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希臘的唯一出路:退出歐盟

作者: fs30128   2015-07-13 08:43:55
http://potu.ml/wordpress/archives/411
2.原文內容:
【摘要】希臘現在的出路實際上只有一條:盡快退出歐盟,退出歐元區,以便重新建立國
內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競爭力。當然,這條路並不好走,短期看,希臘外資會立即出逃
,使國內僅有的一點產業也遭到重創。但這條路卻不得不走。只有退出歐盟,才能依靠關
稅壁壘,利用本國的內需發展民族工商業。只有退出歐元區,才能使貨幣貶值,一面減少
債務,一面提高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任何債務問題的根源,都是經濟問題。就好比說一個人欠債還不起,首先應該看看他工資
多少,一個企業欠債還不起,首先應該看看這家企業效益如何。對於希臘來說,債務危機
的根源是其國內經濟長期存在的問題無法解決,民族工業已在事實上被摧毀,而一個沒有
工業的現代國家又怎麽可能還清外債呢?而工業凋敝的根源就是加入了歐盟和歐元區。而
這些問題在歐盟和歐元區內是無法解決的,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盡快退出歐盟和歐元區。
為何下此結論?得先從二戰講起。二戰後期,由於蘇軍西進,丘吉爾急於和斯大林劃分勢
力範圍,於是,1944年丘吉爾飛到了莫斯科,兩個人在一張草紙上劃分了巴爾幹的勢力範
圍,據丘吉爾回憶:
「至於英國和俄國,您是否同意你們在羅馬尼亞占據90%的優勢地位,我們在希臘也占據
90%的優勢地位,而在南斯拉夫則平分秋色呢」?趁著正在翻譯這段話的時候,我拿出半
頁紙,寫道:羅馬尼亞:俄國-90%,其他國家-10%。希臘:大不列顛(和美國一起)-90%
,俄國-10%。匈牙利:各占50%。保加利亞:俄國-75%,其他國家-25%。(這張草紙是長
這個樣子的《丘吉爾與斯大林劃分東南歐勢力範圍》)
結果,斯大林很厚道的把控股的羅、匈、保全部演變成了100%的社會主義,把對半開的南
斯拉夫胈儥t變成了不聽話的社會主義。而只占10%的希臘實在不好意思下手,只好讓希共自
力更生,打起內戰。結果到了1949年10月,正當中國的共產主義者贏得新中國的時候,希
共宣布投降。結果這樣一來,希臘一下子成了巴爾幹半島上的資本主義明燈,冷戰的最前
線,一下子成了西方世界的統戰對象,得到了美國的援助,同時也是東西方之間的橋梁,
迅速發展起來,從而出現了「希臘經濟奇跡」:直到1973年軍政府垮臺,經濟增長率高達
7%,僅次於日本。然而,隨著80年代加入歐共體,經濟開始走向疲軟。原因很簡單:歐洲
一體化帶來的關稅同盟。
各年代希臘經濟平均增長率
1961–1970 8.44%
1971–19804.70%
1981–19900.70%
1991–20002.36%
2001–20074.11%
2008–2011825%
事實上,現在歐洲的老大哥德國就是按照「李斯特經濟學」發展起來的。什麽是李斯特經
濟學?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兩句話:「窮則貿易保護,達則自由貿易」。原因很簡單,
窮國技術落後,根本不可能和富國在工業上展開競爭,如果解除關稅壁壘,任由發達國家
商品長驅直入,那麽國內工業就會崩潰,國家也會淪為外國商品的傾銷市場。因此,只有
先對進口產品征收關稅,待本國產業發展起來了,再和外國談判互相降低關稅,內銷轉出
口。但是,1981年希臘入歐,關稅主權就被交出去了。
首先是「內部零關稅」,意思是所有歐共體成員之間的關稅要免除。這樣一來,希臘國內
工業就直接面臨德、法、意這些發達國家的「公平競爭」,很顯然,希臘是沒有這個能力
的。於是希臘就成了西歐產品的傾銷市場。到了2014年,希臘出口總額只有359.5億美元
,而進口總額高達634億美元,貿易逆差274.5億美元。其中,對德逆差約40億,對意逆差
約17億,對法逆差約20億,對西逆差約13億,對荷逆差20多億。僅對這5個歐盟大國,逆
差就高達100多億。如果不考慮作為國內剛需和石化工業所需的對俄伊哈沙等產油國的石
油天然氣進口,歐盟對希傾銷所占的比重就更高了。
然後是「對外統一關稅」,意思是歐共體成員對非歐國家的關稅要統一設置,而歐共體的
權力主要把持在德法這些發達國家手裏的。對他們而言,例如德國,能夠向全世界出口大
到飛機汽車,小到兩把菜刀的各類工業品,自然希望把關稅標準定得越低越好。這樣一來
,隨著中歐關係的不斷發展,中國一方面對德進口大量產品,另一方面卻通過向希臘這樣
的歐洲落後國家大量出口補足逆差。到了2014年,希臘對華出口只有3.7億美元,對華進
口卻高達33.1億美元,逆差29.4億美元,幾乎就是純進口,且這個缺口在不斷擴大。與此
同時,德國對華出口卻高達996億美元,進口806.7億美元,順差189.3億美元。
德國這樣的西歐發達國家,就是這樣一面將希臘作為產品的傾銷市場,賺希臘人的錢;另
一面又將希臘市場作為談判籌碼,作為對華貿易的補償品,賺中國人錢的同時,放中國人
去賺希臘人的錢。兩頭通吃。這就是為什麽中國在希臘債務危機時力挺德國,公開表態:
中國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看到一個繁榮的歐洲、團結的歐盟、強大的歐元。中
方願意見到希臘留在歐元區,希望國際債權人和希臘盡快達成協議,使希臘和歐盟都能度
過這場危機,中國願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東西方列強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完全一致的。
2001年1月1日,希臘加入歐元區,進一步毀滅了國內經濟。表面上看,在加入歐元區直到
金融危機前,希臘由於融資成本降低,還是過了幾年好日子,然而一場危機就把希臘的底
褲扒光。前文已說,歐盟內部零關稅和外部低關稅已經讓希臘成了中國和西歐的傾銷市場
,加入歐元區則進一步把希臘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徹底消滅。
歐元是把歐元區各國的貨幣按照統一的幣值熨平了,這樣一來,經濟發達的德國廢除德國
馬克使用歐元後,幣值實際上被低估了,於是德國產品的出口價格就被人為壓低,競爭力
明顯。而希臘這樣的區內落後國家則正好相反,廢除德拉克馬使用歐元,等於是把本幣幣
值嚴重高估,於是希臘產品出口價格被人為擡高,還有誰去買?先強行入盟送掉本國市場
,再暴力入區送掉出口市場,國內經濟會陷入怎樣狀況就可想而知了。目前,希臘工業總
產值只占GDP的15%,其中制造業只占GDP的11%。
當然,入歐也並非全是壞處。從理論上說,同一經濟體內,產業和就業人口向發達地區流
動是普遍規律。例如中國的西部人口可以去沿海發達地區打工。實際上,歐盟內部在商品
自由流動的同時,也給了人們遷徙自由。也就是說,德國商品可以自由賣到希臘,希臘工
人也可以自由去德國工作。
但這種事情只能理論上說說。一輛德國汽車,賣到希臘,不會水土不服,不會犯思鄉病,
更不會語言不通——頂多刷個系統,分分鐘的事情。但一個希臘人去德國打工,面臨的問
題就多了。除了情感因素,至少還要刻苦學習德語吧,學完了,去德國,從事高端工作畢
竟崗位有限,解決不了多少就業,而從事低端工作,人家為什麽不請土耳其人呢?結果就
是:德國的一半希臘移民都在一年之內選擇了離開。(《超半數希臘和西班牙移民到德國
一年內選擇離開》)
世界經合組織調查數據顯示,大量移民都在來到德國的一年之內迅速離開,只有近二分之
一希臘移民和三分之一西班牙移民在德國居住超出一年。落後國家一般來說還有最後一條
出路:接受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中韓台就是這麽發展起來的。然而,歐盟東擴給希臘經
濟補上了最後一刀。2004年,波、匈、捷等10個東歐國家加入了歐盟。於是,這些國家由
於社會主義時期工業底子尚可、勞動力成本較低、本幣幣值可自主確定、與德國或多或少
有歷史淵源(現在的波蘭其實就是普魯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就是奧
地利),很快依靠承接德國產業轉移,接受德商投資發展起來了,人家為什麽還要選擇希
臘呢?
結果希臘終於陷入了毫無出路的境地。據統計,2013年11月時,希臘失業率就高達28%,
其中青年失業率61.4%。想想看,中國失業率不過5%,就嚇得政府一會兒鼓勵大學生做村
官,一會兒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希臘那種失業率會是什麽壯觀景象,根本難以想象。
希臘之所以能夠維持至今,全靠借債維持——國內已經沒有多少工業了,不借債又如何生
活呢?
而這些債沒有工業支撐,是根本還不上的。希臘的財政總收入大約是800多億歐元,而欠
的債務是3200億,是財政收入的4倍,GDP的1.75倍,怎麽還得了?何況,以希臘經濟的基
本盤,如果懶到這個地步還能還得上,那當初經濟不錯的時候就根本不用借債了。
西方債權人給出的解決辦法實際上也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想想看,青年人有61.4%是沒有
工作的,結果對方提出的方案是,老年人應該提高到67歲退休,我覺得剛辭職的希臘財政
部長瓦魯法基斯先生聽完之後只會產生這麽一個想法:你特麽逗我?至於削減軍費、提高
稅率,實際上都是杯水車薪,形式大於內容。
一些「好心人」出的主意更是離譜。例如《南方都市報》和很多人一樣,把希臘問題歸結
於福利問題,認為歐盟福利最差的國家問題出在福利上面。這實際上當然是想當然,只要
想想看,一個失業率28%的國家,如果不靠福利兜底,那麽希臘人民明天就不是上街抗議
了,而是會起義,會革命的。(《南方都市報:希臘財政破產根源在於高福利》)
另一些人認為出路在於私有化。例如中國駐希臘大使羅林泉,就建議「希臘債務危機反映
了經濟結構上的問題,為此希臘必須進行結構改革、私有化改革,一些交通運輸、新能源
、電力、自來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將逐步向外國企業招標,這些項目是中國企業比較擅長的
。」(《專訪:中國駐希臘大使談希臘債務危機》)
這當然是我國的戰略忽悠,專坑老外。試想,一個希臘企業,在技術上不可能與德國競爭
,在成本上不可能與中國競爭,無論公有私有,都是難以維持下去的。而現在仍在開辦,
且具有私有化前景的,無非就是水電氣暖和交通物流等生活必需的產業,私有化要盈利只
能靠提高價格,居民無法負擔費用的話還是只能財政買單,拉高財政赤字,同時會提高其
他企業生產成本,進一步打擊希臘所剩無幾的工業。
綜上所述,希臘現在的出路實際上只有一條:盡快退出歐盟,退出歐元區,以便重新建立
國內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競爭力。當然,這條路並不好走,短期看,希臘外資會立即出
逃,使國內僅有的一點產業也遭到重創。但這條路卻不得不走。只有退出歐盟,才能依靠
關稅壁壘,利用本國的內需發展民族工商業。只有退出歐元區,才能使貨幣貶值,一面減
少債務,一面提高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否則,希臘即使躲過了初一,也躲不過十五。
雖然坐收歐洲一體化利益的德國在短期內能夠提供援助使希臘渡過幾次難關,但沒有經濟
基礎的希臘終究會讓債務高到德國都難以承受的地步,最終還是只能退盟退區保增長。
&uz&莲#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感覺是德國等列強在欺負希臘
錢德國賺走 造成的金融問題希臘背 全球背 股民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