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點評高師大

作者: happyjohnny (蔡強尼)   2019-02-17 18:00:16
魯叔大學畢業一陣子了,趁著高中生學測結束,想到可以介紹自己的母校,一部分也勸世
一下,拜託慎選學校。先別噓我學店,雖然近幾年砍課、申請漲學費的問題讓我越來越相
信它是學店(XD),但還是有一些值得懷念的地方啦。
我母校是高雄師範大學,校區分和平、燕巢二處,搭校車會經過高速公路,車程差不多40
分鐘。還聽說曾有司機途中下錯交流道,開到屏東去了。orz
我畢業於文學院某系,位於市區的和平校區,燕巢只有特定活動,或者純粹找朋友時會去
,所以全文會在市區寫多一些。
1. 整體風氣:
師範院校最為人詬病的還是在於保守,即使喊了幾十年說要轉型,文院三系(國文、英語
、地理)也只有一半的人必修教程,但老一輩教授還是覺得你要當老師,必須注意這個、
注意那個的,更別說每次跟長輩聊到,總是要解釋好久,不是每個人都當得上老師。QQ
2. 環境:
和平校區在高雄市苓雅區,對面是文化中心側門,幾百公尺外就是高捷文化中心站。由於
位置不錯,在覓食、購物,或是買書,甚至補習轉學考、研究所都方便。但因為住在發大
財市,有一輛機車會更行動自如。
市區的校本部極小,還有一小塊是高師大附中,因此男宿樓下的學餐在平日中午根本是高
中部的學餐,經常要跟高中生一起排隊買飯,很擠。不過學校周邊能吃的還算不少,這點
倒是還好。
燕巢校區位在數十公里外,上班日有校車可搭,一次30元,但教職員不需排隊又免費,很
幹。每兩年會有一次校慶辦在這,加上大一大二會點名,所以多半都會去個幾次。理學院
、科技學院在這,因為地廣人稀,相對享有的空間比和平大很多。但以前跟這兩個院的朋
友聊過,讀到高年級後,其實多半會住在市區通勤,因為生活機能……你懂的。因此,機
車的必要性又比和平更高一些。然後,小心騎車。
喔對了,聽說校門口到裡面的教學區和宿舍有一公里,前半段校地留了一堆空地,原本想
要把整間大學遷過去,但似乎沒錢。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行政非常雷,每次去行政大樓辦事情時,負責我這系的人員不知道
臉在臭什麼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國立大學都是這副德行。
3. 資源、老師、學習氣氛
以文學院來說,雖然前文嫌得要死,但真的沒有多差啦,至少有一棟獨立的文學院大樓,
大學四年九成以上的課都在這裡,不太需要東奔西跑,讀書環境不差,加上幾步之外就是
圖書館,找資料也方便(雖然是因為學校本身太小……)。
阿對了,就算燕巢很偏僻,但有過去那邊的話,還是可以使用一下那裡的圖書館,很高級
,看漫畫很舒服(放錯重點)。
師資而言,雖然很受不了一些老派教授總是以為我要當老師,但系上老師除了走到哪裡都
會有的地雷外,多半很關心學生,也很願意幫忙學習上的問題,回憶起來,還是很感謝大
學時的老師們。
同學而言,大概就常態分佈吧,強者到哪都強,混的、不知道在幹嘛的也不少,甚至有朋
友領到學士服後,系辦卻通知他被退學了(文院被當幾科硬課不稀奇,被二一有點奇葩,
被退學根本是奇蹟orz)。
有趣的是,如果有志繼續讀國內研究所,身旁的朋友多半考得不錯,大概是很想脫離高師
吧(?)傳統前幾大如112、113、114、116,乃至119都有大學時期的朋友。
4. 整體點評:
四年唸下來,真的覺得高師很雷,卻也很懷念(整個矛盾)。雖然罵過學校幾百次,但四
年在高雄生活的日子還算是愜意,雖然不知道變成發大財市之後,會變成怎麼樣orz。
經過回憶,大致可以做以下的點評。
(1.) 高師在當地名聲還行,接家教不難,但性別不正確的話,另當別論orz。
(2.) 由於分數和彰師大相近,每年都會有人問到底該選哪間,但抱歉,無解。硬從環境
判斷的話,只能建議二類組要考慮一下要不要選高師,因為兩個院在燕巢,生活環境不是
每個人都能接受。和平校區的三個院(文、教育、藝術),我大致持平,就是不推薦,但
也不會強烈反推。
(3.) 如果對教育有熱忱,還是可以選高師,教育學程的確存在一些強者教授,也在他們
的課收穫很多。但如果沒這麼想,甚至不考慮教職的話,建議另尋他校。由於分隔兩校區
,大學部也被分拆成一邊10個系,另一邊9個系,科系少、人數少,開的課程自然很侷限
。如果還不是很確定興趣在哪的話,讀一間這麼侷限、修課沒有這麼方便的學校,探索的
空間也會因此受限。或許找一間分數相近、系所多元一點的地名國立都會比高師好。
對了,搬到台北讀碩班後,好懷念在高師可以55元吃到雞排飯的日子哦。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