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想了解大家對生技股的想法

作者: Wang40 (Wang40)   2013-10-19 17:20:03
不是很看好生技股,其實前一篇版主講的就蠻深入的,而且雖然身為生科人可是立場中
立客觀,並沒有偏向生技業,只是版眾太過一頭熱,大部分只看到他提到的優點,負面意
見都輕輕在耳邊飄過。
彙整一下文章的重點並加入我的看法。
1.不可預測性高:
也就是說新藥能否上市盈利,一般投資人難以預測,也就是說具有數個
團隊的公司投資者比較能準確分析,此外機構投資人的統計軟體可以用數學方法找出一家
公司是否適合投資。
2.專業知識要夠:
分成兩項來說,一項就是板主提到的看EPS不準,還要明瞭新藥上市的流
程。另一項就是生物方面的知識很細很雜,而且運作機轉就算在科學界也不是很清楚,連
本科系的很多都搞不清楚了,遑論其他科系。一個很好的對比模主是摸得到的主機板等電
腦元件,雖然小老百姓不一定是電腦相關科系畢業,但由於資訊產業在台灣的興盛,大部
分大學畢業的男性對於組裝電腦都不陌生,比較能看出門道以及有能力評估資訊真偽,具
備戳穿公司釋放虛假消息的能力。
生技業基本上就算會看財務報表的也不太能明瞭生技公司是否有核心技術,造成易於被
唬得一愣一愣,風險性太大。特別是板主也提到,炒股票的盈利性、簡易度及短時間的投
報率,比開發新藥好賺太多了,造就台灣生技業者更有動力把心力放在釋放消息而不是經
營本業。
3.國際競爭能力未知:
要知道製藥業基本上沒有以國家為界線的防禦門檻,不像服務業還
要顧慮到在地文化的口味,國外大藥廠的好藥是能毫無阻礙的跟台灣生技業者的藥來拚搏
一番。表面上台灣的生技業 “開放製藥”這一塊,推導出 “比較能賺錢”,因此有一個
合理的論述炒作題材,給製藥業為何值得投資找到好藉口。
但問題是外國製藥業者早已存在多年,那他們賺錢的比率多少? 市場是否還有未被大藥
廠開拓完的藍海? 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印象中看彭明輝的部落格有提到,製藥業資金
進入門檻高,製藥市場的集中度非常高,大概就那幾間大藥廠佔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而且開發新藥跟專利權的有無密切相關,各大藥廠早已擺好有效的專利龍門陣,防範新進
業者的突破,要怎麼殺出重圍還有很大的問號。特別是台灣製藥業才剛發展沒幾年,連市
場評估的人才、公司經營方向都沒有一撇,大量新公司的成立下,一定會有人才斷層的情
況,引進大量非專業者在策略上一定會跌跌撞撞好幾次才能上正軌。
我覺得真的要投資的話,投資自己明瞭的東西比較實在保險,投資不明瞭的題材比買樂透
還糟糕,樂透至少是參與者通通不知道,齊頭式平等。生技業就是公司派掌握話語權,他
們說怎樣就是怎樣,外人難以得知。
特別是生技業最近上市櫃多家,原始股東也在準備下車,這時候進場接可能不是好事。
更何況在傳統電子投資標的低迷的情況,早已有大量資金轉戰生技,價格溢出太多,面對
現在國際銀行家計畫攻擊中國金融市場的危局,生技股一崩就是雪崩,反而是電子股還沒
啥好跌。大環境也要列入考慮,不然這樣QE退不退場、規模如何都是美國說了算,三天一
小變五天一大變的操弄,沒準不小心就被大環境給捅了一刀。
我覺得在不明瞭的情況下,前輩以及專業者的意見都值得我等學習。像有資深股票投資人
推文提到: “網路科技火紅那幾年也是一樣的玩法,修改評價模式,改個好名字,稍微有能
講的地方重複洗”,
對應到版主講的 “創投界開始用專利權評估公司合理價值,有些創投甚至會修改評價模
式,加入新藥研發
在不同臨床時期的成功率做參數修正,試圖找到一家生技公司合理的股價,不過我個人覺
得還是很難用,因為成功率很主觀的,而且不同機制的藥case by case。” 值得警惕阿

開放生技產業發展新藥是一個利多,但就像網路從發展、泡沫到成功是一個很長的階段,
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利多出現,要在哪個階段進場值得思索一下。
附上一下新新聞周刊看來的一段: 中裕新藥總經理張念原提到: “生技新藥獎勵條例”通
過是生技股起飛的濫觴,由行政院長蔡英文、翁啟惠與王金平推動立法的條例,讓投資生
技業賠得錢,可在本業中提報虧損。
因此永豐餘何壽川、潤泰尹衍樑、東洋林榮錦才會紛紛進場。蔡衍明的外甥鄭文憲則是寶
齡富錦的大股東。
這些企業大老闆都可以綁架政府,把資本密集而非勞力密集的生技業吹捧成新世代產業,
造成青年學子過度的勞力投入,大量浪費人才。因此我對於生技起飛的新聞,都還是抱有
很深的警戒心。
這基本上就是中研院院長等產學雙棲的學者,看到電子業模式眼紅,想要綁架政府來有樣
學樣,讓他們可以在產業界跟學界跳來跳去。問題是市場模式根本不同,時代也不能類比
,同樣的大量補貼政策真的能扶植起生技業嗎? 我不表認同,連電子業都快倒了。
特別是連胖達人這賣麵包的,都能當作生技股在炒,我覺得目前態勢不是很對,有點狂熱

知道生技業者怎麼看泡沫嗎? 他們說有泡沫是好事,這樣我們才募得到資金。
連謝金河最近才說生技股過熱了,還有一位產業大老也這樣表示,那真的是很熱很熱了。
作者: shining31820 (李小羊)   0000-00-00 00:00: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