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宣] 伍薰的海穹英雌傳

作者: nightlight39 (乃賴)   2014-03-15 11:40:07
本文無劇透,請安心服用。
1977年,33歲的喬治.盧卡斯為了堅持他電影的開頭字幕:「很久以前,在非常、非常遙
遠的銀河彼端…」,以及整段銀河史的字幕不要被工作人員名單打斷,違反了美國導演工
會制定的「片頭設計規範」。被罰款之後他退出導演工會,並長達二十年不擔任導演。
也在同一年,24歲,失學而迷惘的詹姆士.柯麥隆在電影院渾身顫抖,發下了這樣的宏願
:「我要超越喬治.盧卡斯。」
20年後,在奧斯卡領獎台上,柯麥隆高舉雙臂呼喊:「我是世界之王!」
伍薰與《海穹英雌傳》其人其書,總讓我想到這些逸事。
喬治.盧卡斯,將黑澤明《戰國英豪》的落難公主與滑稽農民,放到星際與銀河的遙遠彼
岸,用前所未有的特效打造影史上最夢幻華麗的舞台。而詹姆士.柯麥隆,則沈迷深邃的
海洋,除了《無底洞》和《鐵達尼號》之外,他更獨自一人潛入海底十一公里的馬里亞納
海溝,創下單人潛水的最高紀錄。
他們兩個浪漫的夢想家,都將目光投向人類的疆界:外宇宙-太空與內宇宙-海洋。在西
部片逐漸式微的世紀末,為全世界愛幻想的青少年們,找到了可以做夢的新天地。
而如今,伍薰又帶領我們瞭望大洋的彼端,那裡是季風和洋流的源頭,是海上遊獵民歌瓦
-結合海鬣蜥、恐龍與人類的原創幻想種族,馳騁的獵場、漁場與戰場,也是台灣曾經可
能的偉大征途。
誕生自對大海的熱愛,伍薰創造了架空世界「極光之洋」與幻想種族游牧民族「歌瓦」,
完成了當代台灣獨一無二的原創生態科幻故事-《海穹英雌傳》。講述很久很久以前,或
是很久很久以後,一個屬於海洋與陸地的故事。一群擁有智慧,居住在海穹廬中,腳跨蛟
龍爭逐大海的歌瓦,他們之間的權謀鬥爭、愛恨情仇。
我認為,這本書的土壤有四:第一,來自伍薰自幼熱愛的生態、恐龍與演化論,他為故事
中出現的所有原創生物,都設定了詳實精彩的演化歷程;其次,有西方奇幻愛用的中古世
紀冷兵器時代背景,熟悉奇幻小說或遊戲設定的讀者,能很快進入故事的情境;第三,信
仰自然神、隨水草飄零又暴虐直率的蒙古文明,讓故事充滿肅殺與凜冽的史詩感;以及最
後一項,就是台灣偉大的海洋文明。
位於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與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交界的台灣島,曾經在人類橫越大洋的史詩
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要角。
這段故事不是發生在西側的黑水溝,而是東側的太平洋,故事的時間遠早於明、清開始的
漢人移民,也遠早於西班牙、葡萄牙或荷蘭、英國開啟的所謂「大航海時代」或「地理大
發現」。
在歐洲人開始涉足太平洋的四五千年前,南島語族就乘著棕櫚樹幹作成的獨木舟,逐一登
陸廣大海洋上的無數島嶼。他們最遠,到了智利的復活節島,最南,則到了南半球的紐西
蘭。根據語言的演變,許多人猜想,這場被西方中心觀點無視了數百年,真正的「大航海
時代」,踏上萬古無人島嶼的「地理大發現」,起點很可能就是台灣。或至少,台灣是一
個重要的中繼站。
這是多麼讓人心馳神往的故事。或許是因為野心、好奇或戰亂,曾經有無數的人們,在漫
長的數千年間,從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乘上小舟,航向未知的彼端。
可惜的是,他們沒有火藥、羅盤與印刷術,沒有槍砲與鋼鐵,所以在帝國主義崛起的時代
,這群古老勇者的後裔,被視為野蠻人,他們的文明與歷史已經大多被徹底滅絕了。
雖然伍薰說的是發生在架空世界的幻想故事,卻總讓我想起這段歷史,或許因著他和先民
一樣,受這片土地滋養、受相同的海風吹拂,也抱持著對海洋的著迷與眷戀。
看完《海穹英雌傳》,我想的是:這本書早就應該出現,早就應該誕生在這塊土地。幸好
,現在還有機會,見證海穹故事繼續成長茁壯,讓消失在近代砲火與煙塵間的傳奇重生,
而我們又重新學會,眺望藍色的波濤,眺望很久以前,遙遠、遙遠的大洋彼岸。
浪潮將起,洋流與季風的島嶼,乘風破浪的史詩,這是屬於我們的故事,屬於台灣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這本書厚不過兩百頁,卻承載著伍薰十年意志,畢生熱情的《海穹英雌傳
》,能不能像當年的台灣先祖一樣橫渡大洋,為當代台灣科幻,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有沒有可能,《海穹英雌傳》成為是台灣的《星際大戰》和《阿凡
達》;而伍薰,有朝一日成了下一個喬治.盧卡斯或者是詹姆士.柯麥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