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回不去了... 這代買房要花45年

作者: femlro (母豬教謀神異端審問官1.5)   2015-08-13 22:01:38
※ 引述《siriusc (馬惠帝)》之銘言:
: 所以新竹才會是幸福城市阿
: 例如說小家庭好了
: 假設買新房子 一坪26來算
: 公告50坪的房子 實際上可能扣完公設陽台剩28~30坪
: 夫妻+一小孩也很夠住了
: 50*26=1300萬
: 老公假設是普通碩士在GG上班 31職等RD 扣掉沒領到全額的第一年(約90萬)
: 第二年開始120萬+ (今年爆增到要150了...)
: 假設算120萬好了 老婆因為沒能力 只能領22K
: 22K*12=264K
: 夫妻年收入約150萬
: 不吃不喝約8-9年達成
: 如果是老公GG 老婆公務員 那大概5-6年就完成了
: (別忘了薪水會升 8-9年 GG31都升33了)
: 這個房價所得比是全台其他地方都無法企及的
: 很多地方 房價低 但是薪水超低 這種就只能公務員才能順利輕鬆買房
: 台北市是有很多很高薪的職缺 (ex.代理商 金融業)
: 但房價太高了 薪水追不上房價
: 還是新竹相對優勢...
: 身邊在ic設計的朋友 都一個一個買房了
GG人跟大M買房相對容易,但也是付個頭期款而已
然後繼續繳房貸,但是沒有考慮到幾個問題
現在去買房子的人大部分都是受限家庭壓力
稍微買得起就衝了
台灣人口正在減少
房子的需求會越來越低,供給卻越來越多
在沒有大量外來移民,以及提供更好的薪資條件的狀況下
如果有一天開放中國可以移民來台
可能會香港化,走高房價低生活品質的路
沒有整體薪資的上漲即使支撐高房價
因為基期已高,房價下跌的風險遠比上漲的機會高
房價跌,並不能少交房貸
還不如把多餘的收入拿來投資會成長的更快的資產
不過傳統那種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很難改就是了
要幾年後看到旁邊的人用這樣的模式賺到大錢有成
然後房價又下跌才會後悔的
不過也搞不好開放中國移民,房價又被撐起
不過這麼做我看買不起的人會更幹
之前在大樓社區也看過房仲在帶中國買家參觀
至於用什麼手段買的就不是很清楚
一整團的中國人把大廳弄得鬧哄哄 好不熱鬧
GG畢竟也是靠高分紅在撐薪水,現在智慧手機的出貨量衝得太快
中國也一直想IC一條龍
雖說GG的競爭力要垮掉也不是那麼快,
但就如OBOV說的看morris什麼時候掛掉 GG也就充滿了變數~
而大M就更慘了,跳船潮要是分紅不見起色會跳一堆走
不過相對其他低薪的行業
十年就能有一間房其實是人生的勝利組了
前提是提早離開輪班生活
否則可能賺到房子健康賠光光
呼口號時間:十萬青年十萬肝 GG輪班救台灣~
基本上有恆產者有恆心,正是因為社會上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想安身立命
結果少數菁英才買得起房子,說真的這樣子的結構是有很嚴重的問題的
無恆產者無恆心
清朝從乾隆的時候就是因為當時農業技術的不發達
人口沒有節育觀念,土地可耕太少與可住的地方越來越少
到乾隆末年嘉慶接手的時候從苗族戰爭到白蓮教
起因是銀價上漲太多,導致一般百姓收入的銅錢通貨膨脹
因為銅錢多,銀卻漸漸減少
最終產生暴動。
後來演變到清朝末年的時候,林則徐虎門硝煙跟英國人發生重大的衝突
英國的議會以微幅的差距通過攻擊清朝換取港口通商
結果林則徐吹噓戰功,畫虎爛自己贏得勝仗
結果根本是輸的慘兮兮,當時的清朝官員還以為英國有妖法
拿著作法那一套,對著海上的英國軍隊又唱又跳
還有在猴子身上綁鞭炮,用船海戰術靠近英國艦隊,以及派人去炸英國船底
結果當時英國艦隊的設計和戰術訓練把中國狠狠痛擊
結局就是簽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 讓出香港租界99年之久
這是1840年的事情了
現在是西元2015年 已經過了175年了
科技進步了 但一治一亂又來了
底層的窮人很像是當年移往邊疆跟苗族發生爭執的漢人
財團與有錢人是清朝的大官與掌權者
呼口號:產業轉型就像是對著英國軍隊作法
英國軍隊就是現今的美國 日本
銅錢就像是新台幣 銀就像是財政制度
因為財政制度導致地產價格看似很稀有,但實質卻很多
所以其實高漲的地產是財政制度造成,並不是實質的基本面
林則徐就是現在的執政黨
所以175年過去了蠻符合中國朝代的一治一亂
過一百年就開始亂了,國家現在的狀況跟乾隆末年沒什麼兩樣
只是民主制度,不至於像當年有人連飯都沒得吃開始燒殺擄掠
現在有恆產者也多,社會比當時更顯安定
但當底層的人越來越多日子越難過,那種集體的社會氛圍
以及林則徐這種報喜不報憂,不深切解決問題的中國官僚心態
用作秀(虎門硝煙)也不了自己的定位(與英國開戰)
最後就是落得勞民傷財滅國再見的命運
175前的教訓,現在並沒有學習到多少
還是黑格爾那句話:歷史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學不會歷史的教訓
人性大概就是這樣吧
住豪宅跟開雙B,科技進步了
但是整體觀念還是沒有進步多少
還是那種殺山豬的觀念~~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