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重談華碩和碩分家

作者: fangchieh (fangchieh)   2015-04-16 23:49:15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http://ppt.cc/Yxme
2.原文內容:
華碩因代工業務面臨瓶頸,2007年陷入品牌與代工分家抉擇,2008年1月1日正式分家,但
當時華碩仍持有和碩100%股權,只以母子型態分家,釋股速度過慢,仍令品牌客戶遲疑,
導致和碩代工業務掙扎求生。
2009年華碩再宣布以減資及釋股方式,讓和碩於2010年簡易上市,華碩順勢對和碩持股降
至2成,終於完成台灣證券史上最大分割案。
和碩2010~2012年間營運相對慘澹,甚至一度連續2季度虧損,加上童子賢過去在華碩負責
品牌,分家時卻跨界調任代工事業體董事長,外界解讀為接到汪洋中的破船,讓華碩跟和
碩分家後關係更為緊繃。
華碩:業務往來如常
此次《今周刊》專訪,施崇棠首度以他個人觀點回顧8年前分家始末。施崇棠表示,2008
年分家當年和碩分到營業額4700億元、稅後純益40億元的事業體,當時更將獲利的景碩(
3189)與華擎(3515)都分給和碩,虧損的亞旭則留在華碩,但和碩2011年陷入虧損。
面對外界質疑華碩讓童子賢接掌風雨飄搖的代工體系,施崇棠不以為然,他甚至自爆,當
初和碩董座原本要找另一創辦人徐世昌擔任,因為徐世昌更熟悉代工業務,沒想到徐世昌
不愛出頭,2人才一起勸說童子賢接掌董座,否則童子賢仍將留在華碩品牌體系中。
童子賢:一切往前看
然而,隨和碩2014年營運上軌道,營收突破兆元,施崇棠卻主動談論分家內幕,再度挑動
雙方敏感神經,專訪中甚至提到華碩連同施崇棠持有和碩股權超過2成,超過徐世昌與童
子賢2人持股,有干預經營權的實力。對此華碩發言系統表示,和碩股權列在財報備供出
售商品項目,不會介入和碩經營權。
《今周刊》報導指華碩跟和碩關係生變,華碩表示,未來雙方業務往來如常,由於是獨立
企業,會各自追求利益最佳化,釋單跟接單完全不受影響。
對於施崇棠暢談分家始末,童子賢接受訪問指出:「我要表達尊重長輩的說法,分家,即
使在一般小戶人家,也不是容易的事,何況華碩跟和碩分家,牽涉大型組織,分家多年歷
經艱辛,現在一切慢慢步入正軌,祝福華碩業務蒸蒸日上,也鼓勵和碩同仁一切向前看,
我將不會再多談分家的事。」
而據了解,童子賢也立刻通知內部對外保持沉默,不宜再對此事發言。
【華碩和碩分家大事記】
●2005年10月: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釋出品牌代工分家的想法
●2007年6月:宣告華碩品牌跟代工分家,施崇棠、曾鏘聲、沈振來負責品牌,童子賢、
徐世昌、鄭定群及程建中負責代工
●2008年1月1日:華碩正式分家,華碩100%持有和碩
●2009年12月:華碩宣布以減資方式釋股,降低持有和碩股權至20%以下
2010年6月:和碩正式掛牌上市
●2011年:因為股權分割不清,代工客戶流失,和碩連2季虧損
●2014年:和碩營運重上軌道,營收破1兆元
●2015年4月16日:《今周刊》報導,施崇棠首度談分家內幕,澄清沒有拋破船給童子賢
,當初和碩董事長是要交給徐世昌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真心覺得童子賢在華碩的時候 感覺華碩品牌不錯 都有讓人耳
目一新的感覺 那時候覺得華碩的品牌蒸蒸日上的感覺 童子賢會離開華碩去做代工的和碩
有一點不能理解 大家說看看不論現在的股價 你說是和碩給你的感覺好還是華碩好 覺得
童子賢來搞品牌應該大有可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