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經驗談,指標背離

作者: reflow (好想看雪)   2014-12-18 02:46:39
啊~ 看國際盤無聊來發篇文,給有緣人看啦~ 按股版的人氣應該很快被洗掉XD
身為七成看圖的鄉民,這邊當做回應前面一篇發問"指標背離"的同志
以下取自大半年每天盯盤10小時的經驗
技術分析在國外叫"市場分析",其中包含任何可以量化的數據
之後都是靠個人解讀,所以沒有絕對的單一用法準則
我認為價格波動大部分時間有兩項根本原理
第一點是支撐突破變成壓力,反之亦然
通常這都是指一個"區間",沒有絕對的點
你的軟體裡有個東西叫分價圖,就是橫向的成交量區間
指大家在啥時間內在啥價位成交了多少量。 (PS.我是看10日的,因為富邦最長只顯示10日= =)
大量區(山峰狀)就是支撐壓力帶
通常過往的轉折點都是大量區,我只在這些區域下單。
用在日圖上,我會清空K線圖 (連均線也去掉,均線每種程度上也是依照這原理)
然後開始畫線。
水平線(被突破的轉折點),外部趨勢線,內部趨勢線
然後猜哪裡會出現密集的買賣盤
如果價格的確出現停滯,就準備...
這個如果用最近的日圓走勢,應該會比較清楚
大家都有看到之前"突破"下檔支撐時,報紙一直報銀行的日幣被散戶換光光
可是現在你沒聽到有人搶日幣了吧?
表現在圖上,往下破確認之後往上彈了一下,打到大量交易區
也就是大半年的盤整區最下緣
然後就一瀉千里囉~
(俗話說的突破拉回做多,但通常下跌會更明顯)
更狠的是有時不會出現像樣的拉回 (如果盤得夠久規模夠大)
所以有時在區間內就要賭方向,只要沒被衝破大量區而建立另一個大量區站穩
通常是同一個方向繼續前進,直到完成背離
從交易心裡來看,這是人性嘛
第二點,這應該也是所有動能指標的原理
是關於走勢強弱
通常,假如我們看到價格 +10 然後出現賣壓 -3
再出現 +8的拉升,然後出現-4的賣盤
這時買盤拉升的力道大於賣盤
但當我們看到 +5 之後湧出 -5的賣壓
(多空力量相等了)
之後我們可以假設,方向可能反轉,直到出現更大整體上的阻力
因為很可能出現下一波大於買盤的賣壓
也就是 +4 接 -6
用在技術圖上,我自己是使用KD slow
你的參數就是"你設定多大範圍的空間中,統計的資料量"
所以我從不使用太短的參數,至於用幾分K我覺得都可以
把參數跟著倍數放大就行了
我不公佈我用的參數,但只要依照原理,你可以去比對波動規模設定參數
看你想玩多大=V=
使用上,我會用小時K計算一波的高低點幅度
例如臺指這波反彈(現在知道是反彈了orz)
轉向前的數波波~
幅度依序是+500多 -200
然後+400 -250
+250 -?(反轉前一刻)
我們看到拉升幅度減少,賣壓逐漸卻增加
雖然最後一波+250的拉抬是放量紅K,但出在這邊...
之前也不是沒有失敗案例,加上這邊是密集壓力帶(別問我怎劃的orz)
沒有直接過去(直接衝上9300以上),於是你就看到了背離
背離差不多是這樣來的,我對我自己用的參數,就算不開KD
看價格也大概能猜到啥時是背離
(就是在你設定的時間段之內,買賣盤力道的變化,另外D讀數50中線大致是整體幅度相等)
如果你看到買盤一直減,跟賣盤力道快相等了,就是"有背離的樣子"
確定賣盤大於買盤時(列如上面那個問號大於250),就是背離成立
我以我都直接在快成立前先猜的,萬一過了再追加
重申一次,沒有最佳參數
指標的原理請看外國翻譯過來的書,我在網路目前沒看過就原理去探討指標的
技術分析就是市場分析,都有原理
KD、RSI、MACD啥的都有各自的特點,各種讀數解讀法都有各自的原理
其實弄熟了,一種指標就夠了
書是念不完的~ 啊哈哈
我去它的內建參數933...
統計量根本不夠啊~ (奔)
獻給半夜不小心看到的人~
以上
作者: chopinmozart (aha)   2014-12-18 10:20:00
請問支撐壓力帶就是英文寫volume 排出來像山峰的地方嗎
作者: moonwind1130 (←這id真的不是男人 囧rz)   2014-12-18 19:32:00
推 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