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台船 造船夢工廠 衝含金量

作者: airback76 (雜魚)   2015-02-23 08:49:15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http://ppt.cc/Q~jx
2.原文內容:2015-02-22 經濟日報 記者/吳秉鍇
台船民營化今年進入第七年,在董事長賴杉桂的帶領下,正邁入新的里程碑,雖然面對造
船市場強敵環繞,台船仍能繼續創新突破,在造艦與海事工程事業等方面也有快速的發展

台船成立起源於1970年代,當時國家十大建設啟動,其中「籌建完整造船與造艦的大造船
廠」重工業體系確認在高雄打造。1972年4月,「高雄造船廠籌備處」正式成立,進行籌建
工作。
1974年1月,中國造船公司開工建廠,於1976年5月31日完成建廠;1977年12月31日時,在
日本IHI提供的圖資下,完成建造第一艘載重44.5萬噸「柏瑪奮進號」油輪,並開始接進各
種船型訂單、生產。
2007年3月,該公司為避免與中國大陸造船產業如中國造船集團、中國造船重工集團的名稱
混淆,更名為「台灣國際造船公司」,簡稱台船公司。
1989年7月,行政院成立民營化推動小組,加速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台船成為第一波移轉
民營的經濟部所屬事業之一,並在2008年12月18日完成民營化,掛牌上市。
台船民營化時,正逢國際發生金融海嘯的重大殺傷點,當時造成航運和造船產業大幅衰退
,許多船廠面臨船價大幅滑落、新接單困難、船東撤單及延單比例高等影響,營運相當艱
困。
拚質又拚量 挺過金融風暴
台船在未獲政府奧援下,針對船價低迷、船東撤單及延單的壓力,採取提升設計技術、走
向高附加價值船舶、降低成本,以及積極爭取新船業務等對策,並交出優異的成績單。
民營化六年以來,台船每年稅後純益分別交出17.05億元、17.36億元、7.07億元、6.89億
元、4.78億元,去年盈餘也達成年度營運目標。
2012年7月,原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賴杉桂接掌台船董事長,全力推展節能與環保的船舶,
並力求轉型,朝向海洋工程產業、船舶技術諮詢、顧問產業、航運租賃等多角化發展,以
因應潮流變化。
他認為,目前是海洋能源、船舶節能與環保的競爭,要確立「Be a pilot in ocean.」的
能力,也是台船未來的發展願景。他全力推動「台船公司精進躍升五年方案」,包含一個
方案、六項計畫,以及八項配套措施,簡稱「168方案」。
以六項計畫來看,在開創營運模式方面,轉型向重工和海事工程業務推展,除接獲卸船機
等業務,並輔以再生能源為主體,包括投入波浪發電、離岸風力發電工程等相關海洋工程
業務。
研發設計創新方面,將符合最新環保法規及節能減碳的新船型設計開發納入考量,並以客
製化產品接單,讓新船訂單豐碩;目前高雄廠的業務量已到2017年,基隆廠業務量也到
2016年。其他尚有和福海風電公司簽約的離岸風機運送,安裝等業務。
在組織人力優化方面,推動組織調整與改造工作,包括基隆、高雄兩船廠均逐步進行;同
時招考工程、管理類、技術類人員,並採多元化管道進用,吸納多方人才,包括替代役、
獎學金及建教合作等模式。
結盟船夥伴 加強技術交流
精進生產效能方面,主要項目為專業生產線建立及更新,並提升工程技術能力,包括艤品
結構化、精度管理、多能工培訓等;另外完成基隆廠新建300噸吊車及五號碼頭整建案,大
幅提升基隆廠建造能力。
在資訊科技應用方面,提升資訊處位階為一級單位;U化推動工作上包括E化再精進、擴大
M化應用、應用網際網路平台朝U化等目標邁進;並建立新改造的知識管理(KM)系統,提
升知識與技術傳承管道。
他同時成立海洋團隊(O-Team),與造船等相關供應商協同合作、專業分工,建立全面品
質管理制度,亦透過各種管道,蒐集和分析其他造船國家的造船產業政策及做法,對台灣
船舶產業發展提供建言。
賴杉桂也加強造船策略夥伴結盟,先後與法國ASAH LM離岸風電機開發商、日本JMU船廠、
日本常石造船集團、大陸揚子江船業、大連船舶重工、三星寧波等船廠簽訂技術合作或合
作備忘錄,加強造船技術交流。
在賴杉桂帶領下,台船正由造船科技出發,建構卓越的海洋事業集團,新市場領域布局如
環保船舶、海事工程、投資開發離岸風場等,正逐步進入收割期,將為台船發展開闢新天
地。
節能船試水溫 打出口碑
台船董事長賴杉桂表示,今年將有1,800TEU(20呎貨櫃)至1.4萬TEU級貨櫃船共27艘船打
造,台船將會持續推升新船建造量。他指出,目前還正與多家國際船東接洽新單,將會再
推進造船檔期。
賴杉桂說,由於美國經濟復甦趨勢相當明顯,預計今年貨櫃運輸需求將逐步好轉,但供給
壓力猶存,市場正緩慢的復甦。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台船去年營運狀況?
答:去年建造完工的船舶,在高雄廠有二艘陽明4,662TEU貨櫃船、長榮四艘8,000TEU級貨
櫃船;基隆廠方面有二艘中鋼運通3.5萬噸散裝貨船、二艘國際海豐1,800TEU貨櫃船,合計
10艘船舶。
在接單方面,接獲HYDRA及SYRA等兩家航商共二艘1,800TEU貨櫃船,以及GPO航商四艘6.5萬
噸半潛式重載船業務,共計六艘船舶。截至去年底,商船手持訂單計32艘(高雄23艘、
基隆9艘)。生產檔期高雄廠排至2017年10月,基隆廠則為2016年7月。
問:今年營運展望?
答:今年建造的新船包括長榮後續四艘8,000TEU級貨櫃船、陽明後續二艘4,662TEU貨櫃船
、16艘國際海豐1,800TEU支線型貨櫃船,以及五艘加拿大Seaspan航商1.4萬TEU新船也陸續
進入生產線,因此整體建造量將持續增長。
問:正在洽談的潛在訂單?
答:台船高、基兩廠造船手持訂單滿檔,目前還正進一步推進中。除與國內幾家大型航運
公司接洽,由於台船建造的節能與環保型船舶口碑不錯,現在也與多家國外航商商談中。
現在大型貨櫃船主宰全球貿易繁忙航線,船型主要是1萬TEU以上的超大型貨櫃船、8,000
TEU級超巴拿馬型貨櫃船,並帶動支線型貨櫃船快速成長,主要船型為1,800至2,500TEU
貨櫃船,均是未來接單重點。
問:國際造船市場的走向?
答:美國經濟復甦已相當明顯,今年貨櫃運輸市場需求會好轉。根據國際知名的德魯里
(Drewry)船舶經紀公司分析,船舶大型化成為貨櫃船運輸市場必須面對的課題,例如
亞洲至北歐航線上,2011年1月船舶平均大小為8,666TEU,但到2013年1月,船舶平均大小
增至1.1萬TEU,現正邁向1.4萬TEU發展。
全球最大的1.91萬TEU貨櫃船「中海環球」輪去年11月交船營運後,引起業界對超大型貨櫃
船的關注,包括長榮、商船三井等全球前20大航商,近期將布局超大型貨櫃船,將讓平均載運量突破2萬TEU水準。
問:有關陸機工程市場布局的進展?
答:除目前進行的船用艙口蓋製造、一般陸機業務製造,以及核四工程機電製裝、輔助設
備安裝等後續施工外,另外還尋求大組件製造可於台船內組裝完出口的業務,例如大型鍋
爐、壓力容器、橋樑結構段、卸船機、海上工程等。另外,公司正進行組裝台塑公司越南
河靜鋼鐵廠的卸船機組,完工後將由貨船運至越南安裝。
練兵十年 躍台灣之光
看準節能船發展趨勢,台船近幾年啟動的節能發展計畫(ES)運用在各型船舶設計上,交
出亮麗成果,先後獲得長榮、陽明、萬海、中航、加拿大航商Seaspan等業者青睞,更被
長榮稱讚是「台灣人的驕傲」。
台船表示,該公司從2005年開始著手ES計畫,針對船體線型、螺槳精進、提升推進效率、
減重等多方面展開,共分三階段進行,同時分別與美國驗船協會、挪威驗船協會、美國
德州理工大學合作研發。
這幾年來台船陸續將成熟的ES技術應用到多種船型建造,包括為中航建造二艘20.3萬噸散
裝船、陽明8,626TEU貨櫃船、萬海航運4,500TEU貨櫃船、Ofer海運第三代1,800TEU貨櫃船
、長榮海運8,000TEU級貨櫃輪,以及Seaspan超大型1.4萬TEU貨櫃輪等船舶。
以長榮海運的8,000TEU級貨櫃輪為例,除追求最高等級的環保節能要求外,並加大船寬,
增加穩度與載貨重量;主機採用電子式控制噴油等節能設計,具有省油、高效率、高裝載
等優點,與傳統的同級船型比較,可降低20%運航成本。
台船指出,最近國際油價大跌,許多船東計劃提高航速營運,但是船廠建造的節能船舶仍
是船東最愛,因為燃油費用仍將是船東面臨的最大成本。
油價下跌為航商帶來獲利上漲的同時,也衍生重新投資新設計、新設備及新技術的效應,
欲進一步降低「燃耗」的契機。台船在綠色船舶的創新技術,成功開發節能與環保船舶,
正陸續獲訂船洽詢。
另外,國際海事組織正推動「防止船舶汙染國際公約」,以控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CO2
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並訂定政策執行,目前在北海及波羅的海等排氣管制區內航線使用LNG
燃料船舶已大幅增加。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寫這麼多,看那每年營收........人事成本、引擎技術..........
我只記的只會跟中鋼靠北鋼價,不降就去人家大門抗議....
2008還有救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