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金門大橋機車改走人行道

作者: su31tak (su31tak)   2023-12-06 12:49:55
原文:
議會第三審查委員會研議 改善大橋汽機車分流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561599
金門大橋在通車一年後,不幸於三日發生首起死亡車禍案件,金門縣議會第三審查委
員會召集人洪成發、副召集人王國代,委員唐麗輝、許大鴻於昨天邀集副縣長李文良
,以及縣府觀光處、工務處、民政處、警察局人員與會,共同研議如何改善大橋汽機
車分流的問題,讓大橋通行更順暢及維護鄉親的生命安全。
議員洪成發表示,大橋於去年十一月通車後,對於汽機車混合車道有很多爭議,且非
常的危險。目前,大橋工程仍在驗收階段,三日發生首起死亡車禍案件,洪成發說真
的很難過,他在第一時間跟縣長報告和討論機車改走人行道的改善問題,希望爾後不
要再發生類似遺憾的事件。
對於大橋汽機車混合道規劃,工務處長黃儒新說明大橋當初設計可能考量到汽機車和
行人的使用性,才會有人行與自行車道、汽機車混合車道,中間以實體緣石做分隔;
去年通車後,接到很多鄉親反映改善的問題。
洪成發表示,大橋人行步道散步的人不多,在白天車多的情況,行人或許可限制不要
上橋,或是管制行人上橋的時段,讓鄉親上橋散步和安全。
觀光處長李銘培則說明,大橋自行車往小金,每天平均約十三台、反向約十一台;往
小金行人,每天約廿八人、回大金約廿五人;至於機車部份,最高的一個月份近二萬
台,其餘平均約四、五百台。同時,他認為快慢車可直接分流,以及限制慢車道時速
速度,但人還是可以上橋走人行道,此一方案也趕快施行越好,或可送道安會報研議
及請專家提供意見,使大橋汽機車分流改善方案更為周延和安全。
議員唐麗輝指出,當初就在反映大橋為何沒有規劃機車道的問題,始會發生汽機車混
合道的行駛安全的問題。同時,唐麗輝也建議大橋有車速上限限制,是否也應有車速
下限限制,以維大橋通行的順暢及安全。
警察局長盧廷彰說,汽機車混合道真的很危險,應該汽車與機車分流;至於工務處長
黃儒新表示的大橋兩端是步行磚需改善的問題,盧廷彰認為可以用引道方式,包括標
誌標線都要改善,站在考慮鄉親的生命安全,真的是要去改善現有的車道狀況,就能
挽回一條生命。
盧廷彰也表示大橋通車後,共發生七件車禍,三日是第一起死亡車禍案件,每一條生
命都是我們的親友,不能忽略、也有責任,今天馬上可以改善的,明天就能看得到鄉
親行駛的安全。
另,觀光處長李銘培指出大橋中間兩條內線道,均為單一車道,但駕駛人未具有前後
車概念,且交通安全觀念也不足,才是真正發生交通問題的地方。
經過議會第三審查委員會與觀光處、工務處、民政處與警察局就有關大橋汽車、機車
分流政策討論及研議後,達成四點結論:
(一)、考量金門大橋硬體設施尚未驗收完成與移交維管,又查現況人行及自行車每
日通行人數不多情況下,將先採行快慢車道分流調整方式辦理。
(二)、快車道通行將以汽車為主,車行速度仍維持原60km/hr之速限。
(三)、機車道將以原自行車道暨人行道部分調整納入,在原人行道及自行車道尚未
完全修正為機車道前,將儘速於金門大橋兩側設立標誌、標線,導引機車進
入自行車道暨人行道。
(四)、試行汽車及機車分流開始後,慢車道之機車將予降低行駛速限,由原60km/hr
降至50km/hr以下,並宣導機車駕駛人於通過自行車及行人時再降速,同時請
警察局配合交通調整區城,加強執行與宣導,以共同維護用路人安全。
最後,議員洪成發促請觀光處和相關單位盡快在做好改善引道及告示牌後,即試行快
慢車道分流措施,期盼爾後大橋不要再發生類似事件,大家來來往往於大橋都行駛平
安。
==
整理與討論: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561566
金門大橋首起死亡車禍 無照少年闖禍 (節錄)
> 一名16歲李姓中離生無照駕駛自小客車從大橋烈嶼端往湖下方向行駛,疑因車速快
> 又沒有保持安全車距,從後方追撞前方機車女騎士,造成66歲的洪姓女騎士重傷倒
> 地,機車被撞擊衝向旁邊的行人專用道,洪姓婦人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
> 有民眾指出,大橋的路幅太窄,又是汽機車混合車道,金門冬天東北季風強,橋上
> 風又大,機車很容易會被吹偏
金門大橋斷面配置
https://www.freeway.gov.tw/Upload/Html/2015216108/p02-2-s.jpg
https://cpok.tw/wp-content/uploads/2022/08/03-2-746x420.jpg
車道 4.00m;人行/單車道 3.00m
依路線設計規範而言;設計速率在 70km/h 以下可以採最低 3.25m 車道寬;
而混合車道供汽車慢車共同使用(預設可併排行車)者,宜 3.50 ~ 4.30m 寬
由此看金門大橋預設 4.00m 車道寬應該是預想汽機車本來就可以併排行駛
而實際上在郊區道路,機車和汽車的速度分佈常有顯著的差異
或許對某些人而言,只要路夠直就是 70km/h 以上在騎車開車,
但同時也有不管路多大條都是固定騎 30~40 的機車使用者
純以硬體設施而言,其實 3.00m 寬,加上原始設計就是瀝青鋪面,
做為獨立慢車道都是很夠的寬度了,
但考量到分流的前提是共用人行空間,
即便在人行量極低的情形下感覺還是不太妥當
實際上單側 7M 寬度可供運用的話,3.25快 1.50慢 0.25肩 1.50人行 也是很夠用了
另一個討論點是有議員提到了最低速限,不過目前國內似乎沒有把最低速限掛在機車
能走的路上過,以金門大橋原始設計混合車道和人行/自行車道而言,混合車道上應
該也不會有什麼腳踏車騎不到最低速限的問題,看看有沒有辦法開出以最低速限規範
白牌綠牌機車的先例?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3-12-06 12:53:00
怎麼老是在倒退走 給你4米已經很寬了欸
作者: su31tak (su31tak)   2023-12-06 12:53:00
就不知道無照仔怎麼開的能撞死人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3-12-06 12:58:00
希望別為了一起無照少年惹出來的車禍 就因噎廢食
作者: ludoren (地圖游擊手)   2023-12-06 13:07:00
開車從後方撞死機車騎士 政府:禁行機車 如果機車撞死行人自行車 又要禁什麼?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3-12-06 13:09:00
車道寬容錯空間就大(強風),切成小條的更危險宣導4、50機車經過行人降速...都2023年宣讀行人安全基本法了還在犧牲行人喔??請問6、70降到4、50小心通過 還是4、50降到1、20容易6、70把油門鬆掉很簡單就掉到4、50了
作者: ludoren (地圖游擊手)   2023-12-06 13:18:00
最危險的是要求機車跟行人或自行車只能在這麼窄的空間,然後又要求遇到機車經過行人要降速,難道這樣就不危險?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3-12-06 13:18:00
就算剩下1、20,像校內腳踏車快速刷過行人身邊,一樣讓人很不舒服
作者: ThrivinIvory (Thriving Ivory)   2023-12-06 13:59:00
化外之地
作者: power7 (泡七)   2023-12-06 14:01:00
為什麼犧牲行人
作者: NiChu (氵尼~~魚禾火~~)   2023-12-06 14:02:00
#1bQgdRT7 (Road) 前幾天通過的道安基本法果然是笑話
作者: zxc70227 (第一考不上)   2023-12-06 14:51:00
金門就鄉下兼化外之地,年輕人少的可憐,所以老人特別多,選出來的民意代表會有這麼落後的思維也不意外吧。
作者: Young0519 (阿揚)   2023-12-06 16:21:00
機車在道路範圍被撞→被抓去走人行道,那之後機車在人行道上撞到人,是不是要把人趕到海裡游泳過去(?
作者: Slzreo1726 (Slzreo1726)   2023-12-06 16:30:00
4米的車道會不會太寬了點
作者: pccu0408 (kaozuo1948)   2023-12-06 16:35:00
坐等之後機車撞到行人 看是不是直接禁行行人了 反正有船可以搭嘛
作者: twehwtp0 (殘風碎月)   2023-12-06 16:40:00
以後搞不好直接禁機車,反正跟旗鼓渡船一樣能載機車嘛(沒,拜託別真的這樣,不然就是世界級的笑柄了
作者: fcbih350 (永恆旋律)   2023-12-06 17:27:00
機車撞到行人,當然是禁行機車啊
作者: nyybos8812 (Tingwei0310xD)   2023-12-06 17:39:00
厲害了
作者: azcooper (cooper)   2023-12-06 19:21:00
當然要做機車區間測速跟頃角偵測呀
作者: BFer (AS)   2023-12-06 19:41:00
腳痛部不意外
作者: Tschaikovsky (柴培德)   2023-12-06 19:47:00
對行人和自行車來說與汽機車混流更危險...
作者: Miamiwadeong   2023-12-06 21:49:00
這就是台灣交通專業的官員笑死
作者: eternalmi16 (嶼)   2023-12-06 23:24:00
先改善用路人素質吧,還以為把機車塞到跟行人混用就沒事了?
作者: gn02250761 (揪把)   2023-12-06 23:55:00
看到這個決策真的氣到不行,為什麼原本一個優質的設計,要因為一個16歲違規仔改成這麼腦殘的設計?
作者: luther0583 (((((((((((()))))))))))))   2023-12-07 07:31:00
汽機車混流發生事故->改機踏車行人混流,那機踏車行人混流發生事故呢?
作者: AirCondition (MJ<<<冷氣)   2023-12-07 08:59:00
智障鄉下沒救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3-12-07 09:58:00
機踏車這個詞應該是用在極速25公里(?)以下的電動載具像常看到移工騎的無牌的那種,屬於慢車,不等於機車說錯,是舊時同時具備腳踏車加引擎驅動的機器腳踏車2012-05-09 [人車事新聞]:「於昨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中,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條及第92條修正案,將現行機器腳踏車一詞刪除,改以民間通稱的『機車』,作為法規上的正式名稱。」剛剛我第一句提到的車種,今年修法稱 微型電動二輪車(微電車,原稱電動自行車)。公路總局今年5/30開始,兩年內要對微電車進行掛牌納管,需登記掛牌保強制險抱歉看新聞日期不準,微電車掛牌是2022-11-30到2024間的兩年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23-12-07 11:58:00
中央都幫你做好了 地方就開始搞破壞 厲害
作者: STORMSQ (STORMSQ)   2023-12-07 17:28:00
只能說台灣對於機車和汽車的政策偏頗到一個不可思議不禁懷疑如機車是否上國道,檯面上的原因真的是原因嗎?
作者: AirCondition (MJ<<<冷氣)   2023-12-07 22:32:00
今天有機車在待轉區被四輪撞飛,阿怎麼這時候又是駕駛問題了?有種把待轉取消阿幹這就很像那種Yahoo首頁的老人,只要電腦有問題就怪你把他的首頁改掉一樣
作者: neon7134   2023-12-08 12:12:00
回37樓 當然是行人滾出大橋啦 已經有議員在提議限制行人上橋時段囉以後大橋汽機車專屬 行人只能坐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23-12-08 14:05:00
等等 「中央都幫你做好」這話也不對吧 XDDD只是把已經夠歪的樑建的更歪了而已
作者: sean0610 (天龍蛇)   2023-12-09 00:55:00
有夠好笑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3-12-10 09:22:00
高官都開私家車,趕機車到人行道,不意外看這群做決定的人幾乎都是開車的
作者: lowcat (貓逃)   2023-12-10 13:42:00
誰來把這種老思維的老人趕走啊,全憑自己所想做事
作者: lcccpkhtp (as爸)   2023-12-11 00:37:00
不把動力機械當機械的優越思維。
作者: sanro0509 (Sanro)   2023-12-12 17:10:00
真的是華國思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