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操作策略檢討-會賣的才是師傅

作者: aa38aa38 (aa38)   2015-07-22 22:37:41
操作的週期約1~3個月
近期操作的幾檔個股都是由低檔抱到高檔,
帳上獲利最高達35%,但隨著大盤走空,最後賣出的點位都不到最高獲利的1/2
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
賣出真的比較難,尤其是停利的出場
檢討自己所面對的問題:
Q 為什麼要等到股價高檔大幅回落才出場?
A 因為一開始看好公司的營收、獲利的成長強勁,認為有基本面支撐,想要長抱
停損點設在季線位置,不跌破都不出場,結果跌破季線的時候,獲利已從最高
檔位置回吐1/2以上了。
檢討,
1.一開始是因為營收、獲利的成長強勁才進場,
但後續卻沒有定期追蹤營收的公布,因為早在7/10之前公布的6月營收,就可以知道
成長動能已經在衰退,搭配此時股價已從高點回檔走弱,就算不全出場,也應該減碼
2.這次的操作體會到,基本面佳(營收獲利表現穩健)、體質健全(安全性的財務比率沒有
問題)的公司,也會因為近期的營收成長幅度下滑,使股價大幅回檔
因此在出場點的選擇上,要密切關注營收的成長狀況,
畢竟是要做波段,資金只能放在股價能持續成長的標的上。
失去成長動能、需要時間打底再上漲的標的不符合波段操作。
3.進場時設定的出場條件,應該隨著後勢的變動而修正,
例如一開始是設定季線跌破出場,後勢漲高後應隨著營收成長幅度衰退、大盤轉空
等因素而改變出場條件、而非死守破季線才要出場的規則。
但我也不認同規則是可以任意變動的,這樣規則都不規則了
主要是讓規則擁有彈性
有彈性的出場規則,
* 波段的出場點大致分三類
1.跌破前波大量K線的最低點,出場。
2.跌破低點連接的上升趨勢線,出場。
3.跌破60日移動平均線(季線),出場。
以上三類為出場的大原則,但不應該只以這三種狀態為唯一的出場條件。
*當大盤走空的時候(大盤跌破前波大量低點、大盤跌破趨勢線、大盤跌破季線),就應該
將停損的條件設定更加嚴格(跌破月線就出場、跌破大量K線1/2的位置就出場)。
*除非十分看好該檔個股為未來4季的獲利(EPS)將有爆發式成長的A級股。
如何確定未來的獲利將有爆發式成長?
預估EPS很難很難
但最起碼要符合三種條件,才值得相信未來將有爆發式成長
1.公司所處的產業將快速成長。
2.公司的產品將在該產業搶占更多市佔率。
3.公司的每月公布的營收、每季公布的獲利數字,必須維持高速成長(當季年增率不
低於前幾季)。
*簡而言之,除非手上持有的是A級股,否則要依大盤的強弱,調整停損點位。
新規則
新挑戰
歡迎來信討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