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仙台七夕隊看台灣職業運動的出路

作者: charogne (熱帶夜)   2016-12-08 14:16:10
近年來台灣各項運動協會爭議不斷,暴露出運動產業在台灣面臨著非常
大的問題,唯一的職業運動-棒球,也同樣面臨著發展停滯不前的瓶頸
。無法讓運動發展與地方建設深度結合,形成一種城市運動文化,或許
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近來參訪了日本東北宮城縣與仙台市,深度地了
解當地仙台七夕足球隊的建隊理念及發展現況,也許可作為台灣的借鏡

仙台七夕隊是日本東北地區第一支職業足球隊,位於宮城縣的仙台市。
仙台市的人口大約有104萬,宮城縣則大約有140萬人。仙台市為宮城縣
的最大都市,整個人口基數與地區位置、城鄉形態,都跟台灣的台中地
區相當接近。
在1993年,原本沒有較具規模足球隊的日本東北地區民眾,在日本J聯盟
成立之後,積極想要擁有一支屬於代表自己家鄉的隊伍,因此開始籌組
「東北設置J聯盟隊市民會」。之後陸續召開幾次會議,並以布朗梅仙台
隊的名義開始活動,後來在1999年改名為仙台七夕迄今。這是一個由市
民共同意志,由下而上開始籌設的組織,因此在創立之初,就有一個「
東北人民共同體」的理念存在。
仙台FC的成立方式,是在1994年成立了控股公司,名為「仙台七夕股份有
限公司(株式会社ベガルタ仙台)」。其中,宮城縣政府與仙台市政府都
是球隊的大股東,佔了將近一半的股份;另一半則是由各項企業進駐,具
體的股份分配如下:
宮城縣(24.9%)、仙台市(23.5%)、日本House holdings (股;8.8
%)、東北電力(股;2.6%)、Kamei(股;2.6%)、仙台CATV(股;1.7
%)、藤崎(股;1.7%)、七十七銀行(股;1.7%)、河北新報社(股
;1.3%)、Yurtec (股;1.3%)、東北造園(股;1.3%),資本額是
453,841,122日圓。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筆非常大的預算,但政府的入股可以產生推廣城市運
動文化的效果,也可以監督球隊的發展跟運作;企業的參與可以活化多角
化的商業經營,也能確保減少球隊的虧損,甚至回饋地方。政府與企業的
共同合作,催化出一個屬於仙台地區的象徵,凝聚了地方政府、人民與企
業的共同力量。
正式職業運動在地化經營的成功模式,或許有人認為投注在職業球隊所耗
費的金額太大,但是在宮城縣與仙台市政府投資七夕隊之後,迄今20年,
其影響力持續發揮,而且未來依然是整個城市發展的動力。但以台灣每年
消耗預算的體育經營模式,每年投入的大筆經費有去無回,整體環境不見
起色,累積下來更早已遠遠超出直接投注職業球隊的總額。可見台灣並非
沒有經費,只是用的方式錯誤,經費成了浪費。
仙台七夕隊不僅僅是一支職業足球隊,事實上全盤地影響著整個東北地方
的足球發展,旗下包括了在宮城縣與仙台市的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
國中女生組的各支球隊,以深耕地方、培養東北地方足球力量為主要經營
理念之一。這樣的體系讓仙台七夕隊在追求球隊戰績之外,更肩負著為整
個東北、甚至國家培養優秀足球人才的使命,從國小到成人,實施一貫性
的長期計劃培育俱樂部選手,甚至為整個國家做出貢獻。例如知名的日本
球星香川真司,雖然是神戶地方出身,但是國中、高中階段都是在仙台就
學,並在高二就被選為「U18東北地區代表」,之後脫穎而出,成為世界
級巨星,可以說是仙台地區培養青年球員的最佳範例。
仙台七夕隊的隊名並不像台灣都是使用贊助商的名字,而且選用了相當具
有當地文化氣息的名稱,「仙台七夕祭典」被喻為東北三大祭典,是遊客
到東北時有機會一定要參與的傳統文化。根耕地方與在地文化結合,利用
職業運動打開城市與世界溝通的道路,這就是一個良好的職業球隊所能夠
達成的效果;而對於地方青年球隊的培養及社區互動,則是建立城市居民
認同感的最佳方式。
用運動感動居民,用運動走向世界,這樣的效果不僅深厚,而且長遠,如
果從這樣的價值來看,比起自己每年用大筆預算搞一些消耗性的活動,政
府所出資的官股是非常划算的,而且才能夠真正建立自己獨有的城市風格
。同一個城市另一支職業球隊樂天金鷹,也同樣成為整個東北地區的象徵

或許我們可以從運動的主管機關看出端倪。在台灣,運動的主管機關是教
育單位,只把運動當成是學校裡的一門課程;而在仙台市與宮城縣,則是
歸觀光部門主管,在311大地震之後,甚至納入了災後復興對策部門的重
要工作。這樣的行政歸屬,顯示他們將職業運視為一個重要的觀光產業,
把職業運動當作城市的門面,把職業運動經營成整個城市向前的精神動力
。在球場上,到處可看到「仙台復興」的標語,在宮城縣與仙台市的復興
工作對策部門,也把仙台七夕隊的發展列為他們主要的工作項目。在比賽
日,許多公務員與慈善團體,也會主動到球場宣傳各種重建工作,只要這
個城市的足球運動持續發展,就代表東北地區能夠重新站起來。
在台灣,政府機構視野不夠寬廣,看不到投注運動產業可以為整個城市帶
來多麼重大的正面影響,企業也只是執著於眼前的短暫利益,而非長久在
地的深耕經營,導致台灣的運動產業至今仍然是一種淺碟文化。深入一趟
仙台,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在五年內迅速從震災後重建的東北地區,更看到
那股在背後支撐著東北地區人民的精神力量,就是從職業運動所建立起的
團結意念,與厚植基礎的務實態度。這不正是我們所應學習的嗎?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5693
作者: nelsonstar (齊格飛-萊茵哈特)   2016-12-08 17:11:00
地區發展可以凝聚人民的心
作者: apa9394 (委員長老虎)   2016-12-08 17:48:00
如何讓政府出錢入股 如果被說營利怎辦 台灣人很在乎錢錢足協五千萬 天天有人問花去哪裡 我要知道政府的錢也花去哪裡 我要監督政府到爆 我覺醒賺錢->營利 賠錢->錢花去哪裡我覺醒我驕傲
作者: sue5566 (56不能亡)   2016-12-08 18:28:00
作者: Msapiens (Msapiens)   2016-12-08 18:30:00
看敘述就是要營利啊,政府是以入股方式出資,類似公股企業。至於賠錢時怎麼辦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以有在踢球的國民角度來看,穩賠的,但財團法人的方式應該比較不容易拿去洗腳吃大餐之類的……
作者: yukiss (被縫108針的小球~~~)   2016-12-09 00:39:00
高爾夫球和撞球是台灣另一個職業運動......台中市人口有276萬丶和仙台市人口差距不小宮城縣人口是232萬丶不是140萬
作者: hcrcool (HCR)   2016-12-09 10:02:00
不用人口論 鬼島只有黑金沒有體育 結案
作者: apa9394 (委員長老虎)   2016-12-09 18:30:00
對啊 馬刺最乾淨
作者: cjtv (小當家)   2016-12-09 20:02:00
推 入股自負盈虧很好阿,還是紥紮實實的在地企業
作者: aeolusbox (aeolusbox)   2016-12-13 11:44:00
政府入股就不可能自負盈虧了,你看多少半國營虧錢自己吞,賺錢還要回饋,臺灣刁民
作者: apa9394 (委員長老虎)   2016-12-14 17:31:00
政府入股都不會是好事情 仙台根本沒賺錢 跟其他J1球隊相比較根本就輸慘慘好的俱樂部跟公司 一樣 需要健全財務不能把以前用國家的資源培育體育這個模式再拿來套用那是共產國家的模式 體育是國家的事情台灣是民主國家 應該考慮商業化的問題棒籃球就是台灣體育正在商業化但是作的很差的部分棒球有起色 籃球一樣糟糕美國最成功就是商業帶進體育娛樂事業美國的棒籃球 美式足球 冰球 摔角 等等 都很賺錢標標準準成功的體育商業化 台灣該學的不學 怎麼還走回頭以前台灣就是用軍方資源養足球阿 現在軍方不支持你不就G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