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新手心得

作者: kkskye (SKY)   2014-01-29 21:59:07
投資台股2年,從我當學生到社會人士,
拿到工作的第一份薪水,認為自己看不到退休的未來,
即便自己沒有學過金融會計,仍決定隻身投入。
因為個性比較溫吞,我想選擇價值投資法則比較適合自己,
去年買+賣的動作不到20次...(對變化萬千的台股而言真的是頗大挑戰)
投資之前,看新聞只見不斷的緋聞與政治鬥爭,我太不會注意到投資事件,
更不會去推斷美國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政策操作,對市場外資或一些企業的影響。
以下是我學到的心得:
一、
這些日子,我把自己面對投資問題分為四個關卡:
進場投資之後,我才認識到另一個自己-面對決擇的時候。
(一)第一關
其實在投資之前/後,我無法確知面對所謂的投資契機,會用何種態度,
面對有可能賺錢的機會,總令人衝動投入;
面對隔日的漲停,衝動便會指責自己動作慢,將沒賺入的獲利想成虧損。
原本訂定買賣的原則(長期持有績優股),在此時此刻便容易被推翻。
莫非定律總會適時地在衝動投入時出現,接著套牢。
面對機會的煎熬,是第一關。
(二)第二關
面對投資的出場,我習慣用想法列舉優劣勢決策,而非停損停利,
用總經分析各國市場好壞影響,
接著是公司的表現,相較手中觀察其他個股表現。
公司營運表現不好(非價差)即出場,沒什麼好說的。
但,心態上,面對賺錢部分卻比賠錢還要難,
像去年間有陣子股價價差賺了十幾萬,
卻反而令自己輾轉難眠,
因為自己將面對原則與現實的衝突。
不過最後忍下來堅持自己繼續持有的原則,
想想,如果自己本事只能賺十萬,
怎麼可能賺到百萬、千萬至上億呢?
(三)第三關
投資奉行效率,讓資金做最好的配置,很重要,
我雖然有自己的資產配置,卻何曾想過,這是個羈絆。
何曾想過,當投資出場時的現金又該何去何從?
宛若各國低利出走的熱錢,紛紛尋找更高的報酬一樣,
讓原本長期投資的原則下,部分資金投入短期交易,
因此擔憂會喜歡上短視近利。
我想當下該學的課題是,適時的讓資金停泊吧!
該等的時機是出現價格無法反映的好公司才出手,
或是等待大空頭的時機,是好幾倍的報酬,而非蠅頭小利。
(四)第四關
我預測第四關是面臨真正大空頭的時機,
來臨前能否脫身及面臨大虧損的心境,
像我這種人都可以說有賺錢時,大家就該隨時作準備了XD
二、認識產業及人心
投資有趣的地方,我覺得不是單單在那數字游移之間而已。
透過閱讀,可以了解有興趣的產業如何營運。
人心,反映在消息面,
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解讀不同,
但很有趣的地方在,會在市場上的買/賣間產生競合,
在日本311大地震時,有些人視為利空,但有些人視為利多,
(不過這例子跟產業別比較有關係,比如受創的汽車業要列虧損、
營造業卻有大量建築機會)
最後觀察短期地變動,然後在長期歸於寧靜,接著又受制於其他消息。
多方思考,有助於訓練自己敏銳度、深度,
有時市場證明自己的想法也是有點成就感的XD
三、面對現實、保持謙遜
再有想法的自己,看對事情也好/錯也罷,
最後也只有這些跳動的數字反映,
面對虧損,準備好面對虧損,如何避免虧損,是漸進的事情,
虧損不見得是壞事,好公司也會被錯殺,
但,不停的虧損,我通常都會一再去探究原因。
面對市場,無法求饒,不論多少量,失去的別想求它歸還,
不過,沒有人要對自己負責,卻也沒有老闆可以指使我做些什麼。
四、自由是無價的,廉價的是建議
身邊到處都有風聲報著名牌
很難想像,菜籃族在拍賣購物、市場撿貨可以精打細算,
但在股場上一股腦就倒入幾萬幾萬資金。
跟身邊的人推薦公司真的壓力很大,
我家人親戚幾乎短視近利有賺就跑,令人難過…
更甚者倘發生虧損的,在熟人前我更擔不起這責任。
我覺得建議是最廉價的東西,在腦海沒有判斷能力前聽了會縮短視野。
五、例子
我第一支股票買了之後,沒多久就腰斬50%,才知道財報不能只看營收。
我第二支股票買了之後,沒多久就賠了3萬多塊,才知道它EPS漂亮是處分不動產,
賣祖產的錢,仍不足彌補以往的虧損。
後來買過44塊的寶雅,後來89.5覺得太貴,就賣掉...沒想到。
目前手上看起來還有賺的,剩下套在270塊的聯發科、113塊的奇偶、43塊的上緯。
六、結語
我覺得在股板神手極多,要學習要請教的事非常多,
希望有能者可以不吝嗇多多發文,讓我們這些新手多學多看些。
謝謝這裡大家提供的資訊,讓我緩步成長,不勝感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