避險工具,但銀行銷售金額卻是該企業避險部位的數倍)
(剛剛最高賠400萬美元,現在變4000萬美元,老師都哭了,記者這樣對嗎)
不只我,光是賣我TRF那組RM團隊,就有五、六個案子快爆了,正在跟客戶協商,我的曝險部位在裡面還算小的。我也有台商太太朋友,在單一外商銀行曝險超過5千萬美元,簽的合約只有英文,沒有中文,她根本一行只看得懂三個字。
(專業投資人只需提供英文說明書是金管會規定,現在是怪金管會囉?)
我想問:金管會是不是沒嚴格監督?去年出了事,口頭警告、罰罰款就算,之後銀行照樣亂賣TRF!
我跟那位台商太太現在完全不敢告訴親朋好友,也不敢問當初一起去五星級飯店的VIP們,怕一問,以後想借錢都借不到了,而且,他們如果「中獎」,一定也不敢說出來……。
(是一種有錢人虧錢不敢說,怕被人笑阿呆的概念嗎?
銀行業務說,現在先不讓我帳戶斷頭,要我拿房子抵押借款,說好聽是幫我延遲幾個月補保證金,實際上怕我鬧大讓金管會上門查,想掩蓋他們違規行銷的事實,等我繳不出錢就拍賣房子。但如果我現在具名檢舉,銀行馬上就會讓我的帳戶爆、清算財產,魚死網破,我等於被挾持了。
(到底是誰在唬誰,你現在從別家匯進一千萬進來補保證金,銀行能咬你嗎)
如果銀行現在叫我補保證金,我就說那我死給你看!我一個人死不足惜,但因為我,讓不知情的人(指老公)事業做不下去怎麼辦?
我已經十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要不是捨不得留先生一個人,我真的想就這樣(指窗外)從樓頂跳下去。能不能請你告訴我:該怎麼做?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珍惜生命才是勇者,
請叫你的寶貝小孩在國外幫你用google查張老師電話)
政府介入,成效有限
小型銀行、外商銀行依然狂賣
A小姐是少數個案、還是冰山一角?從金管會公布的整體數字來看,儘管去年的TRF亂象獲得改善,但A小姐的案例卻點出兩大問題。
根據金管會的銀行銷售衍生性金融商品統計,TRF隸屬的店頭市場賣出選擇權契約餘額顯示,富邦、中信、台新等本土大型銀行明顯衰退,本土小型銀行如安泰、大眾,以及外商銀行如澳盛、渣打,卻大幅成長,雖然此餘額數字包含了TRF以外的賣出選擇權產品,卻也與市場上盛傳小型銀行、外商銀行依然狂賣TRF的說法,若干符節。
A小姐的經歷也顯示,銀行對客戶的風控不佳、只給英文合約、事後補約等光怪陸離不當行銷情節,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總數額雖改善,但部分銀行或新開出TRF業務、或「特別熱愛」銷售TRF,卻是不爭的事實。銷售時是否合規、有沒有幫客戶控制風險?值得金管會留意。
同時,外界以為去年TRF風暴已到一個段落,其實不然,像A小姐這樣簽新約延後風險的案例還不少。
前香港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師黃薰輝觀察,前兩次人民幣突發性大貶,導致客戶鉅額虧損,許多銀行金融商品行銷(TMU)部門為留住台商客戶,用締結新約的方式展延虧損,讓客戶的曝險倉位更進一步加大。「我看,如果這些台商撐不住、倒閉,銀行端勢必會有一場風暴。」
金管會如何讓銀行落實合規行銷、如何讓風暴衝擊減到最小,考驗監理智慧。
【延伸閱讀】投資TRF起糾紛,自保三解方
民眾遇到TRF投資糾紛怎麼辦?要跟哪個單位投訴,或是走司法途徑?以下是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及相關業務負責人的說法。
問:銀行如果只提供英文合約、讓客戶曝險超過能力範圍,是否涉及違規?
答:銀行銷售TRF時,除了銷售給專業投資機構(也就是金融機構)時,可以只提供英文合約,對一般公司戶、個人都必須提供中文合約,否則違規。投資TRF曝險超過負擔能力,往往是簽約當時沒預期匯率反轉這麼快、這麼大,這部分建議投資人與銀行協商,看看如何補救。銀行本身是否做好風險控管,則是金管會金檢的範圍。
問:萬一與銀行發生TRF投資糾紛,該如何解決?
答:投資人第一步驟要先與銀行協商,若協商不成,當投資TRF的銀行帳戶登記為總資產大於5千萬元的專業客戶時,不適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只能走民事訴訟。如果投資TRF的帳戶為避險一般客戶(例如中小企業),則可依《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
問:銀行如果在銷售過程中明顯違規,該如何檢舉?
答:投資人能舉證銀行確實違反相關規定,可向金管會銀行局檢舉。銀行局將在釐清事實後,判定銀行是否有不當銷售、沒做好風控等疏失,進行應有處分。金管會身為監理機關,希望能對高風險商品做好管理,但也不希望嚴管讓衍生性商品交易轉移到境外去。我們正盡量在消費者保護與商品上市活絡之間追求最大的平衡。
(A小姐能把自己的錢和公司混在一起,又跟RM很好
八成是個老闆娘兼會計
這和躺在家閒閒沒事的老闆娘不同
因為被告的律師,到時可能會說
XXX公司橫跨二岸三地五大洲,風生水起,是國際知名公司
A小姐身為XXX公司的會計,每天億來億去,長達N年
想必見識非凡,精通財務,對風險控管有一定了解
絕不是如它所說是個喜憨無知的愚婦
不可能不知道投資金融商品有風險.....之後內容隨便填)
作者: transcend789 (阿雄)   2016-01-28 23:21:00
賺的時候就...賠的時候換張....股票賠錢也可以全民買單就好...爲什麼還沒9000點?這標題下的有點偏頗
作者: sanheeshaung   2016-01-29 00:14:00
銀行股可能不會比去年賺錢,但股價因為 TRF跌到這樣,令人覺得詭異
作者: smallfox1215 (怡~~)   2016-01-29 07:57:00
賺錢我全拿,賠錢因為不懂被騙,難怪富者恆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