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5在大銀幕留下印記的六名編劇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12-22 17:32:27
http://m.cn.nytimes.com/culture/20151221/t21screenwriters/zh-hant/
紐約時報 JODY ROSEN 翻譯:許欣
編劇通常會被影評人及追捧導演和一線演員的廣大影迷所忽視。但好的電影作品在很大程
度上歸功於好劇本。接下來介紹今年在大銀幕留下印記的六名編劇。
艾倫·索爾金(Aaron Sorkin) -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小有名氣的編劇很少,家喻戶曉的編劇就更少了。而艾倫·索爾金是一個更為罕見的例子
:這位編劇的聲譽和影響已經改變了語言本身,催生了一個形容詞(索爾金式的,
Sorkinesque)和一個動詞(索爾金化,Sorkinize)。當然,索爾金也自成一派,衍生了
一個電影電視劇類型。好萊塢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艾倫·索爾金項目」意味着什麼:將老
派的精湛技藝和入時的場景結合,並加入現代精英——新聞記者、政客及技術人員——之
間激烈對話的電視劇或電影。從《白宮風雲》(The West Wing)到《魔球》
(Moneyball)再到《社群網戰》(Social Network),索爾金鎖定了那些果敢、怪異的專家
,通過那些最愛盯着電腦的人物呈現扣人心弦的劇情。
他今年帶來的《史蒂夫·賈伯斯》以極具索爾金風格的視角講述了這位終極極客神袛的故
事。該電影根據沃爾特· 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寫的傳記改編,導演是丹尼·
博伊爾(Danny Boyle)。「某些類型的天才的故事很難改編成劇本,」索爾金承認道。「
讓我非常失望的是,編程過程實際上並不能通過屏幕展現。看起來就像是在打字。」他表
示,關鍵在於「讓那些技術宅的場景看起來、感覺上並且聽起來像是銀行搶劫案及越獄。
」索爾金將此歸功於其同僚。「當我寫出能有優秀導演、演員、設計師及技術人員鼎力相
助的作品時,會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感到無比興奮」他說。「我愛團體運動勝過個人運動
,我愛樂隊超過獨唱或獨奏。這就是我寫劇本,不寫中短篇小說的原因。」
埃米·舒默(AMY SCHUMER) - 《姐姐愛最大》(Trainwreck)
艾米·舒默實際上並不是一名作家。至少她是這麼說的。「我開始寫作的時間並不長。我
的電視節目被選中後,我不得不找來[劇本編輯軟件]Final Draft進行寫作。這對我來說
是比較新鮮的嘗試。是的,我會做得越來越好。」但作為新手,她已經做得非常棒。《艾
米·舒默的內心世界》(Inside Amy Schumer)是一檔頗具顛覆性、非常滑稽且編排上佳的
節目:其短小精悍的喜劇小品彰顯諷刺意味,就像是一把利刃對當代政治和流行文化進行
切割。
當然《姐姐愛最大》是舒默的首部造星長片,劇本由她本人執筆。作為純粹的喜劇,《
姐姐愛最大》憑藉不斷拋出的笑料、主演(舒默和比爾·哈德爾[Bill Hader])令人捧腹
的表演,以及由科林·奎恩(Colin Quinn)等優秀演員和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
等新秀組成的助演陣容征服了觀眾。這部純粹的浪漫喜劇講述了舒默扮演的風流派對女孩
與哈德爾扮演的好人醫生之間引人入勝、糾纏不清的愛情故事。但《姐姐愛最大》既遵循
從美麗邂逅到分手再到和好的套路,又將此類電影升華,為枯燥、老式的浪漫喜劇套路
增添了蘊含戲謔色彩的女權主義意味。這當然要歸功於作者:電影中很多精彩瞬間都源自
這位編劇新手的初稿。
保羅·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 - 《年輕氣盛》(Youth)
「當我開始寫電影劇本的時候,我最先考慮的是,我希望電影有趣,」導演兼編劇保羅·
索倫蒂諾說。「我想讓人們開懷大笑。在這個過程中,我經常也會創作出一些悲傷的東西
。」在索羅蒂諾的所有作品裡都可以看到玩笑戲謔與真情實感那略顯荒誕的巧妙融合,從
黑幫驚悚片《愛情的結果》(The Consequences of Love,2004)到《絕美之城》(The
Great Beauty)都是如此,後者是他在2013年獻給輝煌絢爛、喧囂癲狂的不朽之城——羅
馬的情人節禮物。這位來自那不勒斯的編劇兼導演的新作《年輕氣盛》或許是他到目前為
止最為尖銳、最受喜愛的作品。影片講述了邁克爾·凱恩(Michael Caine)飾演的作曲家
兼指揮和哈維·凱特爾(Harvey Keitel)飾演的電影導演這兩位老友在瑞士溫泉療養地度
假的故事。很多電影都在探索人至暮年這個主題,但索倫蒂諾避開了老套的遭受歲月侵蝕
的故事,而是呈現了對晚年及青春的感人且悲喜交加的深思。他說。「與對過去的思考相
比,我對老年人如何看待未來更感興趣。」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神鬼獵人》(The Revenant)
「我正處於地獄的第四、五層,」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說。他有幾分開玩
笑的意思。那是10月中旬的一個清晨,這名曾贏得奧斯卡獎的墨西哥編劇兼導演已經開始
工作了,他正趕着在最後期限前做完《神鬼獵人》的後期製作收尾工作,剩下的時間不多
了。他根據邁克爾·龐克(Michael Punke)的小說改編了這部備受期待的復仇驚悚片。故
事發生在19世紀20年代達科他州邊境的荒野中,講述了傳奇毛皮獵人休·格拉斯(Hugh
Glass)在1823年被熊抓傷,被探險隊拋棄等死的經歷。這部影片由萊昂納多· 迪卡普里
奧(Leonardo DiCaprio)和湯姆·哈迪(Tom Hardy)聯袂出演(劇本由伊納里多和馬克·L
·史密斯[Mark L. Smith]合編)。格拉斯遭到熊的攻擊後活了下來,自己包紮傷口,並
歷經六周時間爬行200英里到達一個安全地帶——位於密蘇里河岸邊的基奧瓦邊界貿易站
。「休·格拉斯被熊攻擊,然後遭到遺棄,除了這些基本情況,人們對他一無所知,」伊
納里多說。「他留下來的唯一一件物品是他寫給一名在捕獵過程中死亡的捕獸者的父母的
小紙條。因此,這裡有很多想像和闡釋的空間。」
在過去15年中,伊納里多成為電影界最令人震撼的想像者和闡述者之一。從充滿激情的處
女作《愛情是條狗》(2000年)到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鳥人》(Birdman),他都在追
求一種可以用一個詞概括的美學——更多——使電影充滿愛、性、政治、暴力,並利用華
美的長鏡頭予以呈現。他表示,他的最終目標是魅惑觀眾,使其拋開質疑:「藝術的責任
是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凱瑞·福永(Cary Fukunaga) - 《無境之獸》
凱瑞·福永為《無境之獸》寫劇本時剛從電影學校畢業,這部陰冷凄涼且充斥幻想的戰爭
電影於10月份在影院及Netflix同步上映。《無境之獸》是福永寫的早期劇本之一,但已
經充斥着他的感性特徵和個人風格,這些特質使得這位來自灣區的38歲的編劇成為近十年
來最受推崇的美國電影製作人之一。該電影改編自烏佐丁瑪·伊維拉(Uzodinma Iweala)
撰寫的有關某個無名西非國度一位童兵的故事,體現了福永的世界主義和他對21世紀全球
化背景下難以控制的政治格局的濃厚廣泛的興趣。福永的劇本展現了他講故事的強大天賦
,以及作為一名電影製作人,他擁有精準的本能,知道如何為多彩的生活進行敘事。
他帶來了近期記憶中最具震撼力的戰爭電影之一,福永那倏忽的鏡頭和伊德瑞斯·艾爾巴
(Idris Elba)及加納小演員亞布拉罕·阿塔(Abraham Attah)的精彩表演成就了這部殘暴
但最終回歸人道主義的電影。這是他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作品中的最新力作。作為導演,
他的作品包括有關移民的墨西哥驚悚片《無名》(Sin Nombre,2009年)、2011年對《簡
愛》進行的優雅改編, 以及受到大肆吹捧的《無間警探》(True Detective ,2014年)
第1季。福永在其所有作品中,既保持了電影製作者對經典結構的掌控,同時又彰顯了
打破傳統者改變規則的衝動。「我一直喜歡那種顛覆三幕式結構的劇本,」福永說。
「當你這麼做的時候,有時候會流失一些觀眾,但我欣賞處理結構的新形式。根據我的
經驗,冒險通常是值得的。」
菲麗斯·奈吉(Phyllis Nagy) -《因為愛你》(Carol)
菲麗斯·奈吉,這位知名劇作家兼編劇在舞台和電影工作方面保持清晰界限。但她根據帕
特里夏·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開拓性的女同愛情小說《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1952年)改編的劇本《因為愛你》明顯出自一位戲劇專業人士之手。
這部由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導演、凱特·布蘭奇(Cate Blanchett)和魯妮·瑪拉
(Rooney Mara)攜手出演的懸疑電影情節緊張,融合了室內劇與華麗的歷史情節劇的精華
。至於電影中隱約不詳的暗流:那是純粹的海史密斯風格。奈吉喜歡捕捉作者小說中瀰漫
的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懸疑氣氛。奈吉表示,她通過減少劇本文字實現了這一目標。「我
嘗試設置場景,以便導演和演員無需語言自由發揮,以此來保持海史密斯的迷人特性。減
少電影中的對話,拿掉高談闊論,這個故事實際上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講述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