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奧運馬拉松故事5-神秘人贏1976奧運馬拉松

作者: track (選了自己的人生)   2021-08-11 21:23:07
奧運馬拉松故事5-1976蒙特婁奧運-神秘人贏得馬拉松冠軍
圖文版: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7212
時間:July 31 1976 17:30
路線:起終點Olympic Stadium,路線中段經過Mount Royal 皇家山,
Montreal蒙特婁市正是因此山而命名。
一般馬拉松路線不會安排這樣的爬坡路段,
傳聞會安排此路線,主因加拿大選手Jerome Drayton擅長爬坡,
刻意製造給他的地主優勢。
67人出賽,選手來自36國,有60人完賽。
當時紀錄
世界紀錄 Derek Clayton (AUS) 2:08:33.6 Antwerp, Belgium 30 May 1969
奧運紀錄 Abebe Bikila (ETH)  2:12:11.2 Tokyo, Japan 21 October 1964
賽前沒沒無聞的東德選手Waldemar Cierpinski,
以破奧運紀錄的成績(2:09:55),拿下金牌,也是德國奧運史上首面馬拉松獎牌;
前四名都打破了Abebe在1964年東京奧運創下的奧運紀錄。
上屆冠軍Frank Shorter原本最被看好,
他已連續贏得1971~1974年的日本福岡馬拉松(當時世界頂級賽事);
另一位競爭者是同胞Bill Rodgers,
他剛以2:09:55破場地紀錄的成績,贏得1975 波士頓馬拉松。
其他看好的選手還有來自加拿大Jerome Drayton(1975福岡馬拉松優勝)、
日本宇佐美 彰朗、宗 茂等人。
還有一位備受矚目的選手,是來自芬蘭的Lasse Viren。
Lasse Viren在最後一刻決定報名參賽,過去他從未跑過馬拉松,
但他已經贏得1972、1976 連兩屆奧運會的5000與10000公尺四面金牌,
這次想要複製捷克名將Emil Zatopek在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所創下,
於同屆奧運三個不同長距離項目皆獲金牌的壯舉。
比賽開始,當天溫暖但有烏雲,從起跑時的陰天,到後來持續地降雨。
前半段呈現多位跑者大集團的方式前進。
10K時,領先集團配速為30:48,集團大約有20人。
不久開始下雨,路邊觀眾大多喊著地主選手Drayton,
以及兩位美國選手Shorter、Rodgers的名字,
Cierpinski默默地跑在領先群中。
過半程後時,集團剩下Shorter、Rodgers、Viren、Drayton、Cierpinski等九人。
23~25K,上屆金牌Frank Shorter開始加速掙脫,
此時領先群中,只有Cierpinski隨之跟上;
兩人共跑至30K左右,期間Shorter不斷尋求突破,但Cierpinski總是能跟上;
當33~34K Shorter再次突破失敗時,
這時換Cierpinski展開進攻,Shorter無法做出回應,
Cierpinski自此獨居領先,且逐漸拉開距離;
這時Shorter還不確定跑在他前面的人究竟是誰,
只覺得他長得像本屆萬米銀牌-來自葡萄牙的Carlos Lopes。
最後Cierpinski 2:09:55完賽,以51秒的差距贏得比賽。
美國Frank Shorter (2:10:45)、比利時Karel Lismont (2:11:12)
分獲銀牌與銅牌(較上屆各退一名),
也成為第三、第四位獲得兩面奧運馬拉松獎牌的跑者。
(前兩位皆來自衣索比亞-Abebe Bikila兩金(1960 & 1964)、
Mamo Wolde一金一銅(1968 & 1972)。
而想挑戰單屆奧運三金的芬蘭Lasse Viren,以2:13:10第五名完賽,
表現並不差,只能說是前四名表現太好(皆打破奧運紀錄)。
第四名為美國另一位選手Don Kardong(2:11:15),
而賽前看好的Bill Rogers,後段因腿後腱的傷勢影響,僅以40th (2:25:14)完賽。
看到這邊,大家可能會納悶,
已連續四屆站上奧運馬拉松頒獎台的衣索比亞選手呢?
怎麼在領先群都不見人影?
答案竟是東非國家杯葛本屆奧運,根本無人出賽。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
包含衣索比亞在內的22個非洲國家,聯合抵制參加;
其原因在於抗議大會不願禁止紐西蘭代表團參加本屆奧運會,
而抗議的理由是紐西蘭橄欖球隊到有種族主義的南非進行交流,
惹惱了非洲其他國家。(有趣的是橄欖球當時根本不在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中。)
中華民國代表隊在這屆也未參賽,
原因是時任加拿大總理杜魯道要求代表團以「台灣」隊名義參賽,
遭中華民國政府拒絕,在溝通無效後代表團於7月16日宣布退出本屆夏季奧運會。
這或許是這個時代運動員的悲歌吧!
幕後花絮:
*Waldemar Cierpinski通過終點時,因看著圈數指示牌顯示1,
加上沒有裁判示意他停下來,於是他誤以為比賽還沒結束,
在力竭的狀況下又多跑了一圈,直到看到Frank Shorter停在終點處等他,
給他祝賀,他才確定他已拿下奧運金牌。
*Cierpinski是繼Abebe Bikila之後,衛冕奧運馬拉松的好手,
但受矚目的程度卻遠低於Abebe,主因有兩個:
其一因他代表東德出賽,雖沒有直接證據證明Cierpinski有使用禁藥,
但那個時期,東德確實是以國家之力,提供禁藥給運動員來提升表現,
加上他過去又是個默默無名的馬拉松跑者,很難不讓人有這聯想;
另一個原因則是76蒙特婁、80莫斯科兩屆奧運會,有許多國家抵制未參賽,
導致Cierpinski馬拉松金牌的連霸紀錄似乎不是那麼真材實料。
*Frank Shorter與Nike-
Nike公司的前身是Blue Ribbon Sports(藍緞帶)公司,於1972年正式成立。
其在1973年與美國傳奇跑者(當時2000M~10000M紀錄保持人) Steve Prefontaine合作,
是Nike公司第一位簽約的田徑運動員。
1975年五月,普雷在一場賽後派對後,開車載Shorter回到家,
之後竟發生意外身亡,年僅24歲。
1976年美國奧運資格賽,一萬米的前三名都穿著Nike跑鞋,包含Shorter,
這對一家剛起步的跑步公司來說,是莫大的機會與鼓舞。
幾個月後的蒙特婁奧運會,將是Nike華麗登場的舞台,
Nike看好Shorter可能衛冕奧運馬拉松,投入許多資金在他身上,
期待透過他在奧運馬拉松的賽場上,展示給全球觀眾,提升品牌知名度。
他是繼Prefontaine後,Nike簽下的第二位知名田徑運動員。
但當馬拉松起跑槍聲響起,Shorter腳上穿的竟是競爭對手虎牌的鞋子,
Nike創辦人Phil Knight在Shoe Dog一書中寫到,
他直到現在都還不確定自己是否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Shorter在開跑前暖身區,突然覺得Nike為他訂製的鞋子穿起來很鬆、
甚至有鞋墊脫離的狀況,緊急請在旁的美國隊競走教練回到選手村,
取來他的備用鞋;當他換上這雙鞋時,距離開跑僅剩五分鐘。
Knight回憶說,看樣子Shorter認定為他訂製的Nike很脆弱,無法撐完全程馬拉松,
即使在測試、訓練階段是這樣完美;
這或許是焦慮,也或許是迷信,Shorter想用以前一直在用的東西;
Knight認為跑者在這方面的執著很可笑,無論如何,Nike當時是被拒絕了。
所幸,這樣的拒絕越來越少,Shorter也沒拿到金牌。
*蒙特婁奧運結束12周後,紐約馬拉松賽事總監Fred Lebow決定,
將原本在中央公園繞圈的紐約馬拉松賽事,改為穿越城市五個行政區的路線。
而這一決定,也改變了紐約馬拉松的歷史,成了最高國際標準的賽事之一,
也帶來70年代的馬拉松熱潮。
*1976蒙特婁奧運紀錄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0pBGGfeUA
作者: Rhomboid (維尼)   2021-08-11 21:40:00
體育歸體育 政治歸政治 1976年為何要在乎名字呢?
作者: Yenfu35 (廣平君)   2021-08-12 21:52:00
感謝整理。另外,一樓是真的不懂、還是在「反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