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na283 (無)
2025-03-18 08:09:40學測英文底標3級分 低分群增加
2025-03-17 00:36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
每年大學學測成績公布後,鮮少人關心那些「底標裡
的學生」,英文科底標已連兩年探底,僅剩三級分,
今年後標更首次降至四級分。對於基礎不扎實的後
段學生來說,高三只剩四學分的英文,加上缺乏系
統性的加深加廣和多元選修課程,可能反而加重學
習負擔導致成績下滑。
今年學測英文科三級分占比為百分之十點八,是所
有級分占比最高的。五級分以下約占三成四。一○
七學年,占比最高的是十二級分,百分之十,五級
分以下約占二成三。
一名台北市明星高中英文科老師表示,學測前的英
文必修課程時數較少(每周四小時),主要著重於基
礎能力培養。多元選修課程或加深加廣的實施,則
因學校資源與師資而異,各校之間可能缺乏系統性
與一致性。基礎不扎實的學生,面對素養導向考題
時,可能因理解力不足或學習動機下降而選擇放棄。
今年學測英文底標從兩年前的四降至三,後標從五
降至四,顯示低分群的表現更集中於底層區間,這
名英文教師說,這可能暗示現行課綱與學測考題的
難度門檻,對部分學生來說過高,「尤其是學習方式
沒有跟上素養要求的學生。」
素養導向的考題往往需要較強的閱讀能力、邏輯推
理與情境理解,而這些能力的培養仰賴長期積累。
若學生因師資不足、教材不夠貼近需求或學習環境
限制,無法有效銜接課程要求,成績提升空間自然
受限。這並非課綱本身的錯誤,而是實施過程中,
支持低成就學生的配套不足。
台北市中正高中英文科教師吳佳穎指出,自從分科
測驗不考英文以後,學測英文難度漸漸向指考靠
攏。不過,一一三年以及一一四年學測英文的細節
題變得很少,題目友善許多,所以,如果以最近兩
年的學測英文來看,題目變簡單,但是成績變差,
可能不是題目造成的結果。她認為,現在學生要學
的科目,比以前多很多,時間體力被分散,可能是
原因之一。
台北市成淵高中英文教師李宜樺說,學生英文程度
不好的原因往往在於讀書方法錯誤。他們經常將英
文當成社會科一樣背誦,很少使用英文來做表達。
經年以往,則形成惡性循環,即使花費許多時間,
成績仍無起色。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03/8612127#
————————————————————-
英文的M型化已經很久了
一直在惡化底標沒見起色仍在下探中
國中會考各科目只要聰穎程度普通+認真讀書的
都可以5A6+以上所以不少高中生
以為高中同樣的方式也能考上第一志願
高中除國文外難度都要比國中難上幾個層次
絕大部份高中生無法同時兼顧英數物化生
通常高一會放棄一兩科
到高三時能有一科還走得不錯就偷笑了
英文這科尤其需要時間累積
無法僅靠最後一年拚上去
也不能以為國中有摸到A++
高中就不用讀英文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18 08:12:00國英程度需要時間累積也沒有馬前失蹄問題所以國英真的不需要分科再考毫無意義
作者:
lovehan (尋找初衷...)
2025-03-18 08:43:00我記得英文底標一直都是,和課綱沒什麼關聯性。高三英文課剩4學分,應該是假議題。我是覺得記者應該先註明自己英文幾級分,會比較好。不然報導內容很難讓人相信,他真的很關心後段班。 XD高中英文只需要基礎培養,其實就很夠了。因為大量閱讀幾乎外包給學習型雜誌了,學生讀不讀也是他自己選擇的。高中英文老師最大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最後兩段,很明顯訪問錯學校,樣本數不足。 XD至少訪問三間學校比較好,前中後各一。最後一段,點出問題的核心,卻一行草草做總結。 XD
作者: Ypwu0h96 (21世紀老人) 2025-03-19 09:35:00
英文的問題我感覺比較像是因為頂尖群一年比一年強,所以題目不能太簡單,後面的程度比較固定反而分數就變低了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19 09:52:00後面的很容易放棄治療
正常,現在單字題和綜合測驗(短閱讀&文法)都減少程度差的只背單字或句型能拿到的分變少了
作者:
Asuero (阿龍)
2025-03-19 15:34:00我是高中現職國文老師,因為一些原因我只要沒有參與試務,我自己都有下去考學測。對於後標以下的25%學生,其實課綱的影響不大,說直接一點,他們大概就是以國中程度在面對大學學測,高中三年的英文等同未學,最多就是三年來多增加了些單字量(也很有限),但相對國文科而言,英數實有有非常多教學上的難處在裡頭。國文科我可以做到把體育班C考進高中的學生,高中畢業教到均標附近(均標-1 到均標+1之間)是極限,但英數,C入學的學生,絕大多數高中畢業時還是國中C的位置,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除非他高中可以三年都只花在1-2科的學習上,其他全放掉。等於三年同時補弱那1-2科的國中+高中基礎,但實際上願意做的學生不多,有能力做的老師也不多,因為這需要花很多額外的教學設計和時間,而且學校老師是不能公開跟孩子這樣說的(你只讀1-2科就好)再者,國中C的孩子可說等於該科國中就等同未學,我試過國小六年級上等級的孩子有些都可以國中B了,這樣的孩子學習意願低落,學校動機成就都沒有,你要先說服他:為什麼要讀書?實際上想讀而沒有能力、沒有方法、沒有資源而拿國中C的孩子,極其少見,絕大多數是早已放棄學習。所以教材、評論方式、動機等問題都要處理,但學校老師誰又有這麼多時間客製化每個孩子做IEP呢?學校教學是大班制,一定是以該校平均程度下手才能照顧更多學生,因此國中C的孩子再經過高中三年無效學校是常態,沒什麼意外。問學習成就後段學生問題,雙北應該訪問復興高中、泰山高中教師群,問北一女問就是永遠授課時數不足。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20 08:40:00英文C為什麼還要來唸高中?看過高職的課本覺得蠻好的都在複習國中內容很適合國中沒有跟上程度的學生去唸
作者:
Asuero (阿龍)
2025-03-20 10:52:00有很多原因,不是一句話可以帶過的。 有些地區沒有適合的高職,也有很多小孩既沒有學術興趣,也沒有職業興趣。其實大家都只是走個過程,現在早已不是古代國中畢業不喜歡讀書就去學一技之長的年代,很多小孩、家長也就是意思意思讓孩子讀個高中大學,至少有個求職門票和多在學校待久一些不要太早進入社會染缸,這樣想沒有不對,受教念書還是會多少影響人的發展,許多陳義過高大可不必。一個小孩沒有學術興趣,不代表他就有職業興趣,多的是兩者皆無的。有問題的不是高中而是國中,國中小是義務教育,國中小義務了九年後學力拿C,是需要強力補救的族群。沒有多少人是國中B+以上,學測5以下的,大多學測最後這群,國中就是非B即C上來的。我們的社會並不鼓勵(甚至變相懲罰)努力扶弱的學校,大家只關心頂標以上、滿級分多少人,比例多少,誰關心一個學校花了多少心力把國中C或B的孩子吃奶的拉了三年從5以下進步到8、9級分?臺灣教育有全球著名的教育逆選擇,弱勢孩子大量集中在學校相對高的後段私校,近年來雖因學費政策有緩解,但本質沒變,那偏遠公校、私校為了招生,自會傾注所有力氣在衝最前面的自強班、醫科班,也有學校逼迫學生繁星非得填不想要的國立大學,因為該班為「國立大學保證班」,但衝榜單學校才活得下去活得好,你宣傳本校把多少國中後段的孩子拉到中段,或是底段的孩子拉到中後段,根本沒有家長在意。古代新聞只會笑六龜高中全校最高40級分,誰關心六龜高中這些孩子國中幾分進來的?
作者:
mijh (轉換)
2025-03-24 12:28:00高中大學只是過水 c不c差別不大 大多數的未來由家庭社會資本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