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或成為最大的3D列印市場

作者: mygril (mygril)   2013-06-15 00:26:28
1.原文連結: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614/9901564.html
2.內容:英國增材製造聯盟主席格瑞漢姆·卓曼:三年內中國3D列印產值預計可達百億元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劉硯青I北京報導
  電影《十二生肖》中,成龍帶著裝有感測器的手套掃描並即時列印出一個一模一樣獸
首的場面你一定記憶猶新。如今,這雙「上帝之手」又有新的動作。
  日前,美國航天局向一家3D印表機公司撥款12.5萬美元,旨在研發全能食物合成器項
目。根據設想,這種3D印表機將按照「數字菜譜」混合各種粉末,製造色香味俱全的食品
,公司的第一步計劃是給吃夠了壓縮餅乾的宇航員們製作美味比薩。
  是的,3D列印技術的發展已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中國或成世界最大3D列印市場
  今年3月,世界首款3D列印汽車Urbee 2面世。這款三輪混合動力汽車依靠3D列印技術
列印出了一體式的車身,相比一輛標準設計汽車成百上千個零部件,Urbee 2 只需50個零
部件。
  日前,美國科學家採用和生物匹配的高分子材料在3D印表機中列印出人造耳朵,這種
人造耳朵不但形狀和真正的耳朵完全一樣,與電子技術結合后,這個耳朵還可以接受非常
微細的聲波,甚至比人耳還要靈敏。
  在5月29日召開的首屆世界3D列印技術產業大會上,作為全球最知名的3D列印行業研
究機構,Wohlers Associates公司主席特里·沃倫斯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了剛剛發表
的2013年Wohlers報告。
  這份彙集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70餘個國家3D列印公司相關數據的報告顯示:2012年
,全世界3D列印行業總產值增長了28%,達22億美元。3D印表機的全球銷量同比增長25%,
其中38%產自美國,中國佔8.5%。
  長期從事先進位造技術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在5月舉行的「2013增材製造技
術全球高峰論壇」上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3D列印應用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產品
(20.3%)、汽車製造業(19.5%)、醫療/口腔醫學(15.1%)、航空航天(12.1%)、工業/商用機
器(10.8%)及學術研究、軍事項目等其他方面(22.2%)
  儘管美國總統奧巴馬期待3D列印能夠推動美國製造業重新煥發活力,然而在英國增材
製造聯盟主席、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首席顧問格瑞漢姆·卓曼看來,在3至5年內,中
國有潛力成為世界最大的3D列印市場。
  亞洲製造業協會首席執行官、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更是在世界3D列印
技術產業大會上表示,預計3年左右,中國3D列印產值可能達到百億元人民幣。
  孩之寶的玩具都是列印的
  幾乎每個看過《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讀者都曾幻想進入那片神奇的魔法世界。因
為在那裡,你只需揮揮手中的魔杖,念一句咒語,你就可以變出想擁有的一切。現在,3D
印表機的問世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擁有童話世界里的魔杖。
  在世界3D列印技術產業大會展會現場,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先臨三
維)的工作人員向《中國經濟周刊》展示了一塊已經被應用於骨科手術、長約5cm,周身布
滿小孔的人造脊柱植入體。
  「這塊鈦合金骨骼被植入人體后,無需取出,非但不會有任何排斥反應,人體的組織
與細胞還會滲透過這些孔洞逐漸生長,從而使這塊3D列印骨骼成為我們身體的一個部分。
」這位工作人員說。
  另外,先臨三維的區域經理向記者透露,除了這種醫用鈦板之外,我們國家的生物3D
印表機還可以通過提取細胞組織和其他高分子生物組織,根據患者自身數據,列印出一根
外層是骨骼、內層有骨質和骨髓的人造生物骨骼。
  除了植入性組織工程,美國Drexel大學教授周功耀還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了3D技
術在中國醫療領域的另一種應用方向——製造醫療模型。
  周功耀介紹:「例如連體嬰兒手術,他們的心臟緊挨著,手術醫生不能把人體打開看
清楚后再去手術,有了3D掃描和列印技術,我們可以先把這些體內數據掃描出來,精確製
作模型,用模型來做幾次手術,醫生可以在明確了所有的關節通道以後再去做真正的手術
。」
  5月28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大批市民簇擁
在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拓科技)的展台前。大家對著這些3D列印技術製造出來的
花瓶、手機殼、檯燈、吹風機和各種奇思妙想的首飾讚不絕口。
  上拓科技營銷總監邵漠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還將搭建一個電子商務平台
,設計師在這個平台上推出自己設計的3D作品,消費者在平台上看到自己喜歡的設計後下
單,我們來負責列印和配送。我相信,通過這樣一個窗口,可以有更多的人了解並愛上這
種個性定製。」
  除了醫療和文化創意上的應用,3D列印在我國工業、航空航天、考古和通訊領域上也
有大規模的應用。
  「就連麥當勞、孩之寶想做一款玩具,也是在通過3D列印不斷設計和修改造型,最終
選定形象后,再由工廠批量生產。」一位從事3D列印產業的企業經理告訴記者,「如今廣
東幾乎所有的玩具企業都在使用3D列印技術。」
  傳統製造技術不會被顛覆
  在很多人看來,3D列印技術堪稱神奇。畢竟在3D列印技術出現之前,從來沒有一項技
術能夠如3D列印這般,在沒有技術和設備支持的時候就能將我們的想法隨心所欲地變成現
實。到底3D技術會不會顛覆傳統製造業,帶來新一輪工業革命?
  胡迪·利普森教授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表示:「3D列印技術對傳統製造業
的影響現在還很難界定。就好像讓你在上世紀去判斷一下計算機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
哪些影響是一樣。」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工業3D列印技術研發的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史玉升認為,中國
製造業產值雖然現階段居世界首位,但想要長期保持優勢地位,必須藉助3D列印等先進技
術。史玉升坦言,中國工業級3D列印技術和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
  邵漠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在世界上90%以上的工業級3D印表機都是由美國的
Stratasys和3D Systems所生產的,中國在工業級3D印表機的研發上還很落後。作為中國
第一家3D列印照相體驗館的建設者,上拓科技如今主要的營業收益還是依靠3D印表機的代
理銷售。
  在5月30日央視《對話》節目的錄製現場,主持人對現場嘉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總結了制約3D列印技術大規模發展的幾個瓶頸,分別是耗材、技術、成本、效率、標
準、應用、市場和補貼。我們想知道這其中最大的制約因素是什麼?
  「我認為最大的瓶頸是市場。」羅軍說,「這個行業過去是『小而散』,沒有合力,
外界對這個技術也缺乏了解。另外由於在市場上的應用還是較少,所以傳播起來也有困難
。」
  在羅軍看來,當前媒體對3D列印技術過於誇大。「3D列印技術的核心在於,它可以解
決高難度、複雜、個性化的設計需要,只有當傳統生產方式生產不出來的時候它的魅力才
能顯示出來。3D列印只是對傳統生產方式的一種補充,不會取代傳統製造業。」
  史玉升則認為:「列印腎臟、心臟和心臟都需要相應的材料。而現在這個材料問題還
沒有徹底解決。」
  由於技術和材料因素制約,如今列印一個10 cm高的類石膏材質人像的總成本約為
1500元人民幣,一塊人造骨骼的成本更是數萬元。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在世界3D列印技術
產業大會上也表示了同樣的觀點:「3D列印技術為傳統製造業的創新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但受技術和裝備的局限,3D列印目前適用於少批量、小尺寸、高精度、造型複雜的零部
件的加工製造,難以代替大規模、大批量的加工製造。」
  3D列印的八大優勢
  優勢1 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3D印表機製造一個形狀複雜的物品並不比列印一個
簡單的方塊消耗更多的成本。
  優勢2 無須組裝。3D列印能使部件一體化成型,節省了在勞動力和運輸方面的花費。
  優勢3 零時間交付。3D印表機可以按需列印,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長途運輸的成本。
  優勢4 設計空間無限。3D印表機甚至製作出目前可能只存在於自然界的形狀。
  優勢5 零技能製造。3D印表機能在遠程環境或極端情況下生產。
  優勢6 不佔空間、便攜製造。3D印表機可以自由移動,可以製造比自身還要大的物品

  優勢7 減少廢棄副產品。3D列印製造金屬時浪費很少。
  優勢8 精確的實體複製。通過3D掃描技術和列印技術,我們可以精確掃描、複製實體

詳全文 中國或成為最大的3D列印市場-科技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614/9901564.html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這種題材說真得,來到500元都有可能,網龍的宅經濟都可以了
國際題材,你自本夢比一下吧,不買嗎?
今日又雙雙漲停,其他都是假3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