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聽了一下對岸工作的狀況

作者: cpf0119 ( )   2017-01-02 05:47:32
※ 引述《bury0512 (白瑞)》之銘言:
怎麼跟我知道的不一樣.........
大陸那邊 現在很開放吧
你在職位上 有什麼創新的商業模式 敢提 提的好
就很容易願意有人買單給你試
(反觀台灣 ... -.- 沒人先在市場賺到第一筆 沒金主願意衝)
空拍、無人機、各種IT創新甚至美國IT業要反過來抄、建築說不完
做AI,你做的出來,就有產業願意試來用。
開放的心態 造成到處是機會的商業環境
新創林立
所以有經驗 有能力 即使你年輕 一樣有機會帶人
比如:23歲
或著你沒學歷,但在偏鄉一點的新創,你一樣能找到機會
(反觀台灣 ....-.- 銷售店員 限國立大學應徵)
如果你一臉仇中的樣子 自然只能聽到你想聽的答案了
: 最近人生三溫暖 先是找到我覺得挺棒的工作
: 接著又在報到沒多久整個部門被裁
: 總之今年應該會是個苦悶的過年了
: 前幾天國小同學結婚 由於新娘國小畢業就回美國了
: 現在也在加州執業做律師 快10年沒見面
: 到現場才發現十幾桌都是老人
: 只有我們這一桌是平均年齡30左右
: 同桌的年輕人也幾乎都是旅外
: 有日本 有中國有美國 特地飛回來婚禮
: 其中有兩位在上海的朋友
: 就跟他們聊聊工作
: 兩位在上海的同學都是ivy league畢業
: 也都有名校MBA
: 其中一位在對岸的新創公司做互聯網
: (雖然是新創但規模已經逼近準IPO 有3000人的規模)
: 她在裡面當一個部門的總監
: 我對她的工作很有興趣
: 所以婚禮後去朋友店裡再喝兩杯聽她說故事
: 他說 在上海的薪資在國際上算有競爭力
: 去上海工作的人來自世界各地
: 所以競爭無比激烈
: 關於升遷管道這件事情
: 在他們那裡通常哪個年紀該升到哪裡
: 都有一個規律 如果沒有搭上那班車
: 大概就沒機會了
: 以我同學的例子來說 她這個總監的位置
: 通常都是35歲以上的人來做
: 她在30歲拿到這個位置 別人會很佩服她
: 但如果過了五年她沒再往上爬
: 大概就會被踢掉
: 她解釋了一個名詞叫做"接班梯隊"
: 是那邊公司的一個常態
: (這段我聽了心有戚戚焉 台灣老屁股死撐著啊)
: 另外就是工作上的叢坑行為在對岸只有誇張
: 但他們習以為常
: 在工作上同事都是敵人也是隊友
: 什麼邀功 洗成績的事情只是基本
: 總之安分守己的狀態不存在
: 但是他們被弄了之後好像不記仇似的
: 隔天又繼續一起工作
: 因為他們了解很多工作自己一人無法完成
: 不過這也導致整個組織基本上大家對誰都不信任
: 不只公司內部 廠商之間也是如此
: 拼命想佔便宜
: (有些人稱之為狼性,其實是求表現的具體呈現)
: 本來我是想問他我適不適合去大陸工作
: 但聽下來似乎不是每個人的個性都適合
: (感覺自己好傻好天真)
: 她也跟我說這幾年很多台幹朋友 都待不久
: 能過三年以上的實屬優秀
: 雖然她已經去五.六年 仍然很想回來
: 不過她也明白指出台灣的就業市場環境不好
: 加上規模太小 所以有重重困難
: 不過大陸實體經濟也是非常差
: 她常出差去工廠看幾乎倒一片
: GDP 是靠房地產稱上來的
: (上海房價還在漲)
: 似乎在這一點跟台灣有一點點像
: 經濟靠資本市場在運作 最後都頗慘
作者: lucky1lk (賭到沒錢的人)   2017-01-02 06:31:00
所以說 你一定沒去過大陸 或者不知民間疾苦
作者: ddey (gre)   2017-01-02 07:23:00
你跟bury講得並不衝突 何必急著否定別人
作者: Lia (如入無人之境)   2017-01-02 07:49:00
有能力的人30歲可當部門總監 但是沒表現的話5年後會被另一個30歲踢掉 你們兩個講的不衝突啊
作者: s9221320 ((@皿@)--C)   2017-01-02 08:03:00
原PO講得是上海 這篇講的是大陸 活似講矽谷代表整個美國
作者: getbacker (工作十年了啊.......)   2017-01-02 09:16:00
中國很便利的電子支付是以資訊安全及隱私為代價發展出來的,中國是人治的國家,只要上頭的人分贓有談好,什麼東西都能做,反正消費者告財團是幾乎不可能的
作者: easybluea (SeVen)   2017-01-02 09:27:00
原po那位上海朋友說得比較貼近現實,就我年中在上海工作的觀察,大陸實體真得很慘,店面一家家開,一家家倒.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17-01-02 10:03:00
不要說一般店面阿,連小吃店面現在不是自己買的都一間間收掉,但是房價房租照樣飛漲...不過別說實體,就算網路平台也一樣活下來沒幾間
作者: shanlin (charléne)   2017-01-02 10:14:00
原文沒這樣說吧..
作者: Brown1010 (0W0)   2017-01-02 10:31:00
標題打對岸,然後用上海代表全大陸...大家知道中國有多大嗎現在早就往其他城市移動了,每個省都比台灣還大,還一堆砸錢不手軟的金主,井底之蛙知道中國很大但卻不知道多大,以為像台灣一樣一個地方沒落了就沒地方可去了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17-01-02 10:39:00
往其他城市移動的是基礎建設和傳統勞力密集產業上海本來就是以商業進行為主,通商口岸的背景也讓上海更容易接受外來想法和改變,這種東西是能移到哪裡?
作者: Brown1010 (0W0)   2017-01-02 10:48:00
井底之蛙思想出現了...我們台灣要靠出口通商才能玩,不代表全世界都是,把這限制套在中國實在可笑...你覺得中國現在要靠出口嗎?你台灣對國外進行商業活動不過就是像人家省份間進行商業活動罷了...不要再台灣看世界了
作者: FromD (FromD)   2017-01-02 10:49:00
說實在的大陸某些方面真的比台灣開放
作者: nonono119 (111119)   2017-01-02 10:50:00
人家是實際經驗分享 那麼你呢?
作者: bms ( )   2017-01-02 10:51:00
原PO根本沒有仇中阿 是你太敏感了吧人家述說的場景也算客觀 反倒是你沒提出甚麼有力的論述
作者: holsety   2017-01-02 10:55:00
那邊不就是在拼誰的餅畫的比較大嗎?在後在被拆穿之前在畫下一塊大餅反正那邊人人是跳跳虎,能騙就騙,只要當下能賺到就好要講創新林立嘛...也是可以啦~但直接講結論是他們都想自己出來騙第一手的
作者: kynoko (藥師琉璃光)   2017-01-02 11:01:00
現在是不是實際經驗分享沒有對中共歌功頌德就會被嗆仇中啊?
作者: Brown1010 (0W0)   2017-01-02 11:01:00
講白點那些土豪也不在乎被騙,因為有些騙子真的會不小心成功
作者: ewayne (ec)   2017-01-02 12:12:00
中國不靠出口,那要靠什麼?
作者: pipsqueak002 (莫非定律紀錄保持者)   2017-01-02 12:24:00
你好像沒有看懂他的文章耶....
作者: newest (C'est la vie~)   2017-01-02 12:59:00
台灣只要賣國債給對岸一定會賺錢的啊,可惜沒人要賣,哭哭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17-01-02 13:00:00
井底之蛙,科科,要來約在北京碰面嘛?
作者: Brown1010 (0W0)   2017-01-02 14:18:00
要碰面也不會是北京啦...不過我是沒有什麼興趣跟你碰面,但你好像覺得在北京碰面能證明什麼的樣子......這不就證明了......
作者: domotocat (光貓)   2017-01-02 14:24:00
原po有仇什麼嗎?反觀只會寫反觀文的,內容都差不多
作者: apley (佛渡有緣人)   2017-01-02 21:48:00
日本一堆公司跟產品可以靠1.2億人口,就玩得起來(手機就是,他們智慧型手機普及得比台灣還慢),不如說說為什麼14億人口的對岸就一定要靠出口? 會覺得一定要出口,必然有什麼誤會。 倒不如說才2300萬的台灣不靠出口還能靠啥? 自我安慰對岸爛到不行? XDDDD
作者: neofish (半帶擬隆鯛)   2017-01-03 00:12:00
ptt一堆學生憑想像發言, 看看就好, 根本沒看過就在仇中
作者: ppc ( )   2017-01-03 01:29:00
你們說的互不衝突
作者: f58rtht (Stan)   2017-01-03 09:18:00
9.2學生文
作者: LiuSky (天空)   2017-01-03 20:24:00
我看Brown1010就是一個9.2吧 台灣糟糕的是不只反中的有很多井底之蛙 舔中的也有很多是井底之蛙 導致舔了老半天啥都沒得到 利益失去一堆還沾沾自喜其實許多舔中派自己也沒去過中國 在台灣社會也是底層只是憑著自己意識形態與對岸五毛口徑一致 但論見識肯能比屬於最差的一群 學歷可能還不如覺青 還有臉指證真正在中國
作者: TWWalking (帥帥的公事包)   2017-01-03 20:58:00
可以在中國待久一點再來PO 喔 現在買口罩要實名制了..
作者: LiuSky (天空)   2017-01-03 20:58:00
一線混過的人的一手觀察 真的是令我感到噁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