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太妃呸? 我Play

作者: Locyta (starbucks #1FPPmmef)   2014-11-19 18:37:54
你(妳)今年喝了太妃了沒?
至少2009起 每到秋冬時總是令週遭朋友想起 儼然成了定番款
倒是平淡看待這熱潮(香氣很迷人 本身喝頂多糖漿壓一下或無糖)~
直到板上板友分享"開始缺貨"訊息時 總是不爭氣趕在消失前喝上一杯
感受到太妃那獨特魅力!!
於是今年決定好好留下回憶 決定來個Play太妃 (以下個人木嘴感覺)
將飲品標準配方中的糖漿更動 其餘變數不動(全脂、shot份數、鮮奶油、配料)
冰塊採少冰不補奶(無法一時間喝完 也怕奶味與冰塊稀釋 標準配方容量還是有其道理
牛奶補滿或多或少會沖淡咖啡與其他配方味道 但喜奶味者除外)
糖漿壓的次數依標準版甜度調整 設立對照組
喝了這幾款下來心得: 太妃氣味真是無法擋 放在大部分飲品(不論冰熱)
鼻子一靠近都聞的到XDD
個人以星顆數來表示 滿分為五顆:
1.冰焦糖瑪奇朵(原為香草糖漿) 少冰不補奶 大杯[正常糖漿3下]
由於個人喜歡冰焦瑪的分層 以及熱的狀態下甜味更被放大 就選了冰的
糖漿1下: 三顆星
仍以焦糖醬與咖啡味為主 一入口仍是焦糖醬口味佔據味蕾
不過太妃氣味杯子一靠近就散發 同時在咖啡尾韻中也感受的到
糖漿3下: 四顆星
出乎意料的順口 甜度適中(用原配方就覺得有點甜XD)
也絲毫不太搶咖啡味 兩種甜焦味交錯(先是焦糖後太妃)
2.冰抹茶那堤(原為原味糖漿) 少冰不補奶 另外1份濃縮 中杯[正常糖漿3下]
選擇冰的理由與冰焦瑪相同 抹茶粉含糖 所以再減少糖漿(還是沒法承受太甜的...)
糖漿2下: 兩顆半星
沒想到抹茶粉威力強大(本身粉含糖) 連太妃都無法壓過
聞不到、嘗不到 頂多殘留咖啡中的尾韻(要留意)
或許是全脂牛奶的脂質與抹茶粉雙重夾擊
糖漿1下: 兩顆星(無加濃縮)
只能說幾乎似無的太妃味在尾韻一現 完完全全的抹茶粉+牛奶
3.經典熱巧克力(無糖漿) 大杯
基於冬天巧克力還是要喝熱的 加上個人滿偏好此款(會加一份濃縮)
冰的話甜味張力就不會那麼明顯(建議少冰用巧克力或牛奶補滿 甚至可以不補)
糖漿正常: 三顆半星
一解害怕會等於巧克力+榛果糖漿程度的甜膩(這款真的很適合螞蟻人XD)
完全不搶味 兩者是溫順 雖味道仍以巧克力為主
但太妃尾韻卻是明顯 相較榛果倒像是互不相讓卻變出另種好喝火花
糖漿半糖: 兩顆半星
太妃尾韻變的單薄 完全被巧克力與牛奶甜味覆蓋
單純的巧克力牛奶 但還是不錯喝
4.熱茶密斯朵(原為原味糖漿) 大杯[正常糖漿4下]
此款與紅茶那堤為同基底款 但紅茶液濃份有差 較淡(但也要看夥伴怎樣泡)
用的是阿薩姆紅茶(台茶八號) 為蜜紅茶類
熱的較冰的茶味明顯 同時牛奶甜味發揮較完全 互補作用較強
糖漿半下: 三顆星
太妃氣味靠近便可聞到 不過仍以紅茶味為主 奶味減緩稀釋茶味
由於甜度低 可完全不用擔心膩 可說是紅茶+太妃
糖漿正常: 三顆星
與糖漿半下相較之下 太妃明顯味道重了多 但卻覺得有點甜膩
若改為糖漿少一下(3下) 應該會給三顆半星
5.熱紅茶那堤(原為原味糖漿) 大杯[正常糖漿4下]
茶密斯朵的相近版 但紅茶液濃度高得多
糖漿1下: 三顆半星
相較茶密斯朵的話 紅茶味是重多 太妃仍明顯
同時因紅茶濃度有差 紅茶帶來的初口醇與末口甜 搭配上牛奶與太妃
整體的平衡感有前後 不單只是茶密斯朵的紅茶味
糖漿3下: 三顆星
有了茶密斯朵前車之鑑 也考量到牛奶的甜味 就減少一下糖漿
沒想到還是覺得有一點甜膩....
太妃是明顯 但與牛奶甜味雙重變得有點負擔
之後再點應該會2.5或2下 那麼會給到四顆星都可能(至少三顆半星)
6.太妃星冰樂(原為香草星冰樂 糖漿可更動 有鮮奶油) 大杯[糖漿正常4下]
既然主攻太妃 當然要喝最純粹的XDD
也感謝今年太妃一開始就開放單點 就可以這樣點
糖漿正常: 三顆星
星冰樂由冰塊+糖漿+基底糖漿製成 所以甜度相對較高
口中滿滿都是太妃味(飄) 不過本身真的不太嗜甜 只好扣點分數
那焦香甜味 還帶點果仁 真是....有點銷魂
糖漿3下: 三顆星半
根據正常版的做點調整 將甜度與風味降低一點
對了! 對自己而言這樣剛剛好 太甜反而把果仁味都有點壓過去
這樣的甜味才是銷魂呀~
之後會再試試加一份濃縮 與太妃拿堤會有截然不同感覺
7.白摩卡蔓越莓
感謝板友分享已開始缺貨消息 還是忍不住消失來再試試(就開賣前喝過那麼一次)
覺得寒冬時喝上白摩卡是幸福 喝上太妃是溫暖
選定台北市幾間門市去碰碰運氣~
沒想到其中一間門市兩種醬(白摩卡、蔓越莓)與蔓越莓糖粒還有 能作最後兩杯
不二話馬上點!! 看到蔓越莓醬瓶在夥伴手上被榨乾 心理真是不捨又感激XDD
熱大杯正常: 三顆星
覺得蔓越莓糖粒十分重要 連帶作為底的鮮奶油也有點綴功能
蔓越莓醬倒還好~ 莓乾給予口感上一點酸度 中和白摩卡的甜
白摩卡與咖啡濃縮液合成白摩卡咖啡也不算甜膩 可以接受
(或許因含有巧克力 對於甜度標準就有些放寬 否則失去意義對吧)
若醬少個半下到1下 那麼咖啡味就會跳出來 醬反而變味了
不過感覺只適合趁熱時喝完 冷卻後的白摩卡咖啡與莓糖粒各是它味
沉澱底部的莓糖粒就只是顏色點綴
白摩卡咖啡也不是喜歡的 略略顯出咖啡的焦苦
熱大杯半糖(白摩卡醬減半): 兩顆星
蔓越莓糖粒仍然覺得滿重要的
不過白摩卡味降低後 明顯的是咖啡味 喝來覺得有那麼一點不搭嘎
把咖啡一些潛在焦味似乎勾了出來 不會喝不下去 只是順口感覺
冰大杯 少冰不補奶 (白摩卡醬少1下): 三顆半星
或許是冰的關係 反而讓摩卡的甜收斂了些
這樣的甜是本身所喜歡的 是低調的 柔順的
白摩卡與咖啡濃縮液、莓糖粒取得平衡
喝來滿滑順的
這致命的飲品 已石化了某些人
你(妳)也來找出喜歡的口感吧~
備註:
1.其實還想試太妃卡布(與拿堤差在牛奶與奶泡量 奶泡與甜味吸附應有點關係)
現在打好奶泡的夥伴真不多了..或許是環境 或許是心境 希望大家都可喝到又細又綿的
有時說了也不見得聽得懂 也不該浪費牛奶 [有推薦的雙北門市歡迎私信]
2.牛奶有全脂、低脂、零脂(視門市進貨狀況)可更換,也可以換成豆漿
飲品中若無糖漿 須另加購15元(加購後無壓的次數限制)
飲品中有的成份可視自己增減 無須另付費(除濃縮咖啡液外 若加購每份shot為15元)
3.截至po文前 聽聞台北市仍有門市具白摩卡蔓越莓的雙醬與糖粒
相信多走走會碰上的
4.行銷活動時點餐前可先想想喝的飲品,尤其少冰去冰、用不用牛奶補滿、鮮奶油加不加
 
 縮短自己排隊時間也便利他人 也間接幫忙夥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