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趙儼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8-03-20 00:16:48
    趙儼字伯然,潁川陽翟人也。避亂荊州,與杜襲、繁欽通財同計,合為一家
  。太祖始迎獻帝都許,儼謂欽曰:「曹鎮東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
  。」建安二年,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詣太祖,太祖以儼為朗陵長。縣多豪猾,
  無所畏忌。儼取其尤甚者,收縛案驗,皆得死罪。儼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
  威恩並著。時袁紹舉兵南侵,遣使招誘豫州諸郡,諸郡多受其命。惟陽安郡不動
  ,而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儼見通曰:「方今天下未集,諸郡並叛,懷附者復收其
  綿絹,小人樂亂,能無遺恨?且遠近多虞,不可不詳也。」通曰:「紹與大將軍
  相持甚急,左右郡縣背叛乃爾。若綿絹不調送,觀聽者必謂我顧望,有所須待也
  。」儼曰:「誠亦如君慮;然當權其輕重,小緩調,當為君釋此患。」乃書與荀
  彧曰:「今陽安郡當送綿絹,道路艱阻,必致寇害。百姓困窮,鄰城並叛,易用
  傾蕩,乃一方安危之機也。且此郡人執守忠節,在險不貳。微善必賞,則為義者
  勸。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以為國家宜垂慰撫,所斂綿絹,皆俾還之。」彧報曰
  :「輒白曹公,公文下郡,綿絹悉以還民。」上下歡喜,郡內遂安。
    入為司空掾屬、主簿。(1)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
  將任氣,多共不協;使儼并參三軍,每事訓喻,遂相親睦。太祖征荊州,以儼領
  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復為丞相主簿,遷扶風太守。太祖徙出故韓遂、馬超等兵五千餘人,使平難將軍
  殷署等督領,以儼為關中護軍,盡統諸軍。羌虜數來寇害,儼率署等追到新平,
  大破之。屯田客呂並自稱將軍,聚黨據陳倉,儼復率署等攻之,賊即破滅。
    時被書差千二百兵往助漢中守,署督送之。行者卒與室家別,皆有憂色。署
  發後一日,儼慮其有變,乃自追至斜谷口,人人慰勞,又深戒署。還宿雍州刺史
  張既舍。署軍復前四十里,兵果叛亂,未知署吉凶;而儼自隨步騎百五十人,皆
  與叛者同部曲,或婚姻,得此問,各驚,被甲持兵,不復自安。儼欲還,既等以
  為:「今本營黨已擾亂,一身赴之無益,可須定問」。儼曰:「雖疑本營與叛者
  同謀,要當聞行者變乃發之。又有欲善,不能自定,宜及猶豫,促撫寧之。且為
  之元帥,既不能安輯,身受禍難,命也。」遂去。行三十里止,放馬息,盡呼所
  從人,喻以成敗,慰勵懇切;皆慷慨曰:「死生當隨護軍,不敢有二。」前到諸
  營,各召料簡;諸姦結叛者八百餘人,散在原野,惟取其造謀魁率治之,餘一不
  問。郡縣所收送,皆放遣,乃即相率還降。儼密白:「宜遣將詣大營,請舊兵鎮
  守關中。」太祖遣將軍劉柱將二千人,當須到乃發遣,而事露,諸營大駭,不可
  安喻。儼謂諸將曰:「舊兵既少,東兵未到,是以諸營圖為邪謀。若或成變,為
  難不測。因其狐疑,當令早決!」遂宣言「當差留新兵之溫厚者千人鎮守關中,
  其餘悉遣東」,便見主者,內諸營兵名籍案累重,立差別之。留者意定,與儼同
  心,其當去者亦不敢動,儼一日盡遣上道,因使所留千人分布羅落之。東兵尋至
  ,乃復脅喻,并徙千人,令相及共東,凡所全致二萬餘口。(2)
    關羽圍征南將軍曹仁於樊,儼以議郎參仁軍事南行,與平寇將軍徐晃俱前。
  既到,羽圍仁遂堅,餘救兵未到,晃所督不足解圍,而諸將呵責晃促救;儼謂諸
  將曰:「今賊圍素固,水潦猶盛。我徒卒單少,而仁隔絕,不得同力,此舉適所
  以弊內外耳。當今不若前軍偪圍,遣諜通仁,使知外救,以勵將士。計北軍不過
  十日,尚足堅守,然後表裏俱發,破賊必矣!如有緩救之戮,余為諸軍當之!」
  諸將皆喜,便作地道,箭飛書與仁,消息數通,北軍亦至,并勢大戰。羽軍既退
  ,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而孫權襲取羽輜重,羽聞之,即走南還。仁會
  諸將議,咸曰:「今因羽危懼,必可追禽也!」儼曰:「權邀羽連兵之難,欲掩
  制其後,顧羽還救,恐我承其兩疲,故順辭求效,乘釁因變,以觀利鈍耳。今羽
  已孤迸,更宜存之,以為權害。若深入追北,權則改虞於彼,將生患於我矣。王
  必以此為深慮。」仁乃解嚴。太祖聞羽走,恐諸將追之,果疾敕仁,如儼所策。
    文帝即王位,為侍中;頃之,拜駙馬都尉,領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黃初
  三年,賜爵關內侯。孫權寇邊,征東大將軍曹休統五州軍禦之,徵儼為軍師。權
  眾退,軍還,封宜土亭侯,轉為度支中郎將,遷尚書。從征吳,到廣陵,復留為
  征東軍師。明帝即位,進封都鄉侯,邑六百戶,監荊州諸軍事、假節;會疾,不
  行,復為尚書,出監豫州諸軍事,轉大司馬軍師,入為大司農。齊王即位,以儼
  監雍、涼諸軍事,假節,轉征蜀將軍,又遷征西將軍、都督雍.涼。正始四年,
  老疾求還,徵為驃騎將軍,(3)遷司空。薨,諡曰穆侯。子亭嗣。初,儼與同
  郡辛毗、陳群、杜襲並知名,號曰「辛、陳、杜、趙」云。
  (1)《魏略》曰:
      「太祖北拒袁紹,時遠近無不私遺牋記,通意於紹者。儼與領陽安太守
       李通同治,通亦欲遣使。儼為陳紹必敗意,通乃止。及紹破走,太祖
       使人搜閱紹記室,惟不見通書疏,陰知儼必為之計,乃曰:『此必趙
       伯然也。』」
     臣松之案〈魏武紀〉:「破紹後,得許下軍中人書,皆焚之」。若故使人
     搜閱,知其有無,則非所以安人情也。疑此語為不然。
  (2)孫盛曰:
      「盛聞為國以禮,民非信不立。周成不棄桐葉之言,晉文不違伐原之誓
       ,故能隆刑措之道,建一匡之功。儼既詐留千人,使效心力,始雖權
       也,宜以信終。兵威既集,而又逼徙。信義喪矣,何以臨民?」
  (3)《魏略》曰:
      「舊故:四征有官廚財籍,遷轉之際,無不因緣。而儼叉手上車,發到
       霸上,忘持其常所服藥;雍州聞之,乃追送雜藥材數箱,儼笑曰:『
       人言語殊不易,我偶問所服藥耳,何用是為邪?』遂不取。」
  評曰:和洽清和幹理,常林素業純固,楊俊人倫行義,杜襲溫粹識統,趙儼剛毅
     有度,裴潛平恆貞幹,皆一世之美士也。至林能不繫心於三司,以大夫告
     老,美矣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