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董卓和曹操差在哪裡?

作者: colamonster (可樂怪)   2018-01-04 01:08:06
※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 作者: 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 看板: Gossiping
: 標題: Re: [問卦] 董卓和曹操差在哪裡?
: 時間: Sun Dec 17 15:55:02 2017
: ※ 引述《abc12812 ()》之銘言:
: : 兩人同樣都是抓住皇帝來發號施令
: : 曹操能挾天子令諸侯 讓大家乖乖聽他的話
: : 為什麼董卓卻反而被大家公幹 死後還被當成蠟燭燒掉?
: : 是因為肥宅沒人緣所以被討厭嗎?
: : 有無相關八卦?
: 有沒有聽過「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這句話?
: 在宋代以前的中國歷代諸朝,從上至下
: 整個國家都是被「世家大族」所掌握的
: 雖說宋代以後也沒好上多少
: 但至少比唐以前好上一點
: 在教育開始普及之前,古代識字人口相當稀少
: 更別說掌握各式各樣知識(書籍)的人就更加稀有了
: 也由於這些稀有資源被少數人寡佔
: 因此他們的價值更是被統治者重視
: 畢竟治理國家不是只靠兵強馬壯就可以的
: 還是要有一堆識字來幫忙管理
: 漢代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
: 熟悉儒家經典的人整個飛上天了(這時期只尊五經,四書還沒)
: 翻開《後漢書儒林列傳》,就看得到這些飛上天的「家族」
: 這些寡佔知識的家族們世代為官
: 也因為影響力的遂漸累積,權力也越來越為龐大
: 有沒有聽過四世三公?一般來說,四世三公大多數的人都會講袁家
: 汝南袁家確實是東漢末年影響力相當龐大的家族
: 但實際上,同樣是四世三公,當時弘農楊家地位更高於汝南袁家
: 雖說汝南袁家有家傳的《孟氏易》
: 但在當時的時代,比起《易經》,大家更加重視的是《書經》
: 而楊家是依靠書經上位的,楊震更被尊稱為關西孔子
: 為什麼要特別提這個楊家?
: 因為這個楊家是連曹操都不敢得罪的大世族
: 由於弘農楊氏和汝南袁家兩家結過親,是關係相當密切的親家
: 而這時袁家出了兩個勢力遠比曹操龐大大袁紹和袁術
: 曹操自然看楊家不順眼
: 只是
: 曹操找了不少藉口想找楊家碴,但之後還是不了了之
: 雖然最後好不容易找到藉口
: 但也只敢殺掉一個楊脩,之後還得拼命安撫楊家
: 回到題目一開始
: 董卓其實能力相當強,不然也不可能一個人拼成涼州霸者
: 但是呢,他最大的問題是出身太低微
: 所以沒有任何世家大族看得起他
: 董卓雖然掌握了小皇帝
: 但京城內的文官每個人都懶得理他,政令出不了皇宮啊
: 這樣就算占領洛陽掌握小皇帝,也沒鳥用
: 可能是有董卓的先例
: 曹操在掌握小皇帝之後,相當大程度的向這些世家大族妥協
: 曹操兒子曹丕更是用「九品中正」制度跪舔這些世家大族
: 想像一下,大概就跟蔡當上總統,就向資本家妥協
: 之後賴當上院長之後,更是跪舔資本家一樣
: 只是,就算跪舔這些世家大族也沒用
: 上面提到的弘農楊家跟河內司馬家聯手幹掉曹家
: 更在晉初掌握軍國大權
這其實有點沒有回答到點上
早期的曹操也得不到多少世家大族的支援
除了有袁紹這個強大的吸塵器存在以外,曹操本人也有濫殺名士的前科
所以才會有《求賢令》的過渡政策
曹操跟世家大族真正結合,要等到他平定河北為止
才能利用漢獻帝的大義名分來召集世家大族
此即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或曰奉天子以討不臣)的精髓
那問題其實應該在董卓為何不能利用漢天子的權威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
董卓前面的手法太粗糙了,連犯兩個大忌,一為廢立,二為弒帝
尤其是後者是連根基穩固的司馬昭都差點動搖國本的大事
這使得董卓連帶自己立的漢獻帝合法性都受質疑,漢天子在他手上自然運行不靈
如果董卓沒有自爆於郿塢,漢朝政府的權威應該會比在曹操手上時更快速的低落下去,
也許袁紹真的會強行在關東另立新帝,就真的會像曹操所說加速東漢的敗亡了
而且從《英雄記》來看,董卓根本不打算奉戴劉氏(劉氏種不足復遺),
所以他跟曹操的戰略本來就天差地遠。
不過一件有意思的事是,董卓死後換上更爛的李傕郭汜,
漢朝的權威性反而有所提升了,有一部分如陶謙這樣的諸侯開始願意向朝廷入貢
李郭也可以派出一些地方官試圖在其他地方布樁
(如對益州派出扈瑁,對冀州派出壺壽,對兗州派出金尚)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1-04 05:59:00
一針見血的評論
作者: Jabez (MADAO)   2018-01-04 11:42:00
(舉手)歷史外行人的好奇:為什麼換上更爛的李郭反而提升?
作者: Qaaaa (小Qa)   2018-01-04 18:50:00
我想董卓其實是有想法的人 只是做起事來方法乖張 而李郭雖更爛 但是稀哩呼嚕過日子的那種 所以危害反而小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1-04 19:53:00
各州牧如曹操、劉表、陶謙先後遣使詣長安的李郭政府,後來袁紹也接受獻帝派來調停罷兵 不曉得能否當作原因(#1DcVOnoe抱歉上面說的州牧含刺史在內
作者: CGT (Peter)   2018-01-05 01:42:00
獻帝是董卓廢掉少帝才上位,一開始不被關東諸侯認同尤其是原何進一派的袁氏兄弟
作者: shevchenco (冬肥)   2018-01-06 00:47:00
忘記是哪本書提到(版上推的),董卓任內經濟大崩潰,貨幣貶值到只能以物易物,這才是政權崩潰的關鍵資治通鑑也有提到這段,柏楊版則指出這超嚴重與曹丕任內的以物以物不同,董卓當時似乎處於有貨幣到以物易物的階段,大亂可想而知;政經常常互為表裡,經濟因素或許也可以說明董倒台的原因
作者: kuninaka   2018-01-06 00:57:00
那是漢末就這樣了吧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1-06 05:50:00
colamonster大大回文好專業,信手捻來直指關鍵
作者: BoA60282 (Dalshabet大發!)   2018-01-06 19:54:00
神串留名。娘子,快出來看大佬o_o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1-07 17:42:00
所以尼祿有辦法進行貨幣改革算其實很厲害了嗎?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1-07 23:34:00
所以尼祿的名聲很難聽,雖然跟董卓的狀態不同,不過亂改貨幣超容易出事
作者: shevchenco (冬肥)   2018-01-08 00:03:00
其實之前的貨幣文我也爬了一點,不明白的是,與其說董肥自己無聊亂改,漢末大亂,糧食嚴重不足,本就需要經濟改革,只是董肥失敗了而已吧?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1-08 00:07:00
董卓是亂改,他做的不比王莾好到那去糧食嚴重不足跟經濟改革是兩回事,不是同一個概念要了解當時代對五銖的想法,可以看荀悅的《申鑒》
作者: shevchenco (冬肥)   2018-01-08 00:22:00
我的意思是,他沒改好,但是面對大亂後的物資不足,對於主政者是不是都會想改,只是董他失敗了?話說回去看當時樓上跟T大的文,又想到劉八了不過看到文串講到通縮,所以當時是糧不夠還是銅不夠?還是其實都不夠?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1-08 00:38:00
面對這問題,其實只要董卓把五銖繼續用就可以了他不要把活動放大,先穩定軍事即可他野心太大,想財政經濟一把抓才會變成這模樣當時他已經搜括不少糧屯在郿,民間糧本不足,此時更不適合冒然推動幣改,這跟劉備入蜀是不同的在物資不足推動幣改,那會變成連鎖崩盤MV=PT,他這時已經影響到v,會造成大量拋售貨幣的情況T則反向下降,人民惜售MV同步放大,T快速下降,那P(物價)自然要大幅上升才會平衡
作者: mesoshuaila (兮兮)   2018-01-08 15:02:00
作者: kee32 (終於畢業了)   2018-01-23 11:07:00
超強,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