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指考國文作文明年是最後一次 將改成全選

作者: hsnuonly (附中only)   2016-07-05 00:21:33
之前有東森記者來問我有沒有多元入學的意見可以提供
我就連著這篇一起打好了
不過要抄要先經過我同意 感恩
考試這種東西,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正確,抑或是錯誤。
對於不同的科系,所要求的考試項目及題目,自然不會相同。
就像是比目魚的眼睛長在兩邊,人的眼睛長在前面,構造自然有差別,不能通用。
板上常有人在爭論面試和在校成績審查是否應該被使用,
事實上對於某些科系而言,這樣的甄選標準也有著相當的契合度。
聯考正是有著這個缺點,考題上嚴重缺乏彈性,忽略了學生的多元性和考題的缺陷性。
因為這樣的弊病存在,才改成為了今天的學測和指考:
指考保留學術科目統一計算分發的特色;
而學測,是希望作為初步的參考,讓各科系第二階段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和其他特殊入學管道共同構成了多元入學。
所以多元入學的存在,原意就是想解決這樣子對考題的抱怨。
如果說多數的大學都認為國文作文是必要的能力、文言文是必要的能力,
相信大家對於考題方向就不會有太大的抱怨。
反過來說,對考題的不滿,也就不應該存在於指考,
因為指考就是為了願意接受這種考題的人而設計的存在。
然而今天的學測仍然沒有達成當初的理念,志願數目讓學生容易取得備胎科系,
通常最後上台大某科系的學生,都會填清交成政的同類科系保底,
同時,最後上清大某科系的學生,也會填選交大成大的同類科系,
以致於該科系錄取的學生,集中在1/2順位以後並不是罕見的現象,更別提跨科系填志願。
以104年為例,台大醫技和交大材料就完全沒有招收到學生,招生不足的科系更不計其數。
使得第二階段的多元性甄選形同虛設,相當數量的科系幾乎僅以團體面試的出席計分。
某種程度上,也幾乎就是以學測分數分發而已。
所以要我說對多元入學的建議的話,
我認為多元入學本身是正確的大方向,因為統一的考試分發,雖然公平性上無虞,
但忽略了人類個體發展,以及科系學術需求的差異性。
只是學測的第一階段甄選上明顯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統一考試的排序性,幾乎和多元入學的立意互相矛盾,
新政府對於大學、甚至是高中入學考試的改革,應多加重視此問題,
否則社會對於多元入學的不諒解,只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