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通過服貿協議 不能再拖

作者: chiayimayor (夢已經振動奮鬥毋通放)   2013-09-26 08:07:59
1.原文連結: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092600514.html
2.內容:通過服貿協議 不能再拖 2013-09-26 中國時報 【尹啟銘】
  從2000年至2011年,南韓製造業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從3.3%升至4.1%,反觀台灣,則
是從3.0%降至2.4%。
為協助南韓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從2000年起南韓政府就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
由貿易協定(FTA),因為FTA可以讓南韓的企業享受FTA夥伴提供的進口貨品免關稅及市
場開放的優惠,因而在FTA夥伴的市場獲得競爭優勢。如以FTA覆蓋率(與FTA夥伴的貿易
額占該經濟體總貿易額的比率)作為簽署FTA規模的指標,於2012年南韓FTA覆蓋率35.3%
;台灣,若不計兩岸ECFA,2012年的FTA覆蓋率0.1%。
對台灣和南韓而言,中國大陸均是最主要出口市場,於2002年大陸占台灣出口比重
為23.3%,至2012年提升至27.2%;在上述期間,大陸占南韓的出口比重則從14.6%快速
增至24.3%。
2009年,大陸為因應全球經濟海嘯,特別推動擴大內需、辦理家電下鄉等活動,許
多大陸家電廠商大量購買台灣產品。2008年南韓LCD面板在大陸市場占有率46.2%,遠高
於台灣的35%、大陸的13%。由於家電下鄉,至2009年第1季,台灣產品市占率反達56.5
%,南韓則降至29.7%,《朝鮮日報》因此創造了「Chaiwan」一字,用以形容兩岸經濟
合作對南韓造成的威脅。
2010年6月29日兩岸簽署ECFA,再次喚醒南韓的危機感,開始積極推動與中國大陸
的FTA。到2013年6月21日兩岸進一步簽署ECFA,南韓更急了,於6月27日至30日南韓總統
朴槿惠赴大陸訪問的行程中(上圖,歐新社),隨行官員和企業代表人數高達71人,遠高
於訪美的51人,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力促簽署FTA。
試想:今天如果不是兩岸簽署《服貿協議》,而是南韓和大陸完成FTA談判,南韓
將會是何等的雀躍,因為他們在主要經濟戰場又攻下一城,其FTA蓋率將會由35.3%跳升
到55.4%;而台灣,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早就從2002年的12.9%下挫至2012年的7.3%
,如果缺了ECFA《服貿協議》和貨品貿易協議,面對南韓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如虎添翼,台
灣對外貿易將遭遇的災難是可想而知。
台灣是一個高度仰賴對外貿易帶動經濟成長的經濟體,對外貿易占國內生產毛額高
達140%。於2008─2012年,四大動力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民間消費」12.5%、
「政府消費」6.0%、「固定投資」(-)98.1%及「對外貿易」149.2%,足見對外貿易
是台灣經濟成長命脈,顯示ECFA服貿協議和未來的貨品貿易協議對台灣經濟的重要。
兩岸簽署服貿協議後,台灣有部分人士擔心大陸企業會挾資金優勢大舉入侵台灣,
其實跨國企業外國直接投資(FDI)所考慮的兩個最重要因素是市場規模和市場成長率,
其次是本身的競爭力,就市場規模面而言,大陸的人口是台灣的56倍,國內生產毛額是台
灣的16倍,在世界經濟論壇市場排名大陸居全球第2,台灣則是排名第17,顯見大陸市場
遠大於台灣。至於市場成長率方面,台灣服務業是一個已成熟市場,去年產值346億美元
,成長率不到1%;大陸服務業則是快速成長中的市場,去年產值4,706億美元,成長率達
12%,顯見大陸服務業市場的吸引力高於台灣。
另外,服務業競爭除考慮價格因素外,更重服務品質、講究創新。依據WEF全球競
爭力排名,台灣處於創新驅動的發展階段,競爭力排名第13;大陸則是處於效率驅動(以
投資為主)的發展階段,競爭力排名為第29,因此大陸在服務業整體的競爭力是落後於台
灣的。
由於有以上兩大層面的因素,此次《服貿協議》我方承諾開放的64項產業中,從
2009年6月我方開始逐步開放陸資來台的就有45項,其中迄今有陸資來台投資的僅20項,
比率只有44.4%,亦未見有相關的產業或業者指出遭遇陸資企業嚴重的衝擊,顯見對大陸
開放市場並未有部分人士所稱的那樣可怕。(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有沒有服務貿易概念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