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程秉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21-09-19 18:07:21
照〈程秉傳〉的記載,程秉大致是位儒雅之士,
傳文所記錄的程秉事蹟,主要是他的言語,
以及他的著作。
至於演義裡程秉的三次登場,
第一次登場,其實就只有提到他的姓名籍貫,
名列於被接班初年的孫權「敬禮甚厚」的「賢士」名單之一。
第二次登場,程秉是諸葛亮與之「舌戰」的「群儒」一員。
程秉參與「舌戰」時所發射的砲火也顯得微弱,
只是質疑諸葛亮是在大言夸夸、未必真有才學而已,
結果被諸葛亮以「小人之儒」迂迴嘲諷。
「小人之儒」的標籤,
可說是呼應了《三國志》〈程秉傳〉中對程秉乃「名儒」的記載,
諸葛孔明此處辯辭的內容,設計得相當巧妙。
第三次登場,則是劉備進攻孫權佔領的荊州之時,
程秉出任孫權的求和使者,險些被盛怒的劉備所斬,
幸而仍得以「抱頭鼠竄」返回向孫權覆命。
演義在這裡為何會選「程秉」來出使呢?
難道是找一位沒什麼戲份的孫營「賢士」來充當一下嗎?
「程秉」在光榮的初代三國志沒有登場,
其登場始於三國志2。
有趣的是,程秉在史籍記載顯得平淡,
在演義中亦無特出表現,
但程秉在三國志2中,卻是享有專屬頭像待遇的:
https://imgur.com/7d36Y2a
為什麼對程秉那麼好呢?
這一點我想不通。
連劉繇都是大眾臉耶!
而三國志2的最後兩個時期(公元 215、220 年),
劇本開始時,程秉都是 37 郡的太守,
37 郡大約相當於「南海」郡;
這樣的配置,與〈程秉傳〉說他避難交州的記載相映,
還滿有意思的。
附列三國志2中「程秉」的能力值:
 智:75
 武:18
 魅:76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程秉字德樞,汝南南頓人也。逮事鄭玄,後避亂交州,與劉熙考論大義,遂
: :   博通五經。士燮命為長史。權聞其名儒,以禮徵秉,既到,拜太子太傅。黃武四
: :   年,權為太子登娉周瑜女,秉守太常迎妃於吳,權親幸秉船,深見優禮;既還,
: :   秉從容進說登曰:「婚姻人倫之始,王教之基,是以聖王重之,所以率先眾庶,
: :   風化天下,故《詩》美〈關雎〉,以為稱首。願太子尊禮教於閨房,存〈周南〉
: :   之所詠,則道化隆於上,頌聲作於下矣!」登笑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誠
: :   所賴於傅君也。」
: :     病,卒官。著《周易摘》、《尚書駮》、《論語弼》,凡三萬餘言。秉為傅
: :   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1)
: 程秉在演義裡有三處登場,
: 若演義裡的程秉與〈程秉傳〉的記載比較,
: 可以發現:
:   演義裡程秉在孫吳勢力初登場效力的時間,
:   要比史籍所記載的要提早許多許多。
: 程秉在演義第 38 回首次出現,
: 在第 43 回的時候開始有戲(雖然是為了映襯諸葛孔明),
: 到了第 83 回則作為孫權的使者,再次堂皇/倉皇亮相。
: 以下把程秉在演義裡出現的段落貼出:
: 演義第 38 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讎
:  玄德等三人別了諸葛均,與孔明同歸新野。玄德待孔明如師,食則
:  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孔明曰:「曹操於冀州作玄
:  武池以練水軍,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過江探聽虛實。」玄德
:  從之,使人往江東探聽。
:  卻說孫權自孫策死後,據住江東,承父兄基業,廣納賢士,開賓館
:  於吳會,命顧雍、張紘延接四方賓客。連年以來,你我相薦。
:  時有會稽闞澤,字德潤;彭城嚴畯,字曼才;沛縣薛綜,字敬文;
:  汝南程秉,字德樞;吳郡朱桓,字休穆;陸績,字公紀;吳人張溫
:  ,字惠恕;烏傷駱統,字公緒;烏程吾粲,字孔休:此數人皆至江
:  東,孫權敬禮甚厚。
:  又得良將數人,乃汝南呂蒙,字子明;吳郡陸遜,字伯言;瑯琊徐
:  盛,字文嚮;東郡潘璋,字文珪;廬江丁奉,字承淵。文武諸人,
:  共相輔佐。由此江東稱得人之盛。
: 演義第 43 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  ……陸績語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
:  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孔明視之,乃嚴畯也。
:  孔明曰:「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
:  、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
:  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
:  、舞文弄墨而已乎?」嚴畯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  忽又一人大聲曰:「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
:  耳!」孔明視其人,乃汝南程德樞也。
:  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
:  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
:  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揚
:  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
:  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  程德樞不能對。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 演義第 83 回 戰猇亭先主得讎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  此時先主威聲大震,江南之人,盡皆膽裂,日夜號哭。韓當、周泰
:  大驚,急奏吳王,具言糜芳、傅士仁殺了馬忠,去歸蜀帝,亦被蜀
:  帝殺了。孫權心怯,遂聚文武商議。
:  步騭奏曰:「蜀主所恨者,乃呂蒙、潘璋、馬忠、糜芳、傅士仁也
:  。今此數人皆亡,獨有范疆、張達二人現在東吳;何不擒此二人,
:  并張飛首級,遣使送還,交與荊州,送歸夫人,上表求和,再會前
:  情,共圖滅魏,則蜀兵自退矣。」
:  權從其言,遂具沈香木匣,盛貯飛首,綁縛范疆、張達,囚於檻車
:  之內,令程秉為使,齎國書,望猇亭而來。
:  卻說先主欲發兵前進,忽近臣奏曰:「東吳遣使送張車騎之首,并
:  囚范疆、張達二賊至。」
:  先主兩手加額曰:「此天之所賜,亦由三弟之靈也!」即令張苞設
:  飛靈位。
:  先主見張飛首級在匣中面不改色,放聲大哭。張苞自仗利刀,將范
:  疆、張達萬剮凌遲,祭父之靈。祭畢,先主怒氣不息,定要滅吳。
:  馬良奏曰:「讎人盡戮,其恨可雪矣。吳大夫程秉到此,欲還荊州
:  ,送回夫人,永結盟好,共圖滅魏,伏侯聖旨。」
:  先主怒曰:「朕切齒讎人,乃孫權也!今若與之連和,是負二弟當
:  日之盟矣!今先滅吳,次滅魏!」
:  便欲斬來使,以絕吳情。多官苦告方免。
:  程秉抱頭鼠竄,回奏吳主曰:「蜀不從講和,誓欲先滅東吳,然後
:  伐魏。眾臣苦諫不聽,如之奈何?」
:  權大驚,舉止失措。闞澤出班奏曰:「現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
:  ?」權急問何人,……
: :   (1)《吳錄》曰:
: :       「崇字子和,治《易》、《春秋左氏傳》,兼善內術。本姓李,遭亂更
: :        姓,遂隱於會稽,躬耕以求其志。好尚者從學,所教不過數人輒止,
: :        欲令其業必有成也。所交結如丞相步騭等咸親焉,嚴畯薦崇行足以厲
: :        俗、學足以為師。初見太子登,以疾賜不拜;東宮官僚皆從諮詢,太
: :        子數訪以異聞。年七十而卒。」
: :   評曰:張紘文理意正,為世令器,孫策待之亞於張昭,誠有以也。嚴、程、闞生
: :      ,一時儒林也;至畯辭榮濟舊,不亦長者乎!薛綜學識規納,為吳良臣。
: :      及瑩纂蹈,允有先風,然於暴酷之朝,屢登顯列,君子殆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