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胡綜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23-05-17 01:05:06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胡綜字偉則,汝南固始人也。少孤,母將避難江東。孫策領會稽太守,
:   綜年十四,為門下循行,留吳與孫權共讀書。策薨,權為討虜將軍,以綜為
   ^^^^^^^^^^^^^^^^^^^^^^^^^^^^^^^^^^^^^^^^
:   金曹從事;從討黃祖,拜鄂長。權為車騎將軍,都京,召綜還,為書部,與
                 ^^^^^^^^^^^^^^^^^^^^^^^^^^^^^^^^^^^^^^
:   是儀、徐詳俱典軍國密事。劉備下白帝,權以見兵少,使綜料諸縣,得六千
   ^^^^^^^^^^^^^^^^^^^^^^^^
:   人,立解煩兩部,詳領左部、綜領右部督。吳將晉宗叛歸魏,魏以宗為蘄春
:   太守,去江數百里,數為寇害。權使綜與賀齊輕行掩襲,生虜得宗,加建武
:   中郎將。魏拜權為吳王,封綜、儀、詳皆為亭侯。
:     黃武八年夏,黃龍見夏口,於是權稱尊號,因瑞改元,又作黃龍大牙,
:   常在中軍,諸軍進退,視其所向,命綜作賦曰:……
:     蜀聞權踐阼,遣使重申前好。綜為盟文,文義甚美,語在〈權傳〉。
:     權下都建業,詳、綜並為侍中,進封鄉侯,兼左、右領軍。時魏降人或
     ^^^^^^^^^^^^^^^^^^^^^^^^^^^^^^^^^^^^^^^^^^^^^^^^^^^^
:   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將軍吳質頗見猜疑,綜乃偽為質作降文三條,……
:   此文既流行,而質已入為侍中矣。
:     二年,青州人隱蕃歸吳,……權即召入,蕃謝答問及陳時務
:   甚有辭觀;綜時侍坐,權問何如,綜對曰:「蕃上書大語有似東方朔,巧捷
:   詭辯有似禰衡,而才皆不及。」權又問可堪何官,綜對曰:「未可以治民,
:   且試以都輦小職。」權以蕃盛論刑獄,用為廷尉監。左將軍朱據、廷尉郝普
:   稱蕃有王佐之才,普尤與之親善,常怨歎其屈;後蕃謀叛,事覺伏誅,
:   (1)普見責自殺,據禁止,歷時乃解。拜綜偏將軍、兼左執法,領辭訟。
                     ^^^^^^^^^^^^^^^^^^^^^^^^^^^^^^
:   遼東之事,輔吳將軍張昭以諫權言辭切至,權亦大怒,其和協彼此,使之無
:   隙,綜有力焉。
:     性嗜酒,酒後歡呼極意,或推引杯觴,搏擊左右;權愛其才,弗之責也
                           ^^^^^^^^^^^^^^^^^^
:   。
:     凡自權統事,諸文誥策命、鄰國書符,略皆綜之所造也。初,以內外多
     ^^^^^^^^^^^^^^^^^^^^^^^^^^^^^^^^^^^^^^^^^^^^^^^^^^
:   事,特立科:長吏遭喪,皆不得去。而數有犯者,權患之,使朝臣下議,綜
:   議以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後必絕。遂用綜言,由是奔喪乃
:   斷。
:     赤烏六年卒,子沖嗣。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2)
:     徐詳者字子明,吳郡烏程人也,先綜死。
胡綜是位比較不知名的三國人物,
不過胡綜應該是孫權相當親近信任之人。
《三國志‧吳書‧朱桓傳》有一段與胡綜相關的記載,
可以稍微窺見孫吳諸將對於胡綜和孫權之間關係的一般看法:
  嘉禾六年(237),魏廬江主簿呂習請大兵自迎,欲開門為應;
  (朱)桓與衛將軍全琮俱以師迎,既至,事露,軍當引還,城外
  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廣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淺者半之,諸
  軍勒兵渡去,桓自斷後。
  時廬江太守李膺整嚴兵騎,欲須諸軍半渡,因迫擊之;及見桓節
  蓋在後,卒不敢出,其見憚如此。
  是時全琮為督,(孫)權又令偏將軍胡綜宣傳詔命,參與軍事。
  琮以軍出無獲,議欲部分諸將,有所掩襲;桓素氣高,恥見部伍,
  乃往見琮問行意,感激發怒,與琮校計,琮欲自解,因曰:「上
  自令胡綜為督,綜意以為宜爾。」
  桓愈恚恨,還乃使人呼綜,綜至軍門,桓出迎之,顧謂左右曰:
  「我縱手,汝等各自去。」
  有一人旁出,語綜使還,桓出,不見綜,知左右所為,因斫殺之;
  桓佐軍進諫,刺殺佐軍,遂託狂發,詣建業治病。
  權惜其功能,故不罪,使子異攝領部曲,令醫視護;數月,復遣
  還中洲。
統領吳軍的全琮,當時官拜「衛將軍」,
與胡綜的「偏將軍」位階差距甚大。
胡綜應該是後來才被孫權派至軍中的,
主要是因「宣傳詔命」而來,
順便奉孫權的意旨留在軍中「參與軍事」。
朱桓與主帥全琮意見不合,當場變臉生氣發怒,
全琮大概對朱桓的性格也相當瞭解,甚至可能有點畏懼,
竟然把自己的出兵意見推到胡綜身上,
辯稱這都是胡綜主張要這麼做的,
還說主上孫權派胡綜來,是要胡綜代替全琮擔任新的主帥(督),
所以這出兵提案都是新主帥胡綜同意的啦!
全琮這套推諉卸責的辯解相當離譜,
甚至連自己主帥的位置都可以不要了!
可見全琮對朱桓有多畏懼;
同時,全琮的想法大概是認為搬出孫權應該可以壓制朱桓:
 新主帥胡綜,這可是主上親自任命的唷!
 主上所派新主帥的意見,難道你朱桓還敢有意見、還敢亂發飆?!
有趣的是,朱桓並沒有質疑主帥換人這件事的真實性。
胡綜的將軍位只是偏將軍,被指派為新主帥,
臨陣換帥來統領衛將軍全琮、前將軍朱桓等位階遠高於彼的眾將軍,
若真的出現這種做法,想來也是相當詭異。
但,朱桓看來並沒有質疑全琮的說法,
而是想直接找新主帥胡綜理論(或採取某種更激烈的行動,但被部下『破壞』了),
看來朱桓並不覺得主上孫權改派胡綜來「督」自己及其他大將是件不可能的事。
從這個現象,可窺孫吳諸將對於胡綜其人的看法;
胡綜等於是與孫權一起成長的,
孫權從兄長手中接下大位後,
很快就把當時仍相當年輕的胡綜納入自己的將軍府中任職,
看來孫權與胡綜當時的關係便已不錯。
胡綜自身也有文才,
後來便躋身為孫權身邊的主要文膽與近臣。
他有能力調停緩和孫權、張昭之間的激烈衝突,
可知胡綜對於孫權的想法與脾性應也有相當的瞭解。
在孫吳眾臣諸將眼中,
胡綜乃是主上孫權的親信心腹,
這事實大概是毋庸置疑的吧。
多年以後,相傳陸遜的遠房堂姪「陸凱」留下勸諫孫晧的「二十事」,
其中的第八事,陸凱曾這麼說道:
  先帝(孫權)外仗顧、陸、朱、張,內近胡綜、薛綜,
  是以庶績雍熙,邦內清肅。
這可以視為孫吳人士對於胡綜的一項代表性評價。
:   評曰:是儀、徐詳、胡綜,皆孫權之時幹興事業者也。儀清恪貞素,詳數通
:      使命,綜文采才用,各見信任,辟之廣夏,其榱椽之佐乎!
:   (1)《吳錄》曰:
:       「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詐叛如吳,令求作廷尉職,重案大臣以離閒
:        之。既為廷尉監,眾人以據、普與蕃親善,常車馬雲集,賓客盈
:        堂。及至事覺,蕃亡走,捕得,考問黨與,蕃無所言,吳主使將
:        入,謂曰:『何乃以肌肉為人受毒乎?』蕃曰:『孫君,丈夫圖
:        事,豈有無伴?烈士死,不足相牽耳!』遂閉口而死。」
:      《吳歷》曰:
:       「權問普:『卿前盛稱蕃,又為之怨望朝廷,使蕃反叛,皆卿之由
:        !』」
:   (2)《吳錄》曰:
:       「沖後仕晉尚書郎、吳郡太守。」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3-05-17 02:20:00
督有很多種 像甘寧就當過升城督 而原本該和孫皎為左右部大督的呂蒙 經提醒孫10萬後被單獨為大督 有此經驗感覺孫權不會做超過並列的 越級空降胡綜 竊以為仍可能維持全琮是大督若胡綜是大督 感覺朱桓似該去見胡 更不會用"呼"而非"請"胡?朱桓素氣高都"往見"為督的全琮了 故我猜朱只是想問胡要督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