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陶冬:台灣出口不樂觀

作者: tingchen1991   2014-04-11 19:44:15
1.原文連結:
http://goo.gl/2dQ0ZC
2.內容:
【劉煥彥╱台北報導】瑞士信貸亞洲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昨天指出,台灣經濟及產業正面
臨3大風險,包括今年出口展望不容樂觀、資訊產業受中國崛起的嚴峻挑戰,及對陸出口
恐受中國爆發信用危機的衝擊。
雖然台灣3月出口金額創歷史第3高,巴克萊資本也看好今年我國出口表現,但陶冬對此潑
了一盆冷水。他認為,當前美國、歐洲及中國經濟各有自己的問題,全球經濟需求並未增
加,「如果以為台灣出口會明顯上升,大家可能上當了」。
美需15季度才能恢復
陶冬昨以「QE退出、改革與風險」為題,在台北舉行2014年大師智庫論壇演講,對主要經
濟體看法相對保守。他說,歷史經驗顯示,美國經濟大約得花15個季度才能真正走出成長
動能疲軟的泥淖,現在只過了4個季度,美國就業市場尚未回復至2008年1月的高峰,企業
投資力度不夠強。
他說:「美聯準會要穩定退出QE(量化寬鬆),這點市場已經消化,還沒消化的是何時開
始升息,下半年市場最大的震盪,來自聯準會怎麼看明年升息。」
歐洲經濟隱憂仍未除
其次,歐洲經濟雖開始微幅回升,但從2010年之後,美國失業率從9~10%一路下滑,至今
年1月接近6%,歐元區失業率卻逐步攀高,今年初已逼近12%。
陶冬表示,歐洲央行深怕相對強勢的歐元匯率,將把歐洲推向通縮,造成民眾延後消費,
導致企業投資下降的惡性循環,近期多次放話,聲稱可能祭出進一步QE,顯示歐洲經濟隱
憂仍在。
至於中國,他認為問題更大,隨著過去10年中國貨幣擴張時代結束,中國人行開始去槓桿
化,信用周期逆轉,之後中國可能出現貨幣持續緊縮、名目經濟成長率下降,加上企業獲
利倒退,這3點是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最大危機。
陶冬強調,中國經濟觀察重點在於信用風險,包括地方債問題愈來愈嚴重,預期今年有
3.5兆人民幣(約17.2兆台幣)地方債到期,下半年就有2.3兆元(約11.3兆台幣)。
陸信貸危機擴及民間
他認為,隨著影子銀行等地下金融日盛,中國信貸危機已擴及民間,如果爆發後果無法預
料,勢必衝擊全球市場,最可能狀況是造成中國對全球原物料需求降低,包括機械業等台
灣對中國出口都受打擊。
陶冬在會後座談時則提到,當年帶領中國資訊產業的20多歲年輕人,現在多半成為30~40
歲的社會中堅,中國資訊業崛起的最大衝擊,就是影響台灣資訊業,因為台灣資訊產業沒
有平台,產線又都移到對岸,經營者則介於50~60歲,在鬥志或幹勁上都可能不及中國同
業。
陶冬對主要經濟體看法
★美國經濟
◎過去美國經濟要15個季度才真正走出泥淖,現在約只過了4個季度
◎美國就業市場尚未回復至2008年1月高峰,企業投資力度不夠強
◎下半年市場最大震盪,將視聯準會如何預估明年升息
★歐洲經濟
◎歐元區失業率與美國落差拉大,今年初已逼近12%
◎歐洲央行怕歐元強勢,將把歐洲推進通縮,造成民眾延後消費,導致企業投資下降的惡
性循環
★日本經濟
◎安倍經濟學成強弩之末,敗局已定,若無法提升民眾所得增加預期,安倍經濟學將是一
場空
◎日本企業10年來實質上沒有做研發,產業創新不足
★中國經濟
◎過去10年中國貨幣擴張時代結束,人行開始去槓桿化,信用周期開始逆轉
◎貨幣緊縮、名目經濟成長率下降及企業獲利倒退,將是中國經濟最大危機
◎反貪腐打擊高端消費,也打到低端消費
★人民幣走勢
◎這波貶值接近尾聲,未來可能小區間升值,對美國人交代
◎年底匯率會回到年初水準,未來人民幣雙向波動將變大
★台灣經濟與產業
◎今年台灣出口不容樂觀
◎IT產業沒有平台,產線移至中國,經營者與中國相比年紀偏大,鬥志或幹勁不如中國IT
老闆
資料來源:記者採訪整理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各國都有各個的問題與煩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