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資深社工可開發自媒體收入

作者: f14mp5 (å±…éš±)   2023-02-11 13:55:20
身為社工的你即使工作再努力,但因現有薪資制度,
年終獎金領得比大部份上班族少,再資深也很少有加薪機會,怎麼辦?
或許<資深社工可開發自媒體收入>,尤其今年連假多超適合進行:
※文字內容版:
台灣官方為充實社工人力,曾規劃依年資補助社工加薪,但因原有的年資計算制度不完備
,不論以前工作年資多久,都得重新起算,對現任資深社工很虧。
加上台灣官方負債多,未來能補助的經費有限;另部分民眾擔心社工領高薪,會不會排擠
服務社會弱勢的經費?在這情形下,資深社工怎麼辦?
既然收入不只有薪資,我建議資深社工不一定要依賴加薪,可嘗試經營自媒體,分享工作
經驗給新手社工、相關科系學生充實專業知能,並說明社福體系運作原理,方便民眾使用
社福服務、關心社會弱勢,從中開發多樣收入。
像是台灣有遊民服務社工,在社群網站分享服務遊民的經驗,吸引出版業者注意,出版《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書本,讓民眾了解遊民,得到演講機會開發講師費收入;
中國大陸武漢有社工在個人網頁,分享在新冠肺炎疫情封城期間,如何進行家暴防治,吸
引世界各地媒體報導,還出版《武漢封城日記》書本領版稅。
就連我用文字作品,記錄在不同社福單位從事相關工作經驗,投稿媒體領稿費,連網友都
期待我持續分享。
或許有社工對經營自媒體有這些疑問,在此分享我的解決方式:
一、能投入的時間及心力有限:可用零碎時間製作簡短作品,或分段製作長篇幅作品,必
要時放寬發表頻率。像是我通勤時在手機記事軟體記下大綱,回家開電腦增修後投稿,現
在也不強求密集發表作品。
二、如何保密服務對象隱私,兼顧專業倫理:其實社工專業團體常辦媒體課程,討論如何
因應媒體特性,有效保密服務對象隱私;如希望倫理守則給具體指引,可向社工師公會建
議以利進一步修訂。
三、公務員兼職限制:台灣不少社工在官方單位工作,我曾對此請教銓敘部,得知正式及
約聘雇公務員原則可出書、在媒體投稿、在個人網站發表作品,領稿費、版稅、讀者贊助
或付錢下載,如仍擔心違反規定,可跟合作的媒體、文創業者討論可行因應方式。
四、如何充實經營自媒體技能:還是拜師學藝吧,像是我曾向文字工作前輩學如何製作文
字作品、開發投稿管道,也接受自媒體經營高手指導,改善溝通表達能力、調整經營心態
及方式。
五、有哪些獲利模式:像是投稿媒體領稿費,或上網發表作品吸引讀者贊助、得到廠商廣
告代言,並邀讀者付錢欣賞完整作品、擔任延伸課程講師、個別教練服務,或其他你想不
到的模式。
六、心態如何調整:像是我以前拚命宣傳衝自媒體營收,除引起目標讀者及網友反感,內
心壓力也太大,所以別強求結果,享受到樂趣就好。
畢竟一般職場上,年資不等於實力,如何轉化工作經驗成實力才是關鍵!
※圖文並茂版:
https://vocus.cc/article/63c24c6afd897800012d1840
作者: alex87957 (歲月催人老)   2023-02-12 19:59:00
不如去台積電當技術員輪班,社工自媒體是能賺多少錢...
作者: AF111   2023-02-12 21:40:00
你先跳脫出「社工」這個職稱吧,並不是擔任社工才能發揮社工的精神跟本質。你可以選擇其他工作,薪資比較高,也可以在不同的領域發揮社工的精神和本質如果以賺錢的目標來看,當業務可能收入都比當社工高,可以當個有社工魂的業務。文字工作者 要會說故事,要能把想分享的概念變成吸引人閱讀下去的文章。你的作品類似教科書條列式又無深度,但一路看下來是有些許改變了;可是您為什麼都不換個路線呢?能說故事的人,才能吸引人們聽作者的想說的事情呀
作者: puffmei (淡淡的)   2023-02-13 10:10:00
推 沒什麼好批評的 原po是分享自己的歷程和想法讓人參考至於要不要投入 或是選擇其他兼差都是個人選擇 沒有什麼「還不如去xx」 願意分享都是好的 如果自己的專業可以延伸空間增加收入 那也不錯不是嗎?
作者: fk1012 (天天天藍)   2023-02-14 11:34:00
推樓上 都說的好 想做 可以做更好
作者: AF111   2023-02-16 21:24:00
看著看著我想到了 您的文字很像我在讀社會福利政策相關的論述 但如果是把實務工作(直接服務)的個案寫成故事 好像比較吸引我 (類似 做工的人)有可能是我個人喜歡的文字類型不同啦 但您有發文我都還是會進來看看我這次能看懂多少有關「社工:一定要在社工職稱之下才能是社工嗎?還是有證照,但目前不是擔任社工的職位,也能說我是社工呢?如果能擴大來看 社工的核心應該不只是在於職稱,而是在於社工的本質 (王行老師說的呀 如果你真的很喜歡社工,那你不一定要當社工,別的行業很需要用社工的sense 來做)。也許離題了,我在這裡看到「社工」和「開發收入」這兩個議題,就想起這兩個被綁在一起的或分開的可能性。分享一個增加收入的經驗,之前我有個正職的老人/長照領域相關社工,假日額外去家暴中心接監督會面的案子,一個月下來多了不少收入,而且我接了好幾年,但要能接監督會面的案子也要先參加培訓,也要配合上課累積教育訓練時數,這些課程對原本的正職工作也很有幫助,但我不知道現況和制度是如何,有興趣對人可以自行搜尋或問看看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