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蘇打綠阿龔與NSO音樂學苑的-誰殺了作曲家

作者: stccz845 (ching)   2014-06-21 01:24:24
「誰殺了作曲家」,基本上是一部人與交響樂樂團各聲部樂器組合對話的作品,可當成
認識交響樂樂團的入門經典作品.故事是透過一位作曲家的死亡帶出了作曲家與交響樂樂
團的關係,然後,去分析交響樂樂團中那些成員(聲部,音色,樂器)最有可能與作曲家結怨而
引起殺機.說書人即是探長,他不演奏,但他需透過辦案及說書的過程介入樂團的演奏,並帶
出各聲部,樂器在樂團所擔負的角色及功能性,所以,他得會看總譜,跟指揮很像.
例如角色最為吃重的絃樂部,分第一聲部及第二聲部小提琴們,可能會因為太累而對作
曲家有所怨言而起殺機,這是探長的推斷,那這兩聲部就必需透過演奏圓舞曲及華爾滋提出
他們當時是在舞會上演奏的不在場證明.而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在樂團中可能技巧的功能性
發揮不高,但卻有穩定旋律節拍的重要性,所以,他們不可能去謀殺作曲家.而容易被忽略的
中提琴,則有聲部與調性融合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有犯意,而音域高的長笛是交響樂樂團中那
隻快樂歌唱的小鳥.小號則不甘寂寞的出現在世足賽的開幕典禮上,而患了思鄉病及相思病
的法國號,溫柔的單簧管,打擊樂器組,豎琴.... 都各有各的理由及不在場證明來說明自己
不是兇手.而到最後,才確認殺了作曲家的兇手是交響樂樂團中的指揮家.
但在說書人及探長確認兇手是指揮家的時候,眾家樂器卻又齊說,(演奏方式回應),真正
謀殺作曲家的是他們全部,因為古典樂界所謂的作曲家都死了,貝多芬死了,莫札特死了,海
頓死了......而他們那些留下來的偉大作品是透過一代代的演奏家,交響樂團,指揮的觀念
提升,新解,演奏技法的突破得以留存及發揚光大,所以,每個音樂家都該有忘記作曲家音符
一成不變的勇氣,在保有範本下走出不同的風格.這是這套節目的精神內容.
上半場是交響樂樂團的純演奏會,阿龔是下半場的壓軸節目.演出約27分鐘的長度,他擔
任的角色既是說書人也是探長. 節目由說書人的一句話揭開序幕
作者: sgying (阿穎)   2014-06-21 07:45:00
看起來好精彩!
作者: Natia (調查糖果盒)   2014-06-21 08:29:00
推推推
作者: Dreamkids (芛芛)   2014-06-21 09:32:00
看起來很過癮!!
作者: loo0921 (~☆ 斯 斯 ★~)   2014-06-21 09:40:00
看了你的分享好後悔沒有去喔!!
作者: csyout (我想去撞牆)   2014-06-21 11:20:00
其實一開頭就很想笑(對不起阿龔你太喜感了XD
作者: sgying (阿穎)   2014-06-21 14:46:00
後悔沒去+1
作者: poyomill (沙魚小面)   2014-06-21 20:45:00
作者: papa7363 (所有的所有都是半調子)   2014-06-21 23:08:00
守上有一本半真實小說 由威尼斯作曲家韋瓦第的死亡衍生出"手" 來的一個故事(我剛開始看還不知道詳細內容)故事的主場景是韋瓦第擔任小提琴教師的皮耶塔慈善醫院然後四季好像是在這個地方出生的。上班沒時間去不知道演奏會說書內容只是覺得太巧了 這本小說是6/18到我手上很有趣的巧合 哈哈~我在想韋瓦第計畫在出完夏後 阿龔.阿福去公益大使到不同的地方服務跟去年慈善場也是一種很有趣的冥冥安排
作者: tank54318 (Dont ever look back)   2014-06-25 09:30:00
竟然還有rap!!!!!!!!!太難了吧!!!阿龔好強!!!!!!!!!!
作者: sunming (日日日)   2014-06-27 00:56: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