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誰還有那美國時間看球賽?

作者: ptttristan (鍵盤在手廢文我有)   2017-06-22 13:24:36
聯合新聞網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69/2539371
誰還有那美國時間看球賽?
國際足球理事會(IFAB),也就是國際足球規則修改與討論的組織,於日前發布新聞,在
最近一次的會議中,將討論多項攸關這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的規則,其中最引人矚目的
是將比賽時間由連續的90分鐘(外加傷停補時),改為停錶的60分鐘的提議(類似籃球的
計時方式)列入討論。
此聞一出,許多足球迷為之震驚,足球90分鐘不停錶的傳統自1866年就開始是如此自然的
存在,90分鐘之於足球,就像英國之於炸魚薯條一樣的天經地義,這動搖「足」本的改變
將成何體統?
這麼一個天翻地覆的提案,當然是有所本的。根據統計,一場90分鐘的足球賽事,在死球
狀態中(包括擲界外球、犯規後的自由球、球門球、角球、換人、進球後的開球等等),
大概佔了一場比賽中的34分鐘左右,實際場上處於動態的狀態就是56分鐘,這也正與FIFA
規則委員會所草擬的60分鐘停錶時間接近。另一方面,錶定60分鐘的美式足球賽,實際上
發生事情的時間只有11-12分鐘,但是打下來卻常常要三個多小時;連比賽時間相對較短
的籃球,NBA也曾在2014年的熱身賽中實驗了一場44分鐘的比賽。
有時限的運動況且如此,那麼一些本質上無時間限制的運動項目,更面臨當代各項運動競
爭,甚至其他種娛樂形式的威脅與挑戰。正常而言,一場九局三個多小時的比賽,場上發
生動作時間大約只有18分鐘,大聯盟官方的MLB.TV每場比賽提供賽後精華的「濃縮比賽」
(condensed game),也就大概是這長度。
另外,網球迷津津樂道,每逢四大滿貫賽,就期待著費德勒、納達爾、喬科維奇和莫瑞在
決賽中廝殺個五盤,打好打滿,耗個五、六個小時最好。但網球也開始著手改變賽制的發
想,2015年澳洲網協就曾邀請費德勒與休威特進行一場快4(FAST4)賽制的表演賽,大原
則是一盤4局制,若打成3局平手,就進入Tiebreak(搶5),同時也微調其他規則,以加
速比賽節奏。
但不管棒球或是網球,比起板球可就小巫見大巫了,球類運動中,可以打得最久的就屬板
球對抗賽(Test),這項從1877年就開始的傳統賽事,即便演變至今,都還是要打個四局
五日賽;1970年代好不容易開始有了一日國際賽,21世紀後有了更精簡,一個晚上定勝負
的20-20賽制。
看在老板球迷眼中,一日賽、20-20都是些不懂板球精義的生意人,為了商業利益妥協下
不夠純粹的產物。但說真的,當代生活中,誰還有那英國時間耗五天才能知道一場比賽結
果,甚至比賽中還來個40分鐘的午餐和20分鐘的下午茶呢?
法國社會學家Jean-Marie Brohm妙喻運動為一個「時間測量的牢籠」(a prison of
measured time)。我們都在有限的時間裡掙扎,即便是本質不具時間性的現代運動亦然
。以棒球來說好了,包括筆者在內的轉播同仁,雖然都有內心支持的球隊,但一到自己轉
播的賽事時,多少就成了「主隊」的球迷(就不用打九局下半了),同仁間也流傳著一份
由王雲慶球評整理的衰神排行榜,詳載著主播與球評躬逢其盛的每一場可歌可泣的馬拉松
戰役。即便大聯盟官方也想盡辦法要加快比賽節奏,但多欠缺革命性的變革,只有今年把
不用投球的故意四壞球搬出來聊勝於無一番,但實際比賽時間卻依舊漫長(事實上,紅襪
與光芒才在今年母親節打了一場11:2卻耗時4小時32分鐘的比賽,彷彿媽媽們真的可以青
春永駐似的)。
台灣人愛棒球,這是無庸置疑的,但這樣的愛是不是永恆(timeless)的?我可就不敢如
此打包票,即便是在美國,棒球都是項傳統守舊的運動,三人出局攻守交替、三振等等規
則都與1845年最初版的「尼克巴克規則」(Knickerbocker)無異,九局的長度也是自
1856年起就不曾變動,倒是保送一路從九壞降到了四壞,但自此之後,棒球就像個時空膠
囊一般,在歷史洪流中以不變應萬變,幾乎一世紀沒有任何重大的規則變動。
本人在上個星期恰巧連續轉播了兩場雖然內容精采、但九局卻超過四小時的大聯盟比賽,
不禁讓我再一次思考,怎麼樣能夠讓這項我們深愛的運動變得與時俱進,這些看似神聖不
可侵犯的棒球聖物,如果我們大膽地腦力激盪來做些變革會怎樣?如果像慢壘從一好一壞
開始打起(其實也就是兩振出局三壞保送的意思)、或是只打七局呢?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這些當然是離經叛道,打者在兩好球之後纏鬥的奧妙、或是投手連續
牽制跑者的心理戰,都是棒球迷人之處,但如果連足球的90分鐘、不停錶都是可以討論的
,那麼運動場上大概就沒有什麼規則可以是不可褻玩的上古神獸了。法國社會學家Jean-Marie Brohm妙喻運動為一個「時間測量的牢籠」(a prison of
measured time)。我們都在有限的時間裡掙扎,即便是本質不具時間性的現代運動亦然
。以棒球來說好了,包括筆者在內的轉播同仁,雖然都有內心支持的球隊,但一到自己轉
播的賽事時,多少就成了「主隊」的球迷(就不用打九局下半了),同仁間也流傳著一份
由王雲慶球評整理的衰神排行榜,詳載著主播與球評躬逢其盛的每一場可歌可泣的馬拉松
戰役。即便大聯盟官方也想盡辦法要加快比賽節奏,但多欠缺革命性的變革,只有今年把
不用投球的故意四壞球搬出來聊勝於無一番,但實際比賽時間卻依舊漫長(事實上,紅襪
與光芒才在今年母親節打了一場11:2卻耗時4小時32分鐘的比賽,彷彿媽媽們真的可以青
春永駐似的)。
台灣人愛棒球,這是無庸置疑的,但這樣的愛是不是永恆(timeless)的?我可就不敢如
此打包票,即便是在美國,棒球都是項傳統守舊的運動,三人出局攻守交替、三振等等規
則都與1845年最初版的「尼克巴克規則」(Knickerbocker)無異,九局的長度也是自
1856年起就不曾變動,倒是保送一路從九壞降到了四壞,但自此之後,棒球就像個時空膠
囊一般,在歷史洪流中以不變應萬變,幾乎一世紀沒有任何重大的規則變動。
本人在上個星期恰巧連續轉播了兩場雖然內容精采、但九局卻超過四小時的大聯盟比賽,
不禁讓我再一次思考,怎麼樣能夠讓這項我們深愛的運動變得與時俱進,這些看似神聖不
可侵犯的棒球聖物,如果我們大膽地腦力激盪來做些變革會怎樣?如果像慢壘從一好一壞
開始打起(其實也就是兩振出局三壞保送的意思)、或是只打七局呢?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這些當然是離經叛道,打者在兩好球之後纏鬥的奧妙、或是投手連續
牽制跑者的心理戰,都是棒球迷人之處,但如果連足球的90分鐘、不停錶都是可以討論的
,那麼運動場上大概就沒有什麼規則可以是不可褻玩的上古神獸了。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7-06-22 14:31:00
看不太懂想表達什麼……
作者: xiue (蘇)   2017-06-22 15:00:00
簡言之反對時間改制,不停錶90分改停錶60分會讓比賽時間太拖.
作者: wdcr (無敵超人)   2017-06-22 15:25:00
就標題下的不好啊只看標題 還以為是支持時間縮短的文章
作者: starchiang (有你們真好)   2017-06-22 15:26:00
用籃球48分鐘舉例,實際上也常常超過兩個半小時
作者: wdcr (無敵超人)   2017-06-22 15:26:00
要吐槽標題的話 拿電影出來講就好了
作者: starchiang (有你們真好)   2017-06-22 15:27:00
但籃球有暫停制度,足球沒有,足球是有可能控制在
作者: wdcr (無敵超人)   2017-06-22 15:27:00
20年前一部院線片平均90~100分鐘 現在幾乎都嘛2hr起跳
作者: wdcr (無敵超人)   2017-06-22 15:31:00
足球上下半場都+5也才兩小時啊...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7-06-22 17:30:00
所以60分鐘不停錶揪竟有沒有用呢XD
作者: miro119 (miro119)   2017-06-22 22:03:00
喜歡看足球的原因之一就是時間長度基本上是固定的且內容不會讓人覺得斷斷續續,如果真的採停錶制……感覺會變難看……
作者: shiyeh (shiyeh)   2017-06-23 00:11:00
話說如果停錶再加上VAR,感覺節奏很托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