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從「箕谷不戒之失」談起

作者: fw190a (las)   2014-04-07 01:34:42
關於棧道之於趙雲的責任我有些問題,
一是他燒的棧道比例到底是多少?
二是燒了這樣長度的棧道真的是後來無法通行的原因嗎?
(更正:燒了這樣長度的棧道真的是就會讓其幾年無法通行嗎?)
~~~
前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谷一百餘里,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
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窮極,不可強也。《水經·注沔水上》
  頃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橋閣悉壞,時趙子龍與鄧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
但得綠崖與伯苗相聞而已。
~~~
以這段引述來說,這段棧道之所以修不了,是因為他一端立柱於水,
或許環境不同於建造時,水流極猛,因此無法重修。
再來大水又沖垮更多部位,使得整條棧道失去修復價值。
因為修棧道雖然很慢,但如果只是修一段,需要的時間應該成比例減少,
比如另一條全新的棧道就可以在十還是二十年內修好?
如果說趙雲燒毀的部位的比例是本來就可以用有限時間與資源修好的,
那麼他燒毀棧道的決定似乎就不是太糟糕,
或者該說他不懂土木工程燒掉了一座修不好的棧道,所以算不戒之失?
另外一個問題是,如果是為了抵抗追兵,
燒毀多少長度的棧道是比較合理可行的?
照理說單純拒止的話不用很遠吧,
會燒到一百餘里嗎,難道是意外火勢控制不住,所以不戒之失?
或者說那段一百餘里的文字只是介紹說這段一邊靠山一邊在水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