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大學教授發起「流言終結運動」

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醬,醬不汁冰,難吃!)   2019-06-01 10:21:55
※ 引述《vinnyk (vinny)》之銘言:
: ◎新聞標題:
: 申請入學淪多錢入學?大學教授發起「流言終結運動」
: ◎新聞來源:(請填入媒體名稱)
: 聯合新聞網
: ◎新聞日期:
: 2019-05-31
: ◎新聞內容:
: 書審資料不做會比不上人家嗎?幹部證明及志工服務到底有沒有用?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
: 系系主任陳婉琪,在臉書發起「申請面試流言終結運動」,邀請大學教授一起澄清社會大
: 眾對大學申請常見的誤解。她表示,一旦想要跟風,你就失去了獨特的你自己。包括台大
: 電機系教授葉丙成等上百名大學教師,都認同並分享此文。
: 部分家長團體日前指出,申請入學比例大幅提高,已經成為學生兵家必爭之地,為了讓備
: 審資料「漂亮」,各種琳瑯滿目的營隊因應而生,價格更是節節高升,申請入學已經變成
: 「多錢入學」。
: 然而,有大學教授站出來,盼傳達正確的資訊給家長跟學生,免得一直被騙花冤枉錢。
: 陳婉琪表示,關於申請入學,相同的公共意見每幾年(或甚至每年)就要翻騰一次,為什
: 麼?冷飯也只能炒一次好嗎?很多家長(有時會出現高中老師也)以為面對大學申請必須
: 這樣做那樣做,導致自己焦慮不已,連帶地讓整個社會焦躁不安。可是有許多「以為」,
: 真的不是大學端的實際篩選運作原則。
: 為了讓不正確的迷思停止散播,陳婉琪發起一個「申請面試流言終結運動」,邀請所有在
: 大學教書的老師們,來一起澄清社會大眾對大學申請常見的誤解。
: 陳婉琪指出,已經有很多大學老師,不論是親自寫文章,或是受訪報導,都曾提過類似的
: 內容,但為什麼這些誤解總是長駐人心、縈繞不去?他想,是因為個別發聲(儘管那位老
: 師再怎麼有名氣)仍不夠有力量嗎?那如果我們集體發聲呢?
: 陳婉琪邀請在大學教書的老師們,如果同意文章的QA內容關於個人申請篩選原則,請留下
: 校系名字或分享此文。如果能夠透過系務會議得到多數同仁的同意,請直接留下校系。也
: 可以選擇性的同意(譬如商學院是否可能不同意服裝Q1題,但同意其他部分),也可共同
: 增補缺漏的常見迷思及適當的回答。
: ●[申請面試 Q & A]
: Q1:【服裝】大學申請面試需要穿西裝、襯衫、套裝、絲襪嗎?
: A1:穿得像學生,整齊清潔不邋遢就可以了。穿襯衫、穿套裝雖然不會扣分,但「絕對不
: 會」有加分效果!
: Q2:【書審資料】我看新聞說很多人都花錢找人幫忙製作書審資料,弄彩色漂亮的封面,
: 我擔心我不做會比不上人家。怎麼辦?
: A2:跟服裝問題一樣,印刷材質及色彩比別人精美,雖然不會扣分,但「絕對不會」有加
: 分效果!重點是你如何透過文字內容來適當表達你自己的獨特性。如果找人代做(先不討
: 論這其實屬作弊行為),實質上很容易導致千篇一律,顯得你全無特色,面試時也容易漏
: 餡。
: Q3:【活動經驗】既然多元入學的精神是重視各方面的才能,那麼備審資料裡是不是活動
: 經驗越多越好?
: A3:學生課外活動的學習固然同樣重要,但並非必要,也未必是越多越好。首先,面試的
: 功能之一便是確認你的書面資料呈現就是真正的你自己,因此通常會根據你的書面資料來
: 深入追問。書審資料中「膨風」越大,實際一見面一對談,落差就越大,可能反而成為你
: 的敗筆。其次,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未必非要以活動來勉強自己。舉例來說,當多數學
: 生都以活動經驗來點綴自己時,一個喜歡獨自看電影,累積許多優質影評作品的學生就會
: 脫穎而出了。
: Q4:【營隊】參加學科主題的營隊,應該對該科系之申請有幫助吧?
: A4:與上述活動經驗類似地,營隊參不參加絕非重點。你有無表現出對特定領域的了解與
: 熱情才是重點。若你總是為參加而參加,或只因為父母指點才去參加,自己說不清為什麼
: 參加以及對自我探索有何幫助,也只是徒然暴露你參與模式的淺薄性,造成反效果而已。
: 反過來說,若你真的有心探索特定科系領域,浩瀚網路資源及公共圖書館,都是你的寶庫
: 。
: Q5:那麼,幹部證明及志工服務到底有沒有用?把我們搞得很累耶~~
: A5:【社團幹部或志工】幹部證明及志工服務本身沒有太多作用。跟活動、營隊都一樣,
: 堆疊出來的項目資歷本身並沒有意義。除非這些經驗剛好可以對學生產生什麼深刻影響,
: 且學生能夠清楚地、誠摯地表達自己。換句話說,活動、社團、營隊這些都只是媒介(不
: 會因為有了營隊證明就如何)。透過媒介,我得以成長為更棒的人。如果是媒介,那麼喜
: 歡讀書、喜歡聽Podcast、喜歡寫小說並在虛擬空間與人互動…… 不也都是很棒的替代媒
: 介?且適合的媒介不也會因人而異?
: 當申請者(或輔助申請的家長、學校)覺得這樣搞很累時,就表示很可能抱持著跟風的心
: 情(認定做了有用,一定要做,不敢不做)。一旦想要跟風,你就失去了獨特的你自己。
: ◎原始連結:
: https://reurl.cc/vAy2L
: (標題、內容須與原始新聞相符,否者予以刪文,)
: 請注意轉貼新聞的字數不列入計算,
: ↓請在此線下方加入至少20字並超過一行之心得或討論!
: >
作者: redsa12 (哈吉米)   2019-06-01 10:36:00
教授不需要有天眼通吧 正常的教授你說看不出小朋友是在裝會還是真的有花時間去了解研究過 我還真不相信 先修大學的課程也沒什麼問題吧 這也的確是在了解自己興趣的範疇然後 要深刻的了解自己本來就是一件耗心耗力的事情減輕壓力本來就是本末倒置 聯考那套才是不負責任 不讓學生花時間心力在了解自己上 一昧的研讀上大學後根本相關性不高的高中教材
作者: psychicaler (MOCVD)   2019-06-01 10:59:00
照樓上講的,國文地科基礎物化都可廢了基礎物化改實驗物化高三數甲乙用一堆的,居然能說相關性不高
作者: nigelhu7 (ice_man)   2019-06-01 12:33:00
幫一樓補血,高中有一堆課程內容對以後沒什麼用,那是在培養基礎能力以及學習如何學習知識。如果用聯考制度要把所有用得到用不到的基礎知識都練習到很熟練背一堆自己用不到的東西(每個人所需要的技能不同),不是很浪費生命嗎?所以我認為申請入學是一個救贖,不必花太多心力去應付考試,而是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自己所需要、感興趣的知識。
作者: psychicaler (MOCVD)   2019-06-01 12:39:00
樓上你知道,大學學更多用不到的知識嗎二類組研發工程師,十幾個必修整本用的可能只有兩科
作者: NomeL (暱稱是甚麼owo)   2019-06-01 12:59:00
樓上你知道 大學的設立是為了培養研究人才嗎我不知道樓上讀的學校到底如何 但至少鄙系的必修都是該領域非常基礎的東西啦
作者: DaiRiT (戴爾特)   2019-06-01 13:26:00
所以指考不就是比學測還要好的制度?指考每個科系選擇需要的科目採計前面還有文章下面推文說高中生無法理解大學科系真正在學的,這樣高中生怎麼會清楚知道自己興趣?
作者: wen17 (祭祀風的人類)   2019-06-01 13:31:00
絕大多數無法了解 但是有一些可以了解的你說的沒錯 現行學測基本上目標就是那些能真正了解的剩下的就... 你就當拚學測成績+在校成績喽
作者: DaiRiT (戴爾特)   2019-06-01 13:32:00
能理解的就是少數啊 而且還是偏基礎科目
作者: wen17 (祭祀風的人類)   2019-06-01 13:33:00
所以學測就是這些人的管道啊....
作者: DaiRiT (戴爾特)   2019-06-01 13:33:00
所以因為那少數人而推行學測推甄?
作者: DaiRiT (戴爾特)   2019-06-01 13:35:00
面試怎麼看出邏輯思考..?我真不知道面試問那些問題能問出邏輯思考..
作者: wen17 (祭祀風的人類)   2019-06-01 13:36:00
*交大資財
作者: DaiRiT (戴爾特)   2019-06-01 13:38:00
數學難度提高、非選題目增加,讓學生只用學過的觀念就能解決的題目或是考小論文都能測驗邏輯這些都比面試的效率還要高或是高中加上「邏輯」,考試加考邏輯
作者: wen17 (祭祀風的人類)   2019-06-01 13:39:00
你不覺得非選題目&小論文這兩點 就偏向面試了嗎你也把紙筆考試的能耐看太大了吧雖然我是覺得低於中字也不用浪費錢面試了......
作者: DaiRiT (戴爾特)   2019-06-01 13:41:00
問題是面試沒有充分時間啊才幾分鐘 要看出什麼大學教授當然不是笨蛋,但也沒必要神話極少數了解大學科系的學習之外,絕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
作者: JunDT2008 (浮潛中)   2019-06-01 14:06:00
大學教授也還是沒用到每科
作者: andy0219 (OuO)   2019-06-01 14:48:00
而且就一個大學的一個系發起的運動 很多校系也不會鳥
作者: golden31 (進入四檔)   2019-06-05 01:39:00
這篇中肯面試的教授能對每個學生用同樣的標準?像今年二階人數爆炸,面試的“品質”會不會受影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