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配合高中歷史課綱重大變革這些書籍列

作者: wattswatts (挖哩)   2017-07-05 10:14:47
課綱重大變革,當然要搭配國內外史料解密密文條約公報還有當時的新聞報導,這些課外
書籍會有對台灣這塊土地更精確地認識,而對以往的中(華民)國政權從小黨國教育神話小
說裡長大的台灣人,有豁然大悟的感覺!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PMl-ogC ]
作者: wattswatts (挖哩)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問卦] 配合高中歷史課綱重大變革這些書籍列選修如何
時間: Tue Jul 4 10:38:40 2017
建議這個列為選修,大家覺得如何?
電影《被出賣的臺灣》
(英語:Formosa Betrayed)
2009年出品的一部美國電影,
劇情以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為背景,改
編自江南案、陳文成命案、美麗島事件、
林宅血案以及台灣問題等,類型屬政治驚悚。
書籍《被出賣的臺灣》《Formosa Betrayed》
《被出賣的台灣》(英語:Formosa Betrayed),由二二八事件當時任職於美國駐台北領
事館副領事的柯喬治(George Kerr)所著作。敘述年代自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
至1965年出書前夕。以1945年台灣戰後時期至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前後為全書描述的重點。
書中直接描述國民政府在台灣的種種貪腐暴政、台灣人民遭受的苦難,以及二二八事件中
台灣人民遭國府軍隊屠殺的情況。這本書早年在海外的影響既深且廣,在1970年代許多台
灣留學生在海外讀過後,內心受到極大衝擊,許多人因此紛紛投入台灣獨立運動[1][2]。
於1965年問世,是第一本詳細記錄台灣戰後
史與二二八事件前因後果的書籍。雖曾於1974年由陳榮成先生等譯成中文在海外流傳,但
直到1991年,台灣才有翻譯版。然因時空背景的限制,以至於有許多誤譯來不及更正。鑒
於本書流傳與影響之廣,同時為促進對二二八歷史有更深入的理解,台灣教授協會因此重
譯校註,以協助讀者對台灣史有更正確的認識。
書籍 福爾摩沙‧1949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 Formosa(美國對福爾摩沙政策),來自Fore
ign Relations of the U.S.《美國外交關係檔案》(簡稱FRUS)1949年的第九冊,收集
了1949年一整年與福爾摩沙直接相關的電報及備忘錄,對於台灣當代歷史與地位的研究相
當重要,特別是其中的國安會37系列文件。
  對於1949的福爾摩沙,美國國務院想定了各種可能性,沙盤推演,做好準備,然後視
亞洲及世界的局勢變化,採取符合美國利益的政策。從這些六十多年前的檔案,國人可以
接觸到美國外交政策擬定的過程,以及美國如何看待在福爾摩沙的中國人與當地人。美國
對福爾摩沙的外交、經濟以及最後的軍事協助介入之深,在檔案中歷歷可證。最重要的,
國人可藉此充分了解當年國際局勢的變化如何牽動著福爾摩沙的命運,從而產生更寬廣的
視野,去省思當前的局勢
書籍 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
序:揭開美援台灣的歷史真相  張炎憲
炳炎兄利用美國政府檔案,狄卜賽文書個人史料、台灣官方檔案及前人研究成果,逐一釐
清美援的祕辛,還其歷史真相,並提出許多發現和見解。
他提出事證,打破李國鼎是台灣經濟發展首要功勞者的神話。他從資料中發現國民黨為了
穩固台灣政局,不得不重用吳國楨擔任台灣省主席、孫立人擔任陸軍總司令,以民主形象
獲得美國支持。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新劃分世界政治版圖,重視台灣在東亞的戰略
地位,乃以經援方式,幫助台灣重建,而當時美援是透過「懷特公司」從中策劃。狄卜賽
擔任該公司經理,承擔重任,其意見常是關鍵決策的依據。但在李國鼎、尹仲容、孫運璿
的回憶錄中都沒有提到,只有嚴演存「早年的台灣」以120字描述狄卜賽。炳炎兄若心追
查之下,發現李國鼎等人有掩飾居功之嫌,因此撰寫本書還給狄卜賽應有的歷史地位。
二二八70週年 陳翠蓮新書揭被忽視的美國
2017-02-18 19:16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二二八事件在今年步入第70週年。以二二
八研究著稱的台大歷 史系教授陳翠蓮將出版新書《重構二二八:戰後中美體制、中國統
治模式與台灣》,重新 從東亞史的架構看二二八,強調這不只是國民黨政府在台失政,
還要從美國戰後的遠東政 策去理解。 陳翠蓮過去曾從派系鬥爭的角度回顧二二八。新書
透過不同史料指出,原本打算武力攻打 台灣的美國,最後決定從菲律賓直攻琉球,並與
中國合作,
協助中國軍隊軍事占領台灣; 不過中國在過程中不斷偷渡對台灣主權的主張,還宣稱擁
有台灣的事實主權, 美國雖不贊同卻也含糊帶過。
後來台的美軍聯絡組、OSS(美國戰略情報處)、台北領事館,雖見證陳儀政府的失政 ,
也預期會產生暴動,卻坐視情勢惡化,終釀成二二八慘劇。 不管是台北領事館、南京大
使館、美國國務院,都在支持國民黨政權下, 對二二八採取中立、不干涉的立場,儘管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曾向台北領事館求援。 直到1948年國共情勢逆轉後,美中體制出
現鬆動,才對台灣託管等方案提出討論。
國民黨戰後統治台灣,就是美、中合作的軍事占領, 因為中國缺乏海、空軍,這部分都
需要美國的大力支持。 1945年10月25日的受降典禮,日方代表安藤利吉簽的是領受證,
而非降書; 行政長官暨警備總司令陳儀的第一號命令(署部字第一號命令),
內容其實就是盟軍統帥第一號命令。 不過國民黨政府不斷在各種關鍵細節偷渡對台灣的
主權主張,
例如將美方的「台灣佔領計畫」改為「台灣省收復計畫大綱」; 署部字第一號命令還加
上盟總第一號命令所沒有的「
接收台灣、澎湖列島之領土、人民、治權、軍政設施及資產」。
國民黨接收日產也一樣。美國鑑於一次大戰的巨額賠款, 事後產生極為不良的後果,改
以日本海外資產充作賠償的方式, 由國民黨接收,以彌補戰時損失。但連台、日合資的
財產也都被接收了, 形成國民黨政府在主權聲索上認定台灣人是中國人,
但要接收財產時又認為台灣人還是日本人的矛盾現象。
書籍 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
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人為的因素或歷史的必然?
還是一連串偶發事件與無心作為下的歷史巧合?
  《意外的國度》探討「中華民國在台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而這個歷史過程中,美
國所扮演的角色又如何轉變。台海兩岸兩個中國政權的存在──一個控制中國大陸,一個
控制台灣島──常被理解為中國內戰不可避免的結果。蔣介石的國民黨遭毛澤東擊敗後逃
到台灣,建立一個與中共相抗衡的國家,從而創造出國際間棘手的「兩個中國」難題。《
意外的國度》挑戰這個傳統說法,帶領讀者從新的視角檢視近代台灣的創建與形塑。
http://m.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082074
祖父目睹二二八鎮壓 紐國客來台追思
來自紐西蘭的訪客Tim Shackleton伉儷參與儀式,Tim的祖父當年親眼目睹二二八事件高
雄鎮壓後,回鄉寫作《福爾摩沙的呼喚》(Formosa Calling)一書,Tim此次特地走訪台
灣,認識這段家族歷史。
《福爾摩沙的呼喚》一書描述紐西蘭工程師艾倫.詹姆士.謝克頓二戰後受聯合國重建委
員會派駐台灣,在二二八期間於高雄親眼所見的歷史。
_____
「在國民黨增援部隊從中國大陸抵達台灣前,台灣行政長官陳儀利用一連串保證安撫反抗
分子。然後在國民黨增援部隊抵達後就對民眾展開有系統的屠殺。一卡車一卡車滿載配備
有機關槍和步槍的國民黨軍隊從基隆港兼程進駐台北,他們對掃射街道上的民眾還嫌不夠
,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商家和住宅開火。
 
在台北和基隆之間的一個村子裡,有二十名年輕人的睪丸被閹割,耳朵被切掉,鼻子被挖
開,然後才被軍刀刺死。他們的屍體和許多其他人的屍體堆在一起達好幾天之久。 在河
裡看到屍體漂來並不是不尋常之事。一名騎腳踏車的男孩顯然在警察下令時離開的不夠快
,國民黨軍隊於是把他的雙手用軍刀砍下,然後再把他刺死。
 
在台北也是一樣,國民黨軍隊的習慣做法是,當他們搜索房屋時,一定把首先出來開門的
人當場槍殺。」
 
(譯:宋亞伯)
__
摘自:《福爾摩沙的呼喚》(FORMOSA CALLING)
全書中文譯本在這裡可以讀到:
http://www.taiwantt.org.tw/books/formosacalling/1.htm
  
作者: ienari (jimmy)   2016-07-04 11:2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