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Xcom 2 系列初玩指揮官心得

作者: stkissstone (淺澗遠秋)   2016-03-22 00:17:43
絕對有雷
前幾個月剛發售看了一位長時間追隨的低調優質實況主打了這款
整個超打到點的就留上一份心,後來評估了一下覺得DLC要等太久了
就直接買下來,自己也實況了一輪
初見本系列,打的是指揮官難度
不得不說出擊前的Squad Loadout這首真的超棒的,聽著聽著就有點熱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5lI6j-hZw
整體的感想呢,最主要落在一個結論
"帶領全宇宙最致命的窮光蛋對抗外星人"
實況連載過程有80%的時間都是:
"補給不夠了,去一趟黑市/打補給任務/掃描補給傳聞"
↓(30分鐘後)
"阿情報不夠了,掃描情報傳聞/打傳聞任務/閒晃掃描家裡"

回到補給不夠
還有
Commander the civilans are being slaughtered i advise you to move in and secure them faster.
Commander we need more recurits to be able to fight the aliens.
Commander we need to build additonal Pylons.
Commander Your coffee is getting cold you need to drink it now .
不要把全世界的事情都推給我決定阿阿阿阿阿,總長你幹甚麼吃的阿
還有後面那兩個跑錯遊戲了吧魂淡
中間解剖完原型基本上對於化身計畫的內容不算太意外
不過想到了個有點貼切的形容
"只有人類才會到處幹其他東西"
"你看大多作品都有半獸人、半精靈、半人馬、半OOXX""但是很少有半獸精靈之類的玩意"
"所以我說人類就是太愛亂搞才會被外星人盯上"
意外的超級能夠接受的XD
戰鬥的部分就比較得心應手一點
大部分的時候都在等客製化的角色幹蠢事就可以吐槽拿來取名的朋友XD
最後的六人團(榴彈兵*2、靈能者、專家、遊俠、神槍手)
https://images.plurk.com/7egD4XpbQLj73WYTE1SMiS.jpg
個人傳記
靈能者
https://images.plurk.com/Dzs9QjykctbvFSVpLinVR.jpg
榴彈兵1
https://images.plurk.com/1VmzGTbyiiakQurdUpBa1Z.jpg
神槍手
https://images.plurk.com/2lQACeBiWm9PStFq7mWudU.jpg
專家
https://images.plurk.com/4BjMdltWrhfVlJHoeiOb4x.jpg
榴彈兵2
https://images.plurk.com/73ko1a97B0eD1DbQ9lrDl6.jpg
遊俠
https://images.plurk.com/6ZEAX4kIjXyPpdi9z11qZG.jpg
當初打之前就決定要把第一個士兵客製化成我自己的名字,後來看了一看,思考了一下就
沒有對她的外型做變動
然後稍微聊一下我的流程
建築
實驗室->游擊學院->繼電器 後面忘了,幫忙洗地的小精靈建築沒蓋
個人感覺這樣蓋滿卡的不太喜歡,如果要打二輪的話要重新思考建築流程
研究
武器相關的研究>其他=主線相關
這樣的好處是火力大多能跟上or超越當前敵人的強度,打起來容錯率就提升許多,最後全
破結算時我的武器比世界平均早接近一個月生出來,打起來真的也滿舒服的
任務
基本上就漫無目的的跑,前兩個月窮困潦倒完全沒去碰化身計畫設施,一度讓他進展到剩
下4格滿吧,然後建立聯繫&駭到免連繫情報&緩慢推主線後就拆到剩兩三格,整個就優閒
起來。
然後是戰鬥
我不確定這點在傳奇的情況是不是一樣,那就是交戰瞬間的敵人是不會發動攻擊的,意思
就是說,增援下來只會跑去找掩體定位(或者是轉監視)不會對你開槍,敵方回合時敵人發
現你的部隊(有Cut in威嚇動作)也是只會跑去掩體定位而不會對你開槍。
在這個前提下,非鐵人模式大多可以用SL抓不同團敵人發現你的邊邊角角,調整成自己準
備就緒,但是敵人還沒有發現你的位置,下一回合敵人發現or我方上前觸發就可以直接用
有備而來的態勢痛宰他們,一口氣把這一小團給全滅掉。
只要敵人沒有開槍的機會,我們就不會被命中了。
鐵人的話應該需要養一隻隱身流的遊俠來探路,基本款就是第一層的魅影,然後算好敵人
數量,打到最後一團才現身,高等一點可以拿一場一次的強制隱匿。
除此之外大多是習慣&小技巧的應用
隱匿開戰回:沒特殊多動技能的隊員抓個好位置開監視,然後扔個炸彈開局
交戰後處理:炸爛掩體->高命中當靶子打
信標:Patch後好像不吃掩體加成了,所以扔在敵人看得到的地方為主,有時後扔在太遠讓
敵人沒有瞄準線的話會跑來打士兵
這樣基本上能無傷處理大多隨機任務了,尤其是準備就緒再"過轉角"、"大前進"、"撞窗
戶"避免敵人拿到先手權這點最重要
最終戰
這場要特別講一下,因為這場超級長,有夠長,長到不行
然後最後區塊RNG影響超大且壓力超級大
所以炸彈系的資源要特別節省使用,前面道中請盡量待機等CD靠指揮官的化身&靈能者的
技能來處理
另外指揮官的心控是有可能被掙脫的,且掙脫後可以直接行動,要多小心
沒事就把指揮官抓的小弟打爛避免突然被背刺XD
角色Build
因為有SL救援,所以基本上只有用到上面那六位,外加三個等級不一的榴彈兵,畢竟榴彈
兵是不需要太多技能就能打多優秀戰鬥的兵種XD
(配點圖是全破前一天的紀錄拍的,人頭數不是最終結果)
這輪幾乎沒給晶片所以大多沒裝
靈能者
https://images.plurk.com/wLJThWbmG802uaebWG1eW.jpg
裝備隨便穿,訓練才是重點
雖說訓練都隨便跳招出來,基本上沒啥選擇的空間,不過強勢的就主宰、虛無長矛、靈魂
火、虛空裂隙+錯亂+分裂三合一、鼓舞這些,有看到可以先學
心控沒有預期的強勢,抓來的敵人命中最高只有80%,基本上有個低掩體就是打不中放煙
火集團,所以心控當做瞬殺一個目標來用會比較不失望一點
反正你最後也要把他打暴撿屍體
神槍手
(差點就是擊殺王)
https://images.plurk.com/1ZZn5dQxeOffB7hzmxNKZK.jpg
手槍流比較適合隨機任務,因為大多任務都是限時推進,在需要不斷前進且不一定有高地
的情況下手槍的靈活度比狙擊槍高上許多
且配合榴彈兵的炸彈大多可以做出一整團殘血敵人,這時候對峙就可以一口氣做收尾
另外對峙也很適合殺愛分身的煩人原點
對單體的話就要仰賴榴彈兵的撕裂or炸彈拆護甲然後三連射了,或者是子彈有對應到才能
一口氣打出爆炸傷害
遊俠
(打完最終任務後變成擊殺王XD)
https://images.plurk.com/2saMlEefiQTXAB8wVD1XGQ.jpg
相當通用的配置,刀跟槍都是可使用的手段,相對犧牲的就是隱匿能力
畢竟遊戲早期刀子的高命中是滿可靠的攻擊手段
奔襲戰術則是最終戰&速射流相當重要的技能,搭配難以平息可以直接硬切到目標側翼,包
夾高命中高會心炸爛他以後回頭衝到掩體or隊伍位置
這套也是最終關的化身殺手,如果有下一輪,我最終關一定帶上兩隻遊俠
有上撕裂or先用虛無長矛 炸彈之類的削過血以後都可以一次側翼速射幹掉
另外不可碰觸好像對速射有bug,有時後不會發動
配裝的話武器上最高級的裝填器&命中,我晶片是掛上機動,子彈帶加命中的曳光彈
榴彈兵
https://images.plurk.com/7m3ae3Eo2r5zp8UnkI0o2S.jpg
大同小異的配點
差別大概就是
第一層 粉碎機器應該會比較優秀
第二層 壓制 & 破壞各有用處(或者是說都很少用)
裝備上子彈少命中差,自動裝填or彈夾上升+命中都是不錯的選用品
專家
https://images.plurk.com/4RrGnS8GQumx5scc0HY5u2.jpg
機器剋星路線
有吃到兩次+20所以算滿準的,不過因為人物氣場的關係所以高命中也滿容易打不中
時間上有餘裕的話(化身進度條壓制住)盡量挑入侵任務來打,這種比較多+20可以吃
最終戰滿醬油的XD,有下次的話會換成遊俠
────分隔線────
以上就是這次連載Xcom 2的感想
對於目前數量極少的3A級戰略遊戲
我超級超級滿意的
作者: overwhelming (淮陰侯)   2016-03-22 00:48:00
推AAA級SLG,我覺得開發者把很多一代玩家的意見都納入,包括LW裡面的東西,當然壞處就是沒有LW可以另外玩了,看看DLC會不會有LW版
作者: katana89 (月月火水木金金)   2016-03-22 02:53:00
這次出擊前的音樂比一代更帥啊!!
作者: talesf (奕仁)   2016-03-22 09:35:00
怎沒提到對屋頂敵人轟炸可以摔死呢?且如果屋頂有殘血仙女座外星人,炸死後他的外殼會BUG
作者: fish19911028 (桃園眾Riiiiiiiiiick_Tu)   2016-03-22 10:17:00
二代支援mod不用怕XD
作者: rd2l4 (唉呦就是那個啊~~)   2016-03-22 11:00:00
工程部小精靈前期我覺得超棒的,一個抵兩個
作者: stkissstone (淺澗遠秋)   2016-03-22 15:57:00
哦對齁還有摔死 炸到變反射性習慣了
作者: gn00291010 (居恩)   2016-03-22 21:14:00
為什麼連叫你喝咖啡我腦袋裡都會出現聲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