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末日之旅讀後感 by沈客(克里斯)

作者: dchris (沈客(克里斯))   2012-11-11 14:40:43
  我熱愛「惡靈古堡」電玩系列的設定,秘密組織暗自研發生物兵器,卻反而失控造成
大量死傷,這種陰謀論的調調讓我愛不釋手。同時也很喜歡後末日(post-apocalyptic)題
材。世界發生核戰、海平面上升、活屍傳染病等全面性浩劫,人類建造的一切全都停滯在
毀滅的一剎那,殘存者在荒涼死寂的大地上踽踽獨行,追尋僅剩的希望,這其中有種哀戚
的美感。如果再加上浪漫抽象的敘事風格,就堪稱是我心中的完美之作了。因此一得知「
末日之旅」兩者兼備時,我二話不說就把上、下集都買了回家。
  故事肇因於美軍的機密研究,他們發現一種病毒能使人長生不老。FBI探員華格斯特
受命「綁架」一個六歲小女孩艾美當實驗品,喪女的他於心不忍,試圖躲避軍方追捕,但
功敗垂成。在艾美感染後不久,研究所的十二個實驗體(類似吸血鬼)趁亂逃出大肆屠殺
,短短三十二分鐘,就讓世界踏上毀滅之路。華格斯特帶艾美隱居山林,在他被核爆波及
而死後,艾美聽從他的遺囑,前往西方尋找人類。真正的故事就在近一百年後正式開始。
  單看故事大綱,會以為「末日之旅」是一部俗濫的吸血鬼故事,其實不然,作者加斯
汀.克羅寧的文筆優美卓絕,節奏柔緩,譬喻生動,不僅將容易讀來生硬的科幻故事描寫
得宛如一篇抒情深沉的長詩,更細膩刻劃了每個人物的傷痛與孤獨。故事開頭描述艾美母
親與她訣別,只用了十八頁就讓我感動落淚。從沒想過一部以生化實驗和世界末日為題的
科幻故事,也可以有這樣強大的情感穿透力,也可以這麼美。
  整部故事的主題在於三個字──「我是誰?」故事裡許多人物都擁有悲傷而寂寞的過
去,華格斯特痛失愛女、蕾西修女幼年時遭亂軍侵犯、卡特眼睜睜看著心愛之人死去卻被
當成殺人犯、彼德認為死去的母親比較看重哥哥,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意義、就連被感染的
「眾鬼」,也都不停在夢境裡問著「我是誰?」迷失在嗜血殘暴的本能中。所有人都被宛
如命運化身的艾美牽動,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上尋找自己扮演的角色,求取一個能帶來救贖
與寧靜的答案。
  對艾美而言,生命與時間的意義隨著她獲得不老不死(正確說是極度緩慢老化)變得
淡薄疏離,使她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氣質。對彼德等人而言,生命卻是脆弱無常,每次病鬼
襲擊,少則死去數人,多則數十人,甚至數秒前還和朋友談笑風生,數秒後就被迫殺害突
變的他們(和活屍片相似,不同的是病鬼遠比活屍強壯)。這龐大而荒謬的世界加深了故
事的宿命感,也突顯出活在這世上的人們有多麼無助與絕望。只需要一點點推力,秩序就
會轟然崩潰瓦解。
  所幸加斯汀告訴我們人類還是有希望的,這指的不止是艾美的超自然力量,或是在最
後得到超人爆發力的艾莉西亞,而是人與人的「愛」。艾美母親的愛、華格斯特的愛、蕾
西修女的愛、彼德母親對他的愛,以及彼德一行人裡三對情侶的愛,和這悲傷的世界相襯
下更顯得可貴,深怕一不小心就會破碎失散。故事不僅藉此演出一幕幕讓人揪心的悲歡離
合,也告訴我們愛會給人力量,讓人可以熬過苦難而不迷失。或許只有當我們付出愛、被
愛的時候,才會發覺自己是誰,以及自己並不孤單。
  不得不說首部曲的結局讓人恨得牙癢癢。西奧、默薩蜜、莎拉、霍里斯及他們的孩子
經歷過一次次死裡逃生的險境,眼看就要到城市裡過和平的生活,心想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卻突然遭到襲擊。一千多頁的故事就在「羅斯威爾大屠殺」寥寥幾字劃下句點,眾人生
死未卜,教人怎不想逼問作者後續發展。不常看長篇小說的我,本想在看完首部曲後就作
罷,但看到這個吊人胃口的結局,實在沒有不看二部曲的理由。
  附帶一提,小說中有許多安排都讓我想到ACG的慣例。例如彼德與夥伴的遠征軍宛如
一支RPG隊伍,每個夥伴各司其職,有獵人、斥候、護士、機械工、軍人,還得時時提防
會不會在原野遇敵。艾莉西亞外剛內柔的個性簡直是「傲嬌」(她的名言是:「你要是把
我哭的事說出去就宰了你。」)彼德與艾美的相遇很有輕小說中「男孩遇上神秘女孩」的
味道,而十二吸血鬼的設定就像十二頭目,必須全打倒才能拯救世界。如果把小說影像化
,相信會有不少人都感到很親切吧。(笑)
文/沈客(克里斯)
http://il19.blog126.fc2.com/blog-entry-296.html
原文網址,歡迎蒞臨指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