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學個人申請不利弱勢生? 教育部拿數據打破迷思

作者: orz44444 (新台幣沒有國際信用!!!!)   2019-05-17 20:14:48
◎新聞標題:大學個人申請不利弱勢生? 教育部拿數據打破迷思
◎新聞來源:聯合報
◎新聞日期:2019-05-17 19:02
◎新聞內容:
108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招生」昨公告統一分發結果。教育部高教司今天發出新聞稿表
示,根據分發結果顯示,108學年度經濟弱勢學生較107學年度增加242人,增加幅度成長
逾11倍之多,顯示今年個人申請管道相較於往年更有利於弱勢學生升學。
高教司指出,透過分發結果顯示,108學年度首次將學測改為學生自由選考,大學於個人
申請入學管道採計學測成績至多四科,鬆綁考科限制,學生提高了被看見的機會;大學配
合調整選才工具,回歸學習歷程適性選才且有效降低招生缺額,創造雙贏結果。
根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所提供資料顯示,108學年度整體招生名額使用率(獲分發人數/
招生名額數)為91.49%,較107學年度整體招生名額使用率81.30%,增加10.19個百分點
;分發後的招生缺額計有4,699個(不含原住民及離島外加名額),較107學年度招生缺額
10489個,大幅減少5790個。
有關部分家長擔心因第一階段篩選通過人數增加,恐導致大量學生落榜等部分,高教司指
出,就整體報名考生的分發情形而言,108學年度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人數71450人,獲分發
人數51517人,通過第一階段篩選考生分發率(獲分發人數/通過一階篩選考生人數)為
72.1%,相較於107學年度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人數63336人,獲分發人數46648人,通過第一
階段篩選考生分發率為73.65%,亦僅降低1.55個百分點,並無外界臆測今年有大批學生落
榜的情形。
另有外界質疑個人申請管道不利弱勢學生升學等節,分析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經濟弱
勢考生獲分發情形,106學年度有2408人報名,獲分發有1235人,至107學年度2419人報名
,1,256人獲分發,兩年間獲分發人數僅成長21人。而108學年度有3016人報名,1498人獲
分發(佔報名總人數1.65%),較107學年度增加242人,增加幅度成長逾11倍之多,顯示今
年個人申請管道相較於往年更有利於弱勢學生升學。又原住民考生108學年度獲分發人數
986人,相較於107學年度841人增加145人,成長幅度顯著提升。
近期外界認為多元入學制度,恐對偏鄉或經濟弱勢的孩子不利、擔憂第二階段甄試的交通
及食宿超出負荷,部分家長團體提出大學可採「視訊面試」之建議。對此,教育部認為「
視訊面試」可小規模在離島與偏鄉地區試辦,且須高中與大學彼此配合,以解決遠距面試
所衍生的公平、公信疑慮。
◎原始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925/3819311
作者: psychicaler (MOCVD)   2019-05-17 20:23:00
弱勢錄取比率 106 51.3% 107 51.9% 108 49.7%分發/報名用倒數第二段數據算
作者: petitnoir   2019-05-17 20:57:00
沒落榜但是放棄去考指考的不知多不多?
作者: nigelhu7 (ice_man)   2019-05-17 21:20:00
噓一樓,每年的一般生錄取率都不太一樣,比弱勢生每年的錄取率高低沒什麼意義沒有一個制度對弱勢生有利,請不要拿弱勢當恢復聯考的藉口。增加弱勢保障名額還比較實際。
作者: ddss (像風一樣)   2019-05-17 21:31:00
台灣的大學全球密度最高,當時的教育部也是用很科學的數據作解釋,說百利而無一害絕沒有大學學歷貶值問題,怎麼解釋的?全球擁有大學學位比例最高的國家是台灣(數據的確是如此)所以人民素質是全球第一這樣,擁有全球第一的人民素質怎麼會有學歷貶值問題?這是很荒謬的指控!這是當年教育部的對於一個小島擁有一百六七十所大學所做的很科學之數據解釋
作者: clusis (不能輸在志氣!!)   2019-05-17 21:38:00
報名費、交通費、住宿費是筆可怕負擔,官員您不懂民間疾苦啊!
作者: s505015 (s505015)   2019-05-17 21:43:00
教育部 是不是文組的啊數據是這樣看嗎 你這樣報 教授不把你電爆?
作者: psychicaler (MOCVD)   2019-05-17 22:18:00
笑死了,有說要恢復聯考嗎?數據比較手法粗糙106跟107差不到1%,為何108少了2.2%倒數第二段數據統計能這樣比較?如果這樣比例認為差不多,就照實寫出來啊這篇文像LED換製程,結果用三顆新跟一顆舊比亮度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19-05-17 23:33:00
阿反方不是常說要提高指考比例?這方分明都知道問題在於個申的花費,那重點就應該擺在這。除非提高指考名額後,整體能看見的弱勢比例差不多;或是乾脆不要把弱勢當大旗揮。否則這主張根本不合理。
作者: hsnu547 (小丑的眼淚)   2019-05-18 01:04:00
只靠四科篩,造成超額過篩,然後大部分的系,二階有報至少有備,就是排個順序,完全沒有選的功能,這種只“篩”、不“選”還能歌頌,實在好笑
作者: ntnusliver (炸蝦大叔~~)   2019-05-18 01:21:00
增加幅度逾11倍之多 這甚麼鬼3年人數 10000 10001 10011 增加幅度也進步10倍喔
作者: dfcmsingir (奇蝦)   2019-05-18 01:49:00
不管哪一種入學方式都難以避免階級複製的影響,甄選的確有很多因為金錢交通等問題沒辦法到理想的學校科系啦,不過印象中看過的科學研究數據,整體上來看,反而指考階級複製的情況更嚴重也沒錯(補噓那一篇文章中的數據
作者: redsa12 (哈吉米)   2019-05-18 05:57:00
推教育部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19-05-18 06:09:00
他是指每兩年的成長比例吧?
作者: psychicaler (MOCVD)   2019-05-18 10:22:00
按比例多60弱勢生落榜,多千名弱勢生讀書時間打水漂今年申請二階跟去年申請比較,哪個環節有問題該檢討犧牲千名弱勢生權益,結果只讓200多提早錄取而已打錯,是600多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是1500多落榜弱勢生得面對比往年更大壓力
作者: petitnoir   2019-05-18 10:50:00
好奇請問落榜弱勢生是指那些人?只是想知道1500是怎麼抓的
作者: psychicaler (MOCVD)   2019-05-18 16:29:00
倒數第二段
作者: Shower360 (Shower360)   2019-05-19 00:19:00
噓教育部,數據哪有這樣分析的?當大家都智障嗎?可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