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勸君莫讀機械系

作者: curtisyapp (酸蜜餞)   2017-07-27 00:33:15
※ 引述《lemon651 (小明)》之銘言:
: 小弟不才也還是學生,不過對於給高中生一點意見還可以
: 本身是112畢業的就針對112的弊病略談一下,小魯大學時期大概50%,所以就針對自身經
: 驗講解一下,卷哥卷姐們就手下留情了
嗨,
看了一下ID,我們應該是大一的同班同學,
成績大概跟你差不多,
一起上過不太會SolidWorks的陳__明的課,
也遇到最後變成電風扇大賽的氣浮船,
提供一些不同面向的想法給你或高中生參考。
: 先講結論:必修課程的安排跟更新都培養著一個很不專業的機械生,機械系不是不能讀,
: 而是得想好再讀
我想跟你討論的是你說的,
"美國大學畢業生就能樣樣學樣樣實,為什麼到台灣就要變成大學只是教你如何有效的
學習新能力"
我覺得要認清一個觀念,
學習新能力是你自己的事啊,
美國的學生利用大學的時間找專題、找實習,
透過這些方式不斷打怪練功,當然會有一定的能力。
一個大學生只是乖乖上課下課,當然就只能學到"如何有效的學習新能力",
就是你口中的台灣大學畢業生。
讓我引述moboo大的話
"
他們在有限時間把所有科目基本觀念都掌握得很好
也在實務上很有經驗
通常都去過大公司實習,所以第一份工作就已經很能上手
"
按照這個想法,
要變得像美國大學畢業生一樣猛,
應該要"書要念好"再加上一定的"實務經驗"增進實戰能力,
書要念好
112提供的課程架構我覺得是沒什麼問題(不會到沒用),
大部分都足以作為機械工程實務上的基礎知識,
(你可以參考我前面的那篇)
除了有些很雷的老師另當別論。
實務經驗
系上有很多實務經驗的資源,
可以選有project的課、跟教授專題或是找實習,
有哪些實務經驗的例子,我就列一下我所知道的:
同學跟黃光裕老師的實習,去中國珠江兩個月,
有同學、學妹暑假去達明實習摸他們的機械手臂TM5兩個月,
有學弟去上銀實習摸他們的手臂控制器,
有學弟妹跟林沛群老師的專題參加NI辦的比賽,NI的晶片任他們玩,
強者我同學跟著施文彬老師做仿生的專題,成果還丟在期刊上,
學妹在高材期末報告利用材力的原理設計一個舒服的胸罩,
同一門課的學弟嘗試分析小當家傳說廚具的可行性然後還去工廠試著加工。
我自己是跟了兩個學期的專題,去了兩個暑假的實習(都是透過學校老師),
摸實驗室的ANSYS、SmartDo,
摸公司的線切割機學實驗方法震動量測儀還有分析軟體。
我認為我們有很多同學、學長姐學弟妹都利用學校挖很多資源,
這些人絕對有達到你認為美國大學畢業生的程度。
如果你都認真念完書、專題實習都做了,
還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大概是你對自己要求太高了吧XD
: 首先是,非純學術的應用學科很沒用:
: 工程圖學:我那年前半學期教手繪跟後半學期學教授自己不太會的Solidworks,程度大概
: 就是我高中電腦課就有的程度
不懂你是要說工程圖學沒用,還是抱怨工程圖學的老師沒用XD
我現在每天都要碰CAD,工程圖學對我來說蠻有用的阿。
: 工廠實習:就知道傳統機台怎麼用,不過都是很過時的產品
機台真的舊
工廠實習的目的也就只是"讓你知道有哪些機台"
: 計算機程式:依據機械系不同老師教不同語言,當年還在教VB,小弟運氣好遇到的是教C#
: ,但大二學的,之後再也沒用到,認真覺得你擺這門課不如教Matlab
可是我到現在也沒用到matlab阿XD
我猜計程只是讓你對程式語言有個基本的認識所以教C#那些。
: 機械設計原理:剛好遇到做搞笑的氣浮車,車身限制一堆,最後你都不明白為什麼不做有
: 輪子的車就好了...
黃光裕老師要求報告要出工程圖,要分析設計的好壞檢討原因,
我覺得都蠻實用的。
: 量測原理:囫圇吞棗的塞一大堆東西給你,最白痴的是報告要用手寫,浪費大家的生命,
: 電腦可以完成的東西要用手寫,我就算查到補充資料我也不想用手寫上去,雖然很多東西
: 是在量測實驗時候學到的,不過還是皮毛
我也不喜歡量測原理上課方式,
: 撇開那些學完也不知道用在哪的基礎機械知識或有可能學的很爛的科目,說到CAD不會,
: 說到Matlab不會,labview不會,資料處理分析能力也沒有。(P.S 我是不知道台灣科技
大學至少有四門課讓我碰CAD(兩個必修),我不太懂你為什麼說不會,
Matlab跟labview的基礎使用我記得機工實驗都有教(還是你希望開一整個學期的課?),
如果不是都抄家產的話,機工實驗結報的結果討論教的就是最基本的資料分析能力八。
: 公司有沒有在用這些基本的軟體,但我知道美國還滿多職缺需要的)好啦,其實沒那麼慘
: ,還有七大領域的選修讓你修,小弟不才修到熱流、電子、製造領域的課,上述東西在課
: 程裡還是沒用到,電子電路沒電機系的紮實,製造就跟低薪傳產有關,熱流學會的東西叫
: 查表,所以我說設計這個七大領域課程意義在哪?我寧願編幾套選修套件,也
: 不要在那假多元真雜亂
: 然後就大四零必修,做了幾個簡單的專題,然後就會有一半的人莫名進入研究所,組別還
: 有可能是名次不好被迫選的組,讀研究所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大學沒什麼能說嘴,起薪還有
: 差,小結:機械系內建六年
沒人逼你念研究所,也很多同學沒唸研究所,
你不是也出國念了嗎XD
: 回首四年,除了自己修的專題外,你會很強的就是算數能力,然後,沒有然後,最後發現
: 很多事電腦都可以解決,但你不會用,只好自學,什麼論文回顧之類的是進實驗室當專題
: 生學到的,專題還不是必修,簡而言之,庸庸碌碌過完四年基本功差不多是沒有,一個Pr
: oject都不用做也能畢業
很多project可以做,只是沒人規定一定要做,
這樣不好嗎(?
: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想好再讀」,想好自己的目標確立興趣再讀,如果有人跟你說每個科
: 系沒興趣的話都差不多樣子,那我說既然都是被迫學習,怎麼不選薪水高的電機資工?
: ========
: 我想我這篇文的意義是對於在求學路上容易迷失自己的機械生們的建議,而在系上的各種
: 資源上,我想的確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結論一下,
想要大學畢業就很屌,
除了念好書,
自己主動找實務經驗培養,
找老師多問,導師不是只負責請導生厭的,
就這樣。
作者: antony990505 (我想大便了)   2017-07-27 09:4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