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論 高定

作者: colamonster (可樂怪)   2017-10-24 11:51:33
※ 引述《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無雙!)》之銘言:
: → tonyd: 哪裡來的路人甲 也來參戰嗎?麻煩把李恢傳 馬忠傳 張嶷傳
: → tonyd: 向朗傳 霍峻傳...參照一下 至少三年/九年等等都有人反 還
: → tonyd: 是“數反”
對不起路人乙要來投幣參戰了 (Here comes a new challenger !!)
既然兄臺這麼有信心地列出這些人的傳記,我們就把這些人的傳記一一攤開來看吧
延熙三年,(向寵)征漢嘉蠻夷,遇害。 ──〈向朗傳〉
初,越嶲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龔祿、焦璜,是後太守不敢之郡,只
住(安定)〔安上〕安上 從錢大昕說縣,去郡八百餘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時論欲復舊
郡,除嶷為越嶲太守,嶷將所領往之郡,誘以恩信,蠻夷皆服,頗來降附。北徼捉馬最驍
勁,不承節度,嶷乃往討,生縛其帥魏狼,又解縱告喻,使招懷餘類。表拜狼為邑侯,種
落三千餘戶皆安土供職。諸種聞之,多漸降服,嶷以功賜爵關內侯。 ──〈張嶷傳〉
先主薨,高定恣睢於越嶲,雍闓跋扈於建寧,朱褒反叛於牂牁。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嶲,
而恢案道向建寧。諸縣大相糾合,圍恢軍於昆明。時恢眾少敵倍,又未得亮聲息,紿謂南
人曰:「官軍糧盡,欲規退還,吾中間久斥鄉里,乃今得旋,不能復北,欲還與汝等同計
謀,故以誠相告。」南人信之,故圍守怠緩。於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
,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後軍還
,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鉏盡惡類,徙其豪帥于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
金銀犀革,充繼軍資,于時費用不乏。 ──〈李恢傳〉
時永昌郡夷獠恃險不賓,數為寇害,乃以弋領永昌太守,率偏軍討之,遂斬其豪帥,破壞
邑落,郡界寧靜。 ──〈霍峻傳〉
如果把以上這些亂事比對〈後主傳〉,可以發現,
〈李恢傳〉基本上講的就是雍闓高定之亂,其後有個南夷復叛,未說明時間點跟詳細經過,
但有可能是接下來要講的在〈張嶷傳〉中提到的,由劉冑引發的一連串亂事。
〈張嶷傳〉必須花比較多的篇幅解說一下。
如果將〈張翼傳〉跟《華陽國志》一併參看,便可看出,
從建興十一年的劉冑之亂到延熙三年馬忠張嶷征討越雋,是一個連續性的大規模亂事。
其經過可概要整理如下:
張翼執法太嚴造成南蠻不滿→劉冑叛變,張翼被召回改由馬忠平亂
馬忠斬劉冑,但整個南中地區已經開始騷動不安→馬忠張嶷進駐越雋,撫平當地百姓
之所以花了六年的時間才整體平定,是因為中間死了一個人,叫做諸葛亮;
他去世的影響不下於劉禪掛掉,造成蜀漢必須要先花點時間整頓內部才能對外出手。
然後〈向朗傳〉的記載可以跟這次的亂事連在一起參看,
向寵死於國事的戰役是在延熙三年,剛好跟馬忠張嶷平定越雋的時間相符,
地點在漢嘉,也靠近越雋郡,可以推測是越雋戰事的外圍
所以這些叛事經過交叉比對後,都可以整合進建興元年的雍闓高定之亂,
跟建興十一年到延熙三年的劉冑之亂,頂多加一個〈霍峻傳〉的永昌夷獠,
但這些人用的形容詞是「恃險不賓」,平定了之後「郡界寧靜」,
搞不好一開始就在蜀漢的控制範圍外,擴土的性質更大於平亂。
如果你要把這些亂事都當成獨立的來看,那我跟你講,
曹魏跟孫吳的叛亂只會多十倍不止──誰叫他們人多傳記多 XDDDD
不過也謝謝兄臺給了這個機會可以把南蠻的亂事統整一下,讓大家更清楚來龍去脈。
至於其他甚麼某山賊劫抄軍糧或是某酋長不服王化,
那種基本上已經是三國日常的小事,根本不會寫進〈後主傳〉啦!
雖然他是傳,但規格是等同帝紀,是一國的年表欸?
至於蜀漢人民過得好不好....是沒有直接史料跟你說蜀漢人民過的超爽,
但有間接史料可以證明,至少到姜維執政晚期為止,
蜀漢的政治相對其他兩國清明,國家也較有活力:
1.如上所述,蜀漢的內亂相較其餘兩國來說已經是相對少很多,
而且幾乎沒有平地居民發動的亂事
2.諸葛亮父子受到蜀漢人民極度的推崇與愛戴。
人民不是笨蛋,不會無條件去喜歡一個虐用其民的執政者,
而以這種現象至東晉晚年仍可看到來說,應該不會是史書作者的自我宣傳。
3.蜀漢也是比起其他兩國來說士族紛爭內鬥相對少的國家。
當然這一部分是因為益州士族在經過三劉(劉焉劉璋劉備)的統治是逐步被削弱力量,
但另一部分,也有諸葛亮有能力確保益州士族的利益,
在利益能夠均霑的情況下益州士族自然也沒有反對的空間。
直到姜維執政末期,蜀漢才終於出現「民有菜色」的記載。
而這之前的蜀漢史書是怎麼形容的?
....是以上下輯睦,歸仰於琬。蜀猶稱治。 《華陽國志‧劉後主志》
這代表甚麼?這代表《華陽國志》的作者常璩認為,
蔣琬執政時代是「治」,「猶稱治」,那諸葛亮時代當然也是「治」,
這是一個窮兵黷武導致民窮財盡的國家會出現的形容詞嗎?
現今對以前通說認為諸葛亮北伐窮兵黷武的論點已經有很多的反駁。
我們就算不用「古代商業資本大國」這麼夢幻的名詞來形容蜀漢,
只要想想看,蜀漢是唯一對中原地區採用主動攻擊戰略的蜀地割據政權,
然後它的國祚不算上古蜀國的話,是所有蜀地政權享國第二久,僅次於成漢。
這難道不是他的國力幾乎堪稱奇蹟的一個註腳嗎?
作者: Leooson (吼吼吼)   2017-10-24 12:00:00
推~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7-10-24 12:17:00
大推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10-24 12:42:00
好專業的見解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7-10-24 12:43:00
成漢恐怕不怎麼樣就是了蜀漢應該可以說是外來政權中比較好的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7-10-24 12:48:00
坦白來講公平真的很重要,嚴厲但相對公平的話,大家
作者: guyverwu (大叔魂)   2017-10-24 12:48:00
好專業的路人乙. XD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7-10-24 12:49:00
都比較能接受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10-24 15:53:00
花這麼多時間整理,辛苦了!!然後那個第8段的劉禪掛掉,是否應該是劉備@@?啊搞半天是我會錯意了,還以為要跟已經發生的劉備掛掉的影響來比,sorry啦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17-10-24 17:53:00
推!至少是相對清明有活力。且是蜀地政權最積極且有效的。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10-24 18:15:00
換個角度想 蜀漢人民過的爽才更加不會想上前線搶敵國的資源亮哥活著時"調發諸郡,多不相救" 死後"士伍亡命,更相重冒"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7-10-24 20:33:00
一般是勞役過度才會逃亡,入深山可當自由人,蜀漢政府管不到地方多。要是地方政府有力鎮壓,反容易生出民變。
作者: ebv   2017-10-25 09:41:00
推~所以路人甲路人乙都參戰了 主角該發一篇別躲推文了吧?開一堆書單給路人念 可以寫篇文讓大家看看大師是有多飽讀史書
作者: 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2017-10-25 11:04:00
入深山還當不了自由人應該是指山越...
作者: KiSeigi (Kuroda.K.Masamura)   2017-10-25 20:34:00
只覺得"不要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好像還蠻有道理的
作者: ImMACACO (Clean the world)   2017-10-26 01:06:00
推,成漢我記得國祚比蜀漢短?
作者: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17-10-26 01:33:00
成漢46年>蜀漢42年
作者: siliver (奶茶貓~~號:)   2017-10-26 09:27:00
推 ^^
作者: ktou545 (阿Show)   2017-10-28 14:41:00
專業的來了 請接受小弟一拜 想想我很久沒來這寫專文(笑)
作者: allergy (我到底在幹麻...)   2017-10-28 18:07:00
我覺得成漢混得比蜀漢久應該是外面的人也都打成一團了所以沒時間理他們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7-10-28 18:26:00
樓上,確實是,蜀漢面對的是強力的中原政權,而成漢北邊打成一團,東邊東晉政權又長期不穩,根本沒空理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