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暗社工》小說,淺談社工專業存在的意義

作者: f14mp5 (å±…éš±)   2018-04-21 09:09:07
如標題,由於編輯的規劃,變成長編組:
http://newsveg.tw/blog/3484
※內文:
去年台灣恐怖電影《紅衣小女孩》續集上映,內容是兒童及家庭服務領域社工師,在處遇
時遇到的靈異事件,引起不少討論,讓筆者想起台灣小說家藤井樹,用本名出版的《暗社
工》小說。
雖書名有社工,但內容跟社工實際工作內容不同,在封底文案加註:「我有兩份工作,工
人以及社工,我相當以社工工作為榮,雖然它的性質跟一般人所以為的有著天壤之別」說
明,仍引起台灣不少社工反感,擔心讀者誤會社工專業。
因為一般說的社工,是在民間或官方的兒童及少年、家庭、性別、老人、身心障礙、勞動
、原住民跟其他社福單位,或社區、學校、醫院、軍隊、司法單位,及營利的社工師事務
所、企業工作。
處遇方式是研究評估服務對象需求,設計社福服務方案,調用社會資源、社福服務,提供
服務對象經濟扶助、保護生存權益、支持改善社會網絡及心理相關協助,也跟家庭、其他
專業成員,及一般民眾說明社福訊息,宣導理念改善觀念與體制,保障民眾福利權益。
小說提到的「暗社工」工作內容,是主持正義、處罰壞人、改善治安。
※情報員不能殺人 社工無法打壞人
筆者身為社工師也是圖文工作者,能理解作者發明「暗社工」字詞,是希望吸引讀者透過
小說關心社會議題,不過文創作品能影響人對特定事物的看法,因此呈現特定行業的工作
情形時,需考量後果。
像是世界知名的《007 》系列電影,主角是英國情報員而有殺人執照,如因任務殺人不用
負法律責任,讓不少觀眾以為情報員可以殺人;但正牌的英國情報員,接受英國的廣播電
台專訪時,特別提到實際執行任務,沒殺人執照這種特權。
不過《007 》系列電影除帶來大量票房收入、旅遊人潮帶動經濟發展,也讓人覺得英國仍
是世界強國,尤其有些人看完電影後,立志擔任情報員,方便情報單位吸收人才,所以英
國官方、情報工作界,沒特別擔心電影讓觀眾誤會情報工作,還給製作單位場地拍片。
反而社工行業在社福體系的服務領域多,各服務領域工作內容會有些不同,還要依每位服
務對象的情形,處遇方式有時得個別調整,造成說明工作內容時較抽象,也沒出現標準招
牌動作。
※專業形象模糊 需要更有力的宣傳
結果台灣到現在仍有民眾對「社工、志工,傻傻分不清楚」情形,還曾有媒體主筆發表<
全民都來當社工>文章,把社工說成也是公務員、義工、志工、執行行政協助業務警察,
甚至是從事社會運動的人,誤導社工工作內容,引起台灣不少社工抗議,衛福部社家署、
社工專協特別發布聲明,提醒媒體作好查證!
既然《暗社工》小說已出版,期待出版業者以後多邀正牌社工,出版用簡單好懂方式說明
社工行業的書本,並搭配職涯規劃、社福議題進行宣傳,方便民眾了解社工真正的工作內
容。
我也想提醒文創工作者、業者製作作品時,如要呈現特定行業,一定要先作查證,確保提
供準確訊息,也想清楚對讀者、觀眾的影響,避免不必要的誤導。
※低薪 不該是評價社工意義的標準
常有社工因工作再努力,薪資仍偏低,加上不少民眾誤會工作內容,不像其他專業那麼受
認同,覺得投資報酬率偏低,認為所學社工專業知識沒用,工作沒意義。
老實說,我也曾這麼想,還差點發動偏激行動,傷害社工專業發展,但後來透過閱讀,發
現社工專業存在仍有意義。
像是《異數》書本拿小孩成長環境、接受專業訓練機會、歧視、職場行為實際案例,說明
社會環境及制度、資源分配方式、文化價值觀,影響人的行為模式、在社會發展狀態,認
為提供所需資源改善,像是調整甄選方式、學校暑期輔導、專業職訓,能讓相對弱勢的民
眾有良好發展。
台灣職場作家洪雪珍也拿職涯輔導經驗,認為人在選工作、感情伴侶,也受家庭環境影響
,如家庭環境不好,可能造成世代貧窮、婚姻不幸福。
她舉例提到有位優秀學生,就讀頂尖的台灣大學,但因成長的家庭常發生糾紛,而不夠幸
福美滿,造成這位學生認為,本身不值得擁有美好人生,覺得個人擁有的能力、強項、成
就沒什麼,不知未來該從事什麼工作,結果畢業後,隨便找根本不需高學歷的工作。
既然社工的專業目標,是協助個人、家庭、社區,改善連結社會環境障礙,像是歧視、貧
富差距、城鄉發展落差,取得所需資源、服務、機會,增強解決問題、未來發展能量,改
善社會功能,能跟其他人建立正向互動關係,滿意生活角色扮演,才會有自我價值感。
如社工因本身薪資偏低、專業沒普遍得到社會認同,認為社工專業沒用,而影響工作態度
,減損專業功能運作、目標達成,怎麼辦?
※有社工專業 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當社工
我的想法是,沒關係,這時可拆解專業能力,像是對社福法規、服務體系了解,及會談技
巧、社會科學知識,結合其他技能或專業領域作應用,兼顧專業認同也改善收入。
畢竟已故的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王行,曾說過:「社工系畢業,不一定要當社工,也建議
如真喜歡當社工,不一定要當社工,別的行業也需要社工專業能力來做。」
作者: HEROxHERO (紅色有角三倍速)   2018-04-21 09:20:00
這篇文章的結尾很有問題,就好比是宜蘭傳統藝術中心裡面有個蔣渭水廳是來拿演歌仔戲的,但如果熟悉蔣渭水生平的人,就一定會知道他生前最討厭的就是歌仔戲所以,作者引用王行之前,要不要先看清楚王行對於專業的態度是什麼?才不是什麼有社工專業 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當社工根本亂曲解
作者: A19870720 (清明上河豚)   2018-04-21 09:25:00
為什麼要在每個領域都當社工? 社工沒那麼偉大反著來看 你把其他領域的專業當成?
作者: AF111   2018-04-21 18:29:00
老師的意思應該是「社工的精神」,不一定要當一個「職稱是社工」的工作才能落實。至於這篇文章,我沒詳讀,也不知道這篇最後引用老師的話適不適合https://i.imgur.com/x1kcPEa.jpg
作者: cutemarvin (馬文)   2018-04-21 19:50:00
我覺得引用王行老師的話沒問題啦,問題是暗社工就是一本除了名字其他跟社工都毫無關聯的小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