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襄樊撤退水路考

作者: mybelief (真正的力量是信念)   2019-01-04 14:13:29
※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銘言:
: 本來想推文就好,但礙於10行限制只好發文Orz..並非我要灌水啊
H大客氣了,您的推文一向很有質量,這也叫灌水的話,應可益良田萬畝了~
看完大作總算知道您為何認為關公先到過江陵取過補給才到漢津接劉備了...
小弟有贊同及不贊同處,分述如下:
: 關公南下江陵的路線,個人認為重點要看,是在哪邊跟劉備分開,〈先主傳〉:
: "比到當陽,衆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 個人推斷從當陽走沮水較為合理,《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當陽縣城北,城因岡為阻
很佩服大大考據功力,小弟找到的古地圖沮水和漳水都在當陽附近,但都是連接漢水,
沒有到長江。剛略找資料後,意外發現沮水+漳水=沮漳河現今還在,而且與長江相連^^"
: 這也符合當陽到江陵的地勢高低,為由北往南遞減的趨勢
: 會赫然發現夏水注入漢水的位置,就在關公追上劉備的漢津附近而已!
: 相對位置的簡圖:
(忍痛略)
小弟之前的夏水圖是依照文字敘述所描,但小弟忽略了一點,
就是您提到的"雲杜縣位址變更過"。
這也符合之前在「中國襄陽政府網」裡看到考據資料,他的河道圖夏水也是較接近
漢津的,不像小弟直接劃到今天的沔陽縣附近。
但考量到夏水有經過"監利縣北"及其河道轉向(折東北)敘述,小弟作了更正。
https://imgur.com/a/orf76mx (抱歉,請到chrome開才看得到^^")
與漢水的聯結距離更近江陵,但應該不會在漢津旁,不然文字敘述就是"折西北"了。
接下來聊聊在下認為的路線及理由:
您引用
*三國志先主傳:
*"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認為劉備和關公是在當陽分道而行的。
我認為這裡應以
*三國志關羽傳:
*"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
*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的記載較接近實情,應該是在樊城就分道了。
1、襄樊兩城臨漢水大城,人口眾多,產業發達,有船數百艘很合理。
當陽乃江漢平原中小城,沮水遠在荊山餘脈處,漳水也無連通主要城市。
沒有理由有如此高運量的船隻。
2、樊城撤退主要的軍械輜重,如果運量許可,一定優先走水路,一來省力,二來安全。
(水運到現代仍舊是世界貿易的主要運貨方式,因其運載量高、單位成本低。)
3、綜上所述,樊城有船的話,一定先把船運量利用妥當,
剩餘的輜重才會走費時費力且風險高的陸路。
斷無艱困走了一百多公里後,發現超累快不支了才用船運載。
要說樊城無船,等到當陽才找到船隻,更是說不過去。
4、您可能也有誤會了,現在的"當陽市"在三國時叫"臨沮縣",當時的"當陽"應在現在的
"荊門市掇刀區"。
請參照小弟用衛星圖做的路線圖(抱歉,其他路線沒刪去,看起來有點亂)。
https://imgur.com/a/8JpzQrI (抱歉,請到chrome開才看得到^^")
  從常情而論劉備帶著十餘萬民眾從襄陽到江陵,一定是沿江漢平原一路往南,最快速
且好走。如果要往現今的"當陽市"走,不但要多繞遠路,且還要走入山區,甚至還要
涉過漳水或沮水,對搶先佔領江陵的首要目標相當不利。
5、且
*三國志先主傳:"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阪。
按古一華里=0.4公里,從襄陽到荊門市約130多公里,符合上述的三百餘里。
如果是到現在的"當陽市"(荊門市到當陽市50公里),那應該就是四百餘里了。
6、劉備被曹操的虎豹騎追上後,只好放棄一切也放棄江陵,往向江夏的渡口-漢津逃亡。
從當陽(荊門市)到漢津(沙洋縣)約55公里,地勢平坦,以騎馬的速度再不濟半天就到了。
如果關公是從當陽沿沮水或漳水繞過江陵走夏水到漢津,時間上一定來不及接應劉備。
7、結論,是以小弟認為,從各種環境條件、任務需求和時間點推論,
關公的船隊都應是從樊城出發較為合理。
但到漢津附近後就在此徘徊等待,並散開斥候打探消息。
這應該是一個"應急備案",劉備在條件允可的情況下陪願意追隨他的軍民逃亡。
但如有變故,無法再搶佔江陵時,就撤往江夏投靠劉琦。
所以無論在*先主傳或*關羽傳裡這段記載幾乎一致:
*"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相值"。
"適"字看起來是巧合,其實是刻意的安排和規劃。可以說關公自率船隊出發後,就一直
和陸隊保持聯繫。
他的任務主要是保護劉備軍東山再起的資本+在漢水沿岸準備接應被曹操軍追上的劉備。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1-05 04:03:00
先簡單回一下@@:《吳書》有提到劉備欲南渡(長)江,往投蒼梧太守吳巨之意,如果當陽是在現在的荊門市的話,似乎離蒼梧更遠?
作者: UshioKai ((((′‧ω‧‵))))   2019-01-05 08:56:00
可是劉備說要去投吳巨不是講幹話成份比較高?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1-05 10:03:00
交、廣之地一向是三國時很多人的避難首選 再者若劉備南渡江為假 則江夏有劉琦在 劉備大可不必浪費寶貴逃命時間 往南多繞一圈 而直接改往江夏方向去 比較能爭取時間 我的看法啦~特別以m大的觀點 樊城有船給劉備搭時..在魯肅傳達孫權心意前 萬一孫持續觀望 單靠劉琦、備對抗曹?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1-04 20:03:00
先簡單回一下@@:《吳書》有提到劉備欲南渡(長)江,往投蒼梧太守吳巨之意,如果當陽是在現在的荊門市的話,似乎離蒼梧更遠?
作者: UshioKai ((((′‧ω‧‵))))   2019-01-05 00:56:00
可是劉備說要去投吳巨不是講幹話成份比較高?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1-05 02:03:00
交、廣之地一向是三國時很多人的避難首選 再者若劉備南渡江為假 則江夏有劉琦在 劉備大可不必浪費寶貴逃命時間 往南多繞一圈 而直接改往江夏方向去 比較能爭取時間 我的看法啦~特別以m大的觀點 樊城有船給劉備搭時..在魯肅傳達孫權心意前 萬一孫持續觀望 單靠劉琦、備對抗曹?
作者: lore (lore)   2019-01-07 14:04:00
題外話,圖不用chrome也看得到哦^^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