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彭羕的智力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1-04-11 01:08:28
感謝M版大把相映的段落貼上來。
後來研究了一下,
橫山光輝三國志漫畫,是根據吉川英治三國志小說為原案,
而吉川英治三國志,又是改編自湖南文山
(筆名,真身是天龍寺的兩個堂兄弟僧人義轍和月堂)
翻譯的『通俗三国志』,成書在1692年,翻譯所根據的華本底本,據說比較接近現傳的
李卓吾評本,所以跟毛宗岡版本有所差距,還保留不少嘉靖版三國演義的故事。
比方說這段李恢諫劉璋,毛宗岡版沒有,以致於後來李恢出場時,
劉備提到李恢曾經諫劉璋,顯得沒頭沒腦的。
原文:
璋欲行,以人叫曰:「黃公衡直言不納,欲就死地耶!」伏於階前而諫
。璋視之,乃建寧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叩首諫曰:「竊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
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
有爭友,則身不失於令名;父有爭之,則身不陷於不義』。黃公衡忠義之言,何不納之?
若容劉備入川,是縱虎於山,將鹽點茶也,何能制之乎?」
橫山版就有畫出來
https://imgur.com/AZPP5pV
(不過李恢又後來變臉了XD https://imgur.com/iQMUQEC,
好吧至少前面沒有明確說那是李恢,這樣還可以接受)
這邊諫言引用孝經 諫諍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
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
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
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以前看的時候就覺得日本人漢學程度真好,
後來才發現是自己漢學程度程度太差XD。
所以葫蘆谷燒魏延的情節應該也是類似而在日本保留下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