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關於練習數學,遇到不會的題目時

作者: onepunchgg (onepunchgg)   2022-05-12 21:58:33
大家好
是這樣啦
我數學很差(但我物理不錯,超奇怪)
但我思來想去,絲毫不覺得我念數學的時間少
應該是練習方法或節奏有問題
舉例來說,我常常在練習題目時沒想到最適合的那個解法後就開始鬼打牆,
一直走不出去
可能一題卡了2 30分鐘都走不出來,但自己又覺得不應該看解答
如此一來,我每次練習數學的效率都很低
練的題目少以外,常常解題思路根本跟正確的路差超遠,看似算了一堆,
實則對題目的理解一點幫助都沒有
嘗試從自己比較拿手的物理類比到數學,想找找看有沒有類似的解決方法
對我來說,物理的問題很明確,我也可以理解那些公式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所以在處理物理問題的時候,我自己腦中一下就可以聯想到怎麼解,寫起來就很輕鬆。
但寫數學的時候,常常看到題目一片茫然,連第一步都不知道如何下手。超崩潰。
我物理跟數學的程度差異差不多就是
物理可以考班排前三,寫30題只會錯3題
數學永遠都在15-25名掙扎,做30題可能會錯16 17題ㄅ
想請問的問題有二:
其一:
要怎麼找到解題的那條「路」?
我之前常常一看到題目就自己亂畫輔助線、
亂發想一堆有的沒的,最後對答案才發現根本是自己想太多。
最近有嘗試強迫自己從題目給的條件出發,
似乎有所改善,想請問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嗎?
其二:
在練習時遇到無從下手或卡很久的題目時,應該怎麼做?
繼續想嗎?或是就不要浪費時間,趕快做下一題,最後再來對解答?
作者: diego99 (誰是我的小天使?!)   2022-05-13 00:25:00
不要害怕看詳解,該擔心的是看完詳解後以為自己會做了。其實你內文提到「練的題目少」大概就主因之一吧。另外是一些反射性的反應沒有建立,很可能是觀念不熟,課本基礎例題與練習題先練熟吧。
作者: thejackys (肥波)   2022-05-13 04:21:00
從問題的解題過程來講的話 我覺得大致可以拆解成三個步驟 1. 分析問題把文字圖形轉化成數學模型 2. 從學過的方法法找出適當的解法 3. 使用解法解出答案 不太確定你是上面哪一部份有困難 在知道數學模型之後 2.跟 3.的話應該相對比較直接3. 就是要熟悉每個方法的步驟或公式 最好自己複習時能直接回想說出來說寫出來這個方法的通解 舉例來說像國中的十字交乘就是把拆成兩個x找到常數項相乘等於原式的解2. 的話就是看你的腦袋能不能連線到對的解法 要知道每個解法要解決什麼樣的模型 要去問你自己跟這個問題有關的方法有哪些 有些時候可能都要稍微試看看才能找出來好的方法1. 基本上就是你的數學直覺跟數學語言的熟悉度 試著問自己這個題目想要知道什麼 以前學過那些章節可能跟這個問題比較有關聯 有什麼已知條件跟限制實際解題的時候 很多時候大腦都幫你想好了 可以直接看到解法 不過如果看不到的時候 就是想辦法把問題拆成很很多個問題來讓大腦解決剖析他 有什麼條件?想知道什麼? 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它?(或反過來 a方法可以算什麼 b方法可以知道什麼?) c方法的步驟是什麼? 不一定每次都找對方法 不確定的話就是試算看看 試著寫看看 看感覺起來對不對 不對就在重來一次問題就是要怎麼把他跟你腦袋連結起來 複習觀念時 首先直接把課本目錄拿出來看 想辦法做到看到章節名稱你要能夠回憶出來或寫出來 他想解決什麼問題 有哪些方法跟通解想不起來的地方就是你不夠熟的地方重做例題要有意識自己在幹嘛 在解什麼樣的數學問題 用的是什麼方法 寫練習題的時候也是先試著想過一遍上面的問題 拆分他 阿想不到的話一樣課本目錄拿出來從目錄看看能不能想到相關聯的方法 不行在看解答 看解答的時候一樣記得 問自己 他用的是什麼方法 來解這種題目(數學模型)概念上就是要讓大腦幫你把解法蹦出來 就這麼簡單 把一個問題變成很多個問題 無情的問題機器一直問你的腦袋然候答案就會蹦出來了好像應該直接回文的== 不過算了 話說我高一的時候也是有時候看一題數學題發呆3小時不會然後回家雖然後來學測也是小爆 13級而已 不過從課本釐清觀念真的很有用 然後真的遇到不會的時候記得出去散個步 讓思考發散一下
作者: TDK56 (TDK)   2022-05-13 14:06:00
數學筆記
作者: LawLombie (盧芹達)   2022-05-13 14:41:00
推樓上超詳細回覆
作者: lee0820 (okc pg0820)   2022-05-13 23:11:00
t大要不要直接回文XD
作者: liaoya (yaya)   2022-05-14 11:50:00
看詳解時要去問:為什麼他會想到這個方法?而不是只是「看懂」詳解。找到正確的解題方向是最困難的!
作者: drsung48 (宛宛)   2022-05-14 12:31:00
你要不要試試看按章節整理解法這個方法
作者: skylion (溫暖的傳說)   2022-05-14 12:31:00
要做有詳解的題目
作者: drsung48 (宛宛)   2022-05-14 12:32:00
畢竟物理確實是題目很直 感覺你讀題時就卡關了
作者: skylion (溫暖的傳說)   2022-05-14 12:32:00
卡10分鐘沒有任何頭緒就不要想了
作者: billy12345   2022-05-14 18:15:00
推薦一本書a mind for numbers受眾是文轉理工學生作者本身大學是學俄文的26歲進美軍後有所啟發覺得搞科技的人腦袋結構都不一樣30歲出來後重新進大學學習現職華盛頓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教授樓上有提到的發散模式那本書也有講到我個人是是蠻推的那本舉例蠻多是微積分的整體內容也算是實戰手冊quote by von Neumann, “Young man, in mathematics you don't understand things. You just get used to the them .大佬都這樣講了就盡力去習慣吧而且我覺得學物理的有些model套在數學上蠻實用的啊至少我現在在學向量微積分都在感嘆我物理怎麼這麼爛qq
作者: rusly (因風飛過薔薇)   2022-05-14 21:03:00
數學需要開創性的思考,物理是背招式練功我也是物理還行但數學爛爆的XD
作者: stock999 (史托克柰褦錼)   2022-05-16 12:21:00
數學類文科。樓上講得剛好相反??
作者: Hiabtd (科學超電磁砲)   2022-05-17 02:37:00
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我。我不會說自己物理頂尖,但自認勉強還不錯,但數學從國小五六年級便每況愈下,從此狀況完全跟原po一模一樣,物理的公式看到就知道哪些數字代表什麼意義、該怎麼計算,可是看到數學就是一臉懵逼,後來國三有嘗試去考師大附中科學班,初試物理原始分數滿分60拿了49,T分數71.多(換算成PR大約90以上),數學則是滿分一百拿了16...,T分數好像三十幾...?PR好像個位數,物理跟數學的水平真差了十萬八千里。到後來會考也是自然科A++,數學B++,勉強上了個不錯的高中,明明寫了十幾年數學歷屆也是毫無頭緒問題出在哪。上了高中更是淒慘,高一上學期認真讀一樣血流成河,段考40出頭,心智不堅的我從高一下學期中開始直接擺爛,後來高中數學6學期被死當三學期,剩下三學期只有一次補考通過...。實在不孝,浪費一堆補考費。然而奇葩的是即使到高中物理還是毫無阻礙,裸考甚至還能班排一,後來因為對自然科很有自信,而且111學測的自然科只有考高一範圍,便選擇去社會組見見世面,認識不同的人,整整一年以上沒讀自然科。而高三上最後也都在讀英文跟數學,然後自然仍然有14級(我知道不怎樣,但至少有頂標,而且這是一年半沒讀裸考的結果),至於數學...則是7級,勉強摸了均標(從高三學期初開始嘗試補救),說了這麼多我還是不懂數學該怎麼讀,只是想告訴原po不是孤單一人...,看到原po肯上來尋求解決方法,已經從根本上超越我了,相信原po之後數學能跟物理一樣厲害⅙)(*′∀‵)
作者: CMHTW (棒球是人生)   2022-05-17 02:53:00
推樓上我同學,少數社會組能在學科能力競賽幹掉自然組的人
作者: william2001 (人間似水泊)   2022-05-17 23:41:00
很棒的問題,也引來許多很棒的回答。
作者: daniel0120   2022-05-18 21:09:00
總比我數學爛物理更爛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