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大陸債券交易量下滑 恐發生金融危機

作者: Xinsancai (XSC)   2013-12-09 12:05:40
1.原文連結:
http://www.sdiscoverynews.com/world-news-event/735-.html
2.內容:
中國大陸金融系統6月發生錢荒事件後,債券市場從7月份以來出現大幅下滑,近幾個月的
債券市場成交量銳減,而債券收益率則一路飆升至9年來的最高水平。業內專家表示,「
錢荒」後的中國貨幣環境與債券市場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都進入上
升通道,融資成本持續增加,或進一步預示金融危機的來臨。
【發現新鮮事】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2月2日報導,11月份,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
交量為人民幣1.74萬億人民幣(約合2,857.1億美元),略高於10月份的1.42兆元人民幣
,但遠低於以及去年同期的7.14兆元人民幣,以及今年3月份創出的年內高點8.26兆元人
民幣。
數據還顯示,債券市場7-11月份的月均成交量只有1.41兆元,上半年月均成交量為5.25兆
元,2012年全年月均成交量6.15兆元。
換言之,11月債券同比交易量下滑了80%。而2013年1-11月與去年同期比減少了35.25兆的
交易量。
《華爾街日報》認為,債券成交低迷,一是因許多投資者對貨幣政策收緊的風險保持警惕
,二是監管薄弱的影子銀行提供了回報率更高的產品,分走了部份資金。利率環境的改變
已經給這個曾經迅速擴張的金融領域帶來巨大影響。
過去10年來,因為信貸供應充足則投資渠道有限,中國以銀行業為首的金融機構一直大量
購買債券,並且一旦買進就不打算賣出,持有直到債券到期。然而這種情況在2013年6月
錢荒發生後,局面發生了徹底改變。
國開行在11月中旬,被迫將一筆擬議的240億元人民幣(合39億美元)的發債交易削減60%
,並支付超過5.5%的收益率。
中共央行一直維持資金面偏緊的局面,通過放短收長的扭轉操作穩步提高利率,也就是融
資成本,央行實際至少加息2-4次。萬得資訊(Wind Info)和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的數據顯示,受此影響,中國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1月20日觸及4.72%,為2005年1月
以來最高水平。記錄高位是2004年11月觸及的4.88%。
大陸獨立財經評論人士牛刀在其12月5日的博文中表示,從利率來說,無論央行採取甚麼
降息降准,放出天量信貸,或者實行天量逆回購,所有的貨幣工具和金融工具都使上了,
都無法打壓利率,這足夠說明市場的力量最終將摧毀泡沫。因為利率的飆升,最終將會增
加所有投機成本,直至蠶食所有投機獲利。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看來中國大陸的金融問題重重
而台灣沒有多少媒體敢說實話
國際媒體都已經在分析中共的金融危機了
投資人真的要小心為是
萬一哪一天出狀況不要太意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