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Nasdaq 4000:This time it's different

作者: zakvictory (龜)   2013-12-05 21:32:39
1.原文連結:
http://ppt.cc/t3BW
2.內容:
Nasdaq回來了,但是比起13年前這次非常不一樣了。上次急速突破4000,那是一個令人懷
念的網路泡沫年代,當分析師Mary Meeker和Henry Blodget在華爾街如同搖滾巨星般時,
CMGI其名字登上美國新英格蘭愛國者球場,而網路設備製造商JDSU股價超越了$1,000。13
年後,Meeker已默默無聞,Blodget轉換跑道為網路出版商(雖然他被證券業終身拒絕往來
,並因誤導投資人而遭罰款400萬美金)。Gillette獲得CMGI的冠名權,而許多投資人都不
知道JDS Uniphase是什麼的時候,其股價成交價為12美元。
Nasdaq 4000,相同的數字,不同的世界。我們經歷了可怕的911恐怖攻擊;兩個戰爭,其
一仍在進行中;兩個巨大的熊市和兩個衰退期。2000年時,科技股投資人正在投資網路和
手提電腦,但是它們現今已在先鋒管理公司中消失。
返回4000,第一次突破是在1999年12月,而最後一次看到時是在2000年9月,返
回4000象徵著一個超過10年傷痛的結束。大量的投資人尋求簡單地致富,紛紛投入1990年
代末的科技股狂熱,最終都因為大蕭條造成嚴重的崩毀而成為受害者。在2.5年內,
Nasdaq跌了78%,許多投資人擔心在他們取回資金前這會持續相當久,但沒什麼人能想像
得到這會持續如此的久。BMO私人銀行的Jack Ablin說:花了13年才返回4000。這顯示出
在1999年到2000年時,我們擴張的泡沫量有多大了。
然而,當投資人投入資金在虧損的網際網路公司時,大約每兩個月跌1000點。
賺錢的科技公司通常擁有3位數的價值,意味著投資人需要投入100或更高本益比的公司。
這次,從Nasdaq突破3000已經過了21個月,而許多領導的科技股其本益比還在成長階段,
意味著現在的投資人支付著較合理的價格,大約本益比為15。
但是當4000是一個慶祝投資人克服障礙的數字,這個分水嶺並沒有抹去過去的
傷痛。當較廣泛的指數─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和S&P500指數,其整年都創造的空前新高,而
Nasdaq仍維持在低於2000年3月10日創下的新高點5049的20%。
Nasdaq的恢復 是一個創造性破壞的複雜故事,其中曾經叱吒風雲的企業已經被
新興公司擠下,帶大家來看看:
● 非科技業的出現。在2000年時,Nasdaq這個字和科技幾乎是同義字。但在科技泡沫破
裂後,有了巨大的改變,現在,非科技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科技股對Nasdaq仍然是關鍵
的,根據Nasdaq OMX資料顯示,科技股從2000年3月佔指數市場價值51%降為42%。新股票
市場的供給來自其他產業,自今年,在大部分的公開招股的產業上,科技股落後於醫療和
財經產業。
● 新公司的興起。回顧2000年時,Microsoft, Cisco Systems, Intel, Oracle 和 Sun
分別占有Nasdaq價值的8.9%, 8.5%, 7.1%, 3.6% 和 2.6%。在當時根本不存在或正在起步
的公司,像是Google, Amazon和and Facebook,現在分別占有Nasdaq價值的4.7%, 2.7%和
1.5%,而Microsoft, Cisco和Intel的地位已急速降低,Apple在2000年時根本不在前10大
中,如今是占有Nasdaq價值7.9%的怪獸。
● 頂尖公司仍還有更多機會。Nasdaq OMX說:2000年時,Nasdaq中前10大最高價格的股
票占有Nasdaq價值的40%,如今,前10大最高價值的股票則占有Nasdaq的32%。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小弟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對於不專業的小弟來說,這篇新聞又再次說明了
ETF的優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