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央行加碼收錢 升息前兆?

作者: tompi (大波動)   2015-02-25 12:52:47
※ 引述《ray2501 (Let it be)》之銘言:
: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25000050-260202
: 2.原文內容:
: 的變動。
: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 第一句話讓我想了一下,台灣哪來的 QE 了?
台灣有沒有QE,說真的 以彭老的高度,還真沒人敢問。
或許也問不出個甚麼,他說沒有 就 沒有。
2011年時 央行還登報澄清: 超發貨幣?央行駁
http://history.n.yam.com/cnabc/fn/201103/20110316552623.html
文章中是以 M2/GDP 比率過高為爭論,是否台灣的M2相對於GDP太高,暗指央行QE。
關於M2相對於GDP的比率,坦白說對經濟的影響沒有論定
央行在2007年還曾經撰文
"我國與亞洲主要國家 M2/GDP 比率之比較"
http://www.cbc.gov.tw/public/Attachment/86301630971.pdf
根據文章說明影響該比值的因素有2:
1.銀行授信
2.銀行國外資產淨額的項目
如果簡單說,第一個是銀行授信(借錢、放款、信用膨脹)的部分,
第2個算是熱錢的部分。
但無論如何,若M2增加就是"貨幣"變多了
而M2/GDP 比值不斷攀高是否會有害,就像文章內說的
經常帳順差及金融帳資金流入一方面會造成銀行國外資產增加,
另方面會使 M2 立即增加,但部分外資流入僅係短期投資性質,
對GDP不一定有直接貢獻,因此外資大量流入常會使 M2/GDP 比率走高。
只要對實質GDP增長有利,該比值增加不見得是壞事。
該文是寫在2007年,當時經濟不壞,
但時至今日增加的貨幣似乎並沒有對"國內"經濟建設有實質的建樹。
過多餘的錢往房地產去,根據央行統計 "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統計"
貸款餘額 兆 台幣
2007 2014 成長
購屋貸款 4.5 5.9 30%
建築貸款 1.0 1.6 60%
2007~2014 年台灣的名目GDP增長大約16%,房地產的貸款餘額成長率是不是
太高了點,這也顯示過多的貨幣在沒有適當工具去化下,造成房價高漲的惡果。
房價增長率 2007~2014 (信義房屋房價指數)
台灣地區 台北市 新北市
91.7% 78.5% 96.3%
如果人均GDP這期間只增長16%,而房價以數倍於GDP成長速度增加時
對於年輕人造成的壓力是數倍於2007年的。
以下是2008~2013年 主要國家 M2/GDP 比例
出處:世界銀行 Money and quasi money (M2) as % of GDP
**台灣的部分為TOM計算 來源主計處
單位:%(原幣)
國家 2008 2010 2012 2013 成長率
日本 209.1 226.1 241.9 248.7 18.9
台灣 219.9 228.4 238.5 243.9 10.9
韓國 129.1 131.2 133.3 134.5 4.2
新加坡 122.6 125.0 132.6 133.0 8.5
中國 151.3 180.8 187.5 194.5 28.6
德國 188.1 184.2 173.3 163.1 -13.3
意大利 126.0 153.4 165.3 162.9 29.3
英國 173.0 177.0 162.5 160.2 -7.4
法國 140.2 150.2 157.8 155.1 10.6
美國 84.3 84.8 87.4 88.0 4.4
俄羅斯 39.4 51.4 51.8 55.8 41.6
德國與英國近年貨幣供給不增反減,有陷入通縮的風險。
而美國這個QE老半天的國家 M2/GDP 比例其實控制得很好,僅上漲4.4%。
台灣相對於韓國與新加坡都算是高的。
尤其在2013年當安倍開始日圓量化寬鬆時該比值成長2.8%,台灣也成長2.3%。
而台灣的M2/GDP比例都貼的日本很近,且高於新加坡與韓國1.8倍。
真不知這樣的現象是幸與不幸。
至於央行有沒有偷偷QE,不可質疑你的彭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