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旅日女足球員莊佳葦訪談

作者: charogne (熱帶夜)   2015-10-31 02:46:29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21971
文稿整理:久保
訪談錄音:小新
10月底的2015全國運動會,在高雄市鳳山區的鳳山體育場,臺北市
隊報名參加的女足球員陣容,出現一位在拓飛文化製作的中越主場
賽手冊的女足球員。這位女足球員與林凱玲、余淑芳一起通過藤枝
MYFC的測試,遠赴日本國靜岡縣藤枝市踢球。這就是本篇要訪談的
女主角...
莊佳葦為了臺北市女足隊,特地從日本國靜岡縣返臺,參加2015全
國運動會的多場賽事。儘管她效力的藤枝MYFC的女足隊,目前尚未
晉級日本女足聯賽(L1、L2),已有企業長期贊助女足隊,並給予
球員高低不等的月薪。趁著當時臺北市隊的賽間空檔,訪談短暫返
臺的她。或許透過她在日本的所見所聞,能了解臺灣與日本足球有
多麼不同。
問題一:妳以前在臺灣的足球歷程?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踢球,國小就有青少年盃,國中有全中運能參加
比賽。可是我在母校、母隊的最後一屆,都沒有學妹接續的狀態。
所以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到我這一屆為止。即使高中也只有踢完高
一而已,後面幾乎沒有在訓練。直到後來以推薦甄選的管道,考進
銘傳大學才有踢球的環境。
以前的國家隊隊員都是由教練推薦,而我一定會答應成為隊員。在
高中時曾成為U17國家隊隊員,隨隊前往韓國比賽,當時總教練是朱
文彬。可是我從大四就幾乎沒有參加比賽,也沒有特別想繼續踢競
技型賽事。畢業之後本來沒有想踢球,後來覺得上班實在太苦悶,
想找點可以做的事情!後來之所以參加藤枝MYFC在臺北田徑場甄選
球員的活動,完全是想說教練從日本來,甄選方式應該很有趣,毫
無預期會被藤枝MYFC的教練看中。
問題二:參加藤枝MYFC的測試過程
一開始教練先觀察每個球員的傳球動作,接著是一人搶、三人傳球。
然後有兩個小球門與一個大球門,但大球門有一守門員,進行遊戲型
態的測試。最後進行每個球員的射門評估。當下選出教練想要的對象
,進行下一階段的面試。由於藤枝MYFC來臺遴選球員的活動,乃是中
華職業足球聯盟協會的吳山駿夫接洽,所以面試過程的問答過程,教
練以日文提問、我用中文回答,吳山駿夫擔任兩者之間的口譯。
問題三:前往日本這一年的見聞
前往藤枝MYFC報到的後來,其實我沒有日文底子而溝通困難,剛開始
有翻譯人員傳達意思,到了後來不再有翻譯人員,凡事都得靠自己試
著溝通。再者,我們去靜岡縣的地方蠻像花蓮縣,放眼望去都是田野
的鄉下風景。反倒是回來臺灣這段時間,在臺北跟高雄有點不習慣。
想要擁有職業球員這份工作,在日本絕非簡易且一蹴可幾。目前藤枝
MYFC男足在J3聯賽,女足尚在靜岡縣大賽努力爭冠,預估兩年有機會
拚進挑戰聯賽的東區聯賽。
問題四:日本與臺灣訓練方式的差異?
以我在臺灣有印象的訓練方式,兩國訓練方式差異實在太大。藤枝MYFC
的訓練方式很緊湊,每項銜接時間只有喝個水,根本沒有想到有休息
時間。如果球員在訓練過程感到疲累,教練會從旁給予提示跟鼓勵,
隊友也會持續喊聲提振精神。相對於臺灣教練的訓練方式,多半是一
個口令、一個動作的無趣;日本教練的訓練方式則是一個加一個,逐
步累加讓變化性相當地大,所以球員在訓練過程得持續思考。訓練頻
率與時間,維持著一週六天的夜間練習,每次一小時半至二小時。基
本上,訓練過程相當激烈,每次我踢完球都是全身汗流浹背,練習結
束後往往感到相當疲累。可是這樣疲累之後的收穫很大,所以我決定
續留藤枝MYFC一年,想繼續在足球興盛的環境,增廣足球方面的各種
見聞。
練習時間以外的時間,白天多半做自己的事情。主要是看事務所有沒
有活動,或需要我們出席的場合。例如一開始到藤枝MYFC時,被安排
許多會見靜岡縣內的市長,還有出席一些活動之類。為了讓我與球團
或隊員之間,語言溝通的阻礙減少,近期白天又增加了修讀日語的課
程。
問題五:日本與臺灣的足球環境差異?日本技術能否轉移臺灣?
儘管我住的靜岡縣算是鄉下,可是只要出門走在路上,看見小朋友有
百分之八十都是拿著足球。雖然當地不是任何場地都有高品質的草皮
,甚至日本學校的操場是沙地、黃土或黑土,然而只要有一個公園或
學校也都有人踢足球。大家會覺得踢足球是很自然而然的運動,這已
經是他們日常生活的習慣,所以日本跟臺灣差很多。近期臺灣也已經
逐漸在改變,現在在踢球的小孩真的很多,只是如何銜接到國中仍是
難題。因為臺灣小孩在上國中之後,家長多半希望小孩好好讀書,以
後拚個好成績才能讀好的大學,或是出國拿好的文憑,這樣的人生才
是圓滿的。怎樣讓運動融入在這裡面,我覺得基層跟高層都需要思考
。光靠基層師資與教練努力根本不夠,尤其大家努力讓球員踢到了國
小畢業,結果升上國中都走光。所以臺灣環境想要如何改善,升學至
上的現實之下都是緣木求魚。
再來說足球技術的部份,我想教練與選手都需要持續進修,即使沒有
進修也要多瀏覽網路足球相關影像。光靠教練原有教法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世界一直在日新月異,各國都在改變而必須持續更新足球資訊
。例如今年日本女足在世界盃女子足球賽,為何無法與美國女足隊抗
衡?就是因為美國隊有改變,日本女足沒辦法用原有方式與之抗衡。
就我所知,臺灣有些教練認為自己的教法充足,較少想到持續進修的
課題。當然我們跟日本國的距離相對較近,可以請日本籍教練來臺交
流、分享、講課,我想都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臺灣的教練與選手,以
目前這種懶散的態度,看著全國運動會的每個球隊,反正球出界再丟
進來就好,有無縝密思考丟法與球權控制難易度的問題?諸如此類的
態度,是我們跟日本有著遙遠差距的原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