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從事保險業的心得

作者: wayn2008 (松鼠)   2018-09-05 13:18:34
首先,我是一位保戶,對於商品規劃部分說明一下
(商品推薦請至保險版查詢我的文章)
1.前幾篇文章有講到儲蓄險
當然我認為保險重點在於保障
還本、複利增值或投資類型的保險不應是首先規劃之商品(除非你資產上千萬)
就算真的要買也必須要有條件
月光族適合買嗎?用來強迫儲蓄?
或許有些人認為儲蓄險的確可達到這樣的功能
若一但臨時要用大筆的錢(車禍撞到名車、醫療費用等)
儲蓄險所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極大可能本金拿不回來)
因此這類需要的不是保險商品而是如何改變自己的存錢習慣
前陣子有看到不少存錢的方式,「信封袋存錢」、「365存錢」等等
這都是可以慢慢學習,畢竟都出了社會,該對自己負責了。
再來,若真的考慮要買儲蓄險
建議你先留有「緊急備用金」,3~6個月生活花費或一年的生活花費
避免遇到需要臨時解約損失本金的狀況
而選擇商品的部分,前文雖然有提到六年期
但應該看看「現在」的保險商品,前幾年調整以後
台幣六年期 6 年累積下來可能跟定存差異不大...那買辛酸?
年期的部分應選越短越好,事實上也有繳一年的「躉繳」
但為什麼很多業務都不介紹?當然就是第一年傭金的差異了~~
不過商品也要慎選,有的就如同前面所提就算放長也可能跟定存差不多
因此學會如何算「年化報酬率IRR」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至於外幣的儲蓄險
除非你對於該外幣熟悉、有需要或是已經留有緊急備用金
不然賺了IRR可能賠了匯差
這部分跟台幣的雷同,年期買越短越好,最好是躉繳
如果你買六年期,那麼你必須在適合的時機點換外幣
不然等到匯率一高要買外幣是很痛的
但多數人對於這點不太清楚,那麼建議不要碰或是買最短的年期。
2.投資型保單
你應先了解這類商品的結構
一般來說會有一些成本花費(還有分前收型跟後收型)
附加費用、帳戶管理費(每月100)、危險保費(壽險的保障費用)
對於這些內容了解以後還要注意該商品的「投資標的」
以上這些東西你都了解以後再碰,我會覺得比較合適
不然我覺得這類商品並不適合多數人
當然也有高額壽險需求的人會考慮這種商品
(因高保額會使得帳戶管理費的成本被稀釋)
如:用投資型保單打敗一年定期壽險
https://www.ptt.cc/bbs/CFP/M.1268062622.A.BB4.html
3.癌症險
我認為應先區分癌症險的類型「療程型」、「一次給付型」
「療程型」顧名思義就是
你有做相關的治療方式時,符合條款內容才有保險金可拿
但要注意到的一點是保險金給付中沒有標靶藥物治療
保險金的給付額度亦不高,對於現今的治療花費來說幫助不大
如圖一單位癌症險的保障內容 https://imgur.com/W3JC8da
「一次給付型」
這類就是你罹癌後,符合條款中的內容就有一筆保險金可拿
通常這類規劃「高額度」(上百萬保額)會比療程型好用不少
也對於真正需要的保戶來說會減輕非常多經濟上的壓力
亦可見APIN大的文章
https://www.ptt.cc/bbs/Insurance/M.1302590844.A.A69.html
若只規劃一次給付型
一段治療時間過了,保險金用光後續治療怎麼辦?
這時如前面文章提到利用「實支實付」解決部分住院後的花費
「一次給付」+「實支實付」對於罹癌後的花費幫助較大
4.重大傷病/重大疾病
為什麼提了這項?因為絕大多數規劃癌症一次給付會用這類商品取代
癌症險中有一次給付的商品並不多,多數還是以療程型為主
「重大疾病」保障有七項,癌症、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
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
不過不是看病名就賠,條款中有一定的門檻
這七項中相對門檻較低的是癌症,故會把他當成癌症一次金來用居多
但在105年年底條款內容的改版後,癌症部分門檻有拉高(重度重大疾病險)
因此現在也較少會以這個為規畫主軸
「重大傷病」主要為領重大傷病卡就會理賠
(排除職業病、先天性相關疾病等)
因前項的改版後以及門檻也相較明確,這項逐漸變為主流
前幾篇文章有提到幾歲後再買這件事
我想風險並不會等你幾歲後再發生
你真的擔心的話,那就要規劃好,找「對的商品」
除了能夠解決風險,也不會造成你繳費上壓力的商品。
可參考這篇 26歲檢視及調整保單,27歲罹患乳癌
https://www.ptt.cc/bbs/Insurance/M.1506643761.A.D41.html
光是一次給付的保險金就領了 300+100 萬
對於後續花費來說真的幫助很大。
5.意外險
這大概是最多人會接觸的商品
通常費率不依年齡計算、以職業等級計算,職業等級越高越貴
這部分有分壽險公司及產險公司,也有續保的問題
(產險公司的商品費率也較便宜一些)
除了拒保的職業等級以外
壽險端是有保證續保跟不保證續保,產險端一律不保證續保
因此在續保上來說
保證續保壽險端 > 不保證續保壽險端 > 產險端
不過要注意的是什麼樣需要「續保」?
以四個情形來看,意外身故、意外失能、意外實支、意外日額
續保顧名思義就是你需要隔年保險還能繼續保障你
意外身故R.I.P不用續保、意外失能主要解決這塊風險的是失能險
意外日額除非是骨折未住院,不然可以被實支實付取代
因此較需要續保的是意外實支
然而壽險端的保費也相較貴了一些
故規劃方式通常是意外死殘30~50萬附掛意外實支3~5萬
剩下意外死殘的額度由產險公司的商品補足300~500萬(或用團險)
職業等級超過3的話
我會比較建議用定期壽險 + 失能險轉嫁意外死殘這部分風險
6.實支實付(必要性住院、少數有門診手術)
這塊大概是目前醫療險中首選的商品
以現在醫療制度來說(DRGs)
實支能有效轉嫁自費額度高的住院花費狀況
不過實支亦不是神,仍有他的理賠門檻(必要性住院)
如:門診拿標靶藥物的花費,實支是不會理賠的。
實支主要概念為你花多少,保險理賠多少,但不可超過限制額度
大多分為四個部分
病房費限額─針對自費補差額的病房花費
雜費限額─針對住院自費相關開銷
手術限額─針對住院手術費用
轉換日額─前三個若理賠額度小於住院定額保險金,則可改用住院定額給付
所以通常的重點在於雜費限額這塊
這塊又有分很多類型
→隨住院天數增加而增加額度的(最高五倍、或最高三倍等)
→依據特殊狀況而增加額度的(重大手術、加護病房、燒燙傷病房等)
→雜費與手術額度共用的
→額度不動的
通常我們就先看不是特殊狀況的額度
那麼若要轉嫁高自費的住院花費,規劃額度至少10萬起跳
當然甚至有人會選擇規劃兩家實支增加雜費額度轉嫁這部分風險
(雖然近期聽到要修法了,等修改完再說XD)
7.失能險
之前為殘廢殘扶險,近期改為失能險
可參考殘廢等級表 https://pse.is/ABKV8
我想市面上很多業務都會說這個很重要(尤其都會介紹終身型)
老年的長期照護需要這部分的商品轉嫁
但請記得保險商品都有其門檻
看過門檻以後再看看實際案例,再來決定是否要規劃
一樣再次提供APIN大的文章參考
條款解讀問題 https://goo.gl/jtFxWc
實際案例 https://goo.gl/Y2EQ88
後續 https://goo.gl/OqSQqU
條款與醫學的結合 https://goo.gl/rxHkEm
再來這部分會有終身型與定期型
終身型又有分身故還本及不還本
兩者的費率差如圖 https://imgur.com/QDPbO7Y
藍色跟橘色是分別兩家的商品,對照同樣保障的年繳費率表
依保障層面來說,不還本應優於身故還本類型
不還本保費相較低廉,當然相較還本型來說保費也比較能夠負擔
不過終身型會造成你當下保費預算的緊縮
在保障層面也多是解決1~6級失能狀況,7~11級失能無法有效解決
(前面APIN大的文章亦有提到7~8級失能的狀況)
因此,要解決7~11級失能風險
在年輕時,可利用定期殘廢險、定期殘扶險拉高保障
在老年時,定期險費率較高,可能需要的是你手邊有無足夠的現金解決
如果你還年輕,我會比較建議先用定期險拉高
在思考過幾年後人生階段不同
保費預算是否會被壓縮前,能別碰終身殘扶就別碰
不然你到時會被保費追著跑,也累積不了你的資產
8.終身險與定期險
我想這篇文章可以參考看看,APIN大的文章
https://www.ptt.cc/bbs/Insurance/M.1276277116.A.4FD.html
總結:
要不要買保險?
我覺得看你認為需不需要,需求應是自己思考而非被業務創造
而要如何規劃保險?
我覺得你應該先想想你對於保險的定義
像是前面提到的27歲女罹患乳癌的案例
你認為保險應該要如何發揮功用?
保險是用來轉嫁風險的工具
在你需要時轉嫁你所不能承擔的風險花費
請記得在風險發生後,你首要擔心的不該是有沒有保險?
而是你有沒有能力解決風險花費。
當你還沒有能力,保險應要轉嫁你所不能承受的花費
最後,提醒你
保險是要成本 (錢) 維持的一項風險轉嫁工具。
我想最後的APIN大文章也有提到這點~
重要的還是你口袋中的錢而非一大疊的保單。
作者: LenaViVi (Kitsch)   2018-09-05 13:27:00
會把錢塞儲蓄險是為了避稅
作者: jackgod0324 (999123)   2018-09-05 14:17:00
實質課稅原則早修法了,跟你說儲蓄險能避稅的業務該淘汰了
作者: lin190ya (wei)   2018-09-05 14:43:00
分享給推
作者: edward0811 (友善)   2018-09-05 15:20:00
癌症險解釋不錯,加保癌症一次給付,不拖累家人意外險當然是產險的不分類,缺點是不保證續保30-50歲中最需要意外,癌症險,幾乎不能倒下
作者: kobelakers (❺❺❻❻摳鼻淚可斯)   2018-09-05 15:50:00
松鼠大也 保險版神人
作者: rayven (擲筊才是真正雲端運算)   2018-09-05 15:56:00
為強迫自己儲蓄買儲蓄險等同昭告世人你意志薄弱且算數極差
作者: pol87063 (歐8)   2018-09-05 16:49:00
早就不能逃稅了 改很久囉
作者: raphael426 (Raphael)   2018-09-05 19:09:00
說算數差的到底有沒有算過儲蓄險IRR啊
作者: rio35 (rio)   2018-09-05 20:22:00
推推 @@
作者: tbere2002 (玩命阿飄)   2018-09-06 00:18:00
太優秀了
作者: panhoho (ρanΗΘΗΘ)   2018-09-06 01:59:00
作者: ohnedich (Never Again!)   2018-09-06 08:39:00
看到松鼠大就推!
作者: qaz214536 (初心者)   2018-09-06 14:37:00
松鼠大就是推
作者: mar47 (mar47)   2018-09-07 13:05:00
作者: nightben (大肚皮)   2018-09-12 22:4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